APP下载

侧卧位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肺通气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2019-05-22欧光信颜琳力何国雄钟小兵李义强李文虎

广西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侧卧位穿刺针单侧

欧光信 方 晔 颜琳力 何国雄 钟小兵 李义强 李文虎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韶关医院)脊柱骨病科, 韶关市 512000,电子邮箱:125856916@qq.com]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由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发生率逐渐增加[1]。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OVCF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单侧入路PVP术治疗OVCF较双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X线曝光数少、安全性高等优点[2-3]。目前临床上大部分PVP术均采用俯卧位操作,但对于伴有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因其不能长时间耐受俯卧位而影响手术效果。有研究发现采用侧卧位行PVP术可有效避免俯卧位带来的不良影响,效果良好,安全性高[4-5]。但关于侧卧位单侧经椎弓根旁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PVP术治疗OVCF并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比较侧卧位单侧经椎弓根旁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PVP术治疗OVCF并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入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侧卧位单侧入路PVP术治疗的82例OVCF合并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患者均合并肺通气功能障碍,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2)有明显的胸腰背部疼痛,转身或改变体位时疼痛加重;(3)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MRI检查示骨折椎体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及抑脂像中高信号,且局部压痛、叩击痛与“责任椎”部位一致;(4)接受侧卧位单侧入路PVP术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年。排除标准:(1)既往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2)病理性骨折,如原发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等;(3)未接受侧卧位单侧入路PVP术治疗或术后随访时间<1年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71.5±5.2)岁,病程(6.09±0.74)d,胸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32例;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73.6±5.6)岁,病程(6.05±0.69)d,胸椎骨折9例,腰椎骨折3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骨折椎体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采用侧卧位单侧经椎弓根旁入路PVP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C臂下定位病变椎体并标记,然后用18 G腰穿针行局部浸润麻醉,在棘突旁开6~8 cm进行穿刺,根据术前MRI椎体裂缝及水肿的位置选择穿刺至椎体的上方或下方,根据术前规划靶点调整进针的方向和深度。当腰穿针碰到骨质时行X线透视,侧位片针尖到达或超过椎体后缘,正位片针尖不超过椎弓根内侧缘为宜。腰穿针贴住骨膜,局部注射3 mL利多卡因,记住此时穿刺的方向及角度,逐步退针,边退针边注射利多卡因,使整个穿刺的通道得到充分麻醉。再换椎体成形穿刺针按原来的方向及角度进行穿刺,X线侧位片可见穿刺针进入椎体后缘,正位片穿刺针在椎弓根外侧缘,则为经椎弓根旁入路,再根据术前规划的靶点调整矢状位的方向及角度,适当加大外展角,侧位片穿刺针达到或超过椎体前中1/3,正位片穿刺针达到或超过棘突中线,拔出针芯,调制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骨水泥填充满意(正位片椎体两侧均填充满意,侧位片椎体的前中2/3均得到填充,骨折裂缝得到骨水泥充填),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口,贴敷无菌敷料。

1.2.2 对照组患者采用侧卧位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C臂下定位病变椎体并标记,行局部浸润麻醉。椎体成形穿刺针在棘突旁开3~4 cm进行穿刺,穿刺针碰到骨质后进行X线透视,正位片提示穿刺针在椎弓根的外上缘(左侧10点钟位置,右侧2点钟位置),在X线侧位片下沿椎弓根的方向进行穿刺,使穿刺针到达椎体后缘,X线正位片提示穿刺针位于椎弓根内侧缘,继续穿刺,直至X线侧位片提示穿刺针达到或超过椎体前中1/3,X线正位片提示穿刺针达到或超过棘突中线,拔出针芯,调制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待骨水泥填充满意,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口,贴敷无菌敷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6]、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X 线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 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908,P组间=0.158;F组间=0.973,P组间=0.575)。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F时间=1 825.42,P时间<0.001;F时间=6 566.22,P时间<0.001),随着时间的延长,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逐渐降低,分组与时间均无交互效应(F交互=0.417,P交互=0.662;F交互=0.136,P交互=0.879)。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由于俯卧位体位稳定,符合常规的胸腰椎手术体位要求,利于术中穿刺和C臂透视,因此目前大多数学者仍主张在胸腰椎手术中采用俯卧位进行手术[8]。但是患者俯卧时的胸腹部受压,限制呼吸时胸廓扩张,导致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而侧卧位较俯卧位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保护度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9]。王斌等[10]认为,采用侧卧位手术可减少合并肺部疾病的OVCF患者术中或术后突发原因不明的意识不清及心脑血管意外。但侧卧位手术时患者术中容易发生移动,在穿刺过程中需不断调整C臂位置,有时需助手协助稳定患者体位[11]。笔者的经验是摆好体位后,患者背部与床面垂直,腋下垫啫喱垫,头部垫枕,双下肢自然屈髋屈膝,双下肢之间垫枕,然后在臀背部和胸背部用适度张力的宽胶布固定患者,保持患者良好的体位,利于手术操作。

PVP术的标准穿刺入路是双侧椎弓根入路。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术治疗OVCF的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且术后椎体生物力学性能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3]。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时需十分注意穿刺针的外展角度,外展角度过大易突破椎弓根内侧壁进入椎管,导致不必要的神经损伤或椎管内骨水泥渗漏。而单侧椎弓根旁入路能达到双侧椎弓根入路相同的止痛效果,且穿刺时可使用较大外倾角进针从而避免损伤椎弓根内侧壁[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X 线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均P<0.05)。说明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椎弓根旁入路的手术时间和X线透视次数较少,这与经椎弓根入路需要反复调整穿刺的角度有关。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角度太大,容易损伤椎弓根内壁;而穿刺角度太小,穿刺针则达不到中线,骨水泥弥散效果不佳。而椎弓根旁入路穿刺针到达椎体后缘时,尚在椎弓根外侧,可放心地加大外展角,经过椎体的侧方容易达到或超过椎体的中线,从而节省手术时间和减少X线透视次数,且椎弓根旁入路容易调整穿刺针头倾及尾倾的角度,容易穿刺到椎体裂缝的位置[15-16]。对于侧卧位单侧经椎弓根旁入路PVP术,笔者的体会是:(1)穿刺点至棘突的距离与患者体型的胖瘦有关,穿刺的角度与穿刺点至棘突的距离有关,术前可根据CT或MRI提前规划。(2)术中可先用18 G腰穿针边局麻边探路,调整穿刺的角度和方向,直至腰穿针碰到骨质,以侧位片腰穿针到达椎体后缘,正位片腰穿针未到达椎弓根的内缘为宜,记住此时穿刺的方向及角度。(3)腰穿针直径较小,多次调整对患者的创伤亦非常小,且为骨质外操作,不会增加骨水泥的渗漏率。然后用穿刺针按原来的方向及角度进行穿刺,很容易达到理想位置。(4)椎体成形穿刺针刚碰到骨质时,侧位片穿刺针到达椎体后缘,正位片穿刺针未到达椎弓根内缘,此时可根据椎体骨折的裂缝上下调整穿刺的位置,还可加大外展角,利于穿刺到靶点位置,到达或超过中线,注射骨水泥时容易填充到裂缝,椎体两侧均能得到良好的弥散。

综上所述,侧卧位单侧经椎弓根旁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PVP术治疗OVCF并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手术效果相当,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椎弓根旁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X线照射次数更少。

猜你喜欢

侧卧位穿刺针单侧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