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滇:再写“花样年华”

2019-05-16和晓

今日民族 2019年3期
关键词:亚平旗袍母亲

□ 文 / 和晓

你是否还记得经典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98分钟的片子里,苏丽珍身着23件旗袍,既显出了婀娜曼妙的身材,又展现了古典东方的特殊美,让人过目难忘。有观众曾在网上留言,“看完此片,发现旗袍最能体现东方美。”

1月中旬,带着对东方旗袍的好奇,我采访了云南旗袍圈里的名人孙滇——一位在昆明做旗袍的满族人,听她讲述她再写“花样年华”的故事。

正在做中式盘扣的孙滇

两代人的梦

孙滇的旗袍店,位于昆明广福路湖畔之梦小区的楼群中。进小区三号门不远,就可以看到。它已经历了4个春秋,门头的招牌都被晒得有些发白。

店门两旁,挂着修长的女式绣花旗袍,给这条小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100多平米的店铺内,展示着各式多彩的成衣,让人眼花缭乱。一位年过六旬、微微发福的女老板,静静地坐在那里盘着中式纽扣。这人就是孙滇。

1 真丝印花旗袍

2 手工打籽绣

3 绣花领口

4 现场走秀

隔壁生产间,47岁的周师傅和五六名车工、手工,各自做着自己的活儿,房间里传来画线、裁剪和缝纫机发出的沙沙声,大家都低头专心干着手上的活。一位车工师傅介绍,“三分做工、七分烫工,一个熨斗能烫出百种花样。”

“孙阿姨开旗袍店,是为了圆姥姥的一个美梦。”采访中,周师傅道出孙滇创业的缘由。孙滇的母亲王亚平是天津市的满族,祖上是贵族,向来讲究穿着,常身着旗袍,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显俗套;平时家居干净,注重生活细节与品质。后来,家道中落,乃至陷于城市贫民的境地,但全家人仍尽量保持着优雅的生活习惯。

1949年,王亚平作为革命工作者,进入延安。她仍爱美、爱旗袍,但因当时的审美和社会风气特殊,她很少有机会穿旗袍,大多时候,穿的是干部服、解放军军服、列宁装和布拉吉(俄罗斯的称呼,实为连衣裙)……但她怀念穿过的旗袍,她觉得旗袍是传统、典型的中国服饰,凸显的是中国文化,典型的中国美。

1956年,孙滇在昆明出生,小时候的她对母亲制衣的能力印象很深。孙滇兄妹九人,在布票、钞票紧缺的情况下,王亚平缝制衣服总会使巧劲。她常常买些少要布票、价格优惠的布头儿,或把大人穿旧的衣服翻改一下,做成小衣服给小孩子穿。孩子衣服磨破了,她不打补丁,设计朵花儿或其他图案,缝在破处,常有人看不到破处,以为是她特意设计的。

小时候,孙滇的衣服和一般小朋友不同。孙滇记得,母亲曾给她做过“香肠裤”(裤管瘦而贴腿),就同当今人们穿的牛仔裤差不多。采访中,孙滇还感慨:“当年母亲就有这等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真的很超前。”

孙滇喜欢和母亲一起做衣服,画线、裁衣、缝衣,从一块四方布变身一件时尚衣服,孙滇和母亲一样,享受这制造美的过程。稍微遗憾的是,王亚平和年轻的孙滇在当时的条件下无缘制作旗袍。

5 孙滇

6 优雅的旗袍秀展示了中华传统服饰的魅力

不过孙滇还是和服装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前,她前后在云南维尼纶厂和云南纺织厂负责实验室里的物理检验工作;退休后,她与周师傅认识,出于共同的志趣,商量着续写母亲和自己花样年华无法实现的旗袍之梦,决定开一家手工定制旗袍店。

在过去四年中,孙滇这藏于居民区内的小店,接待顾客3000多位,生产了六七千条各式旗袍。既续写了王亚平的旗袍梦,也在奋笔疾书孙滇、周师傅和员工们的事业梦。

旗袍的学问

历史学、考古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初的服装是为了掩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美的追求,服装业发展很快,出现了各种式样,增添了色彩,在实用的同时逐渐开始强调审美功能。

旗袍原为满洲旗人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满族人建立清朝后,满族人的文化、习俗渐为汉人接受,促进了民族融合。受此影响,辛亥革命后,不少汉族妇女选择穿着满人的旗袍,只是一般都做些改良。比如,将宽袖直身改为小袖紧身,凸显了女性身材的曲线美;比如将袍长改短,只到小腿部,方便操持家务。孙滇从母亲处得知,她们那时的旗袍,就是又美又实用。

虽说从小跟着母亲耳濡目染,但在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时,孙滇也吃过亏。一次,孙滇和姐姐到昆明百货大楼逛街,相中一块花布,姐姐们扯了布给她做了件上衣。哪曾想,衣服穿在这位孙小妹身上,使人大跌眼镜,把一个漂亮活泼的小姑娘打扮成了“傻大姐”。这令众人哭笑不得,困惑不解。

孙滇记得当时姐姐曾向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多年从事艺术工作的姐夫询问原因,姐夫从色彩和使用面积的角度做了解释,“这颜色大面积展现是美,在小面积上使用,便现出了那种‘傻’劲。”孙滇姐夫进一步说明,与花色相比,黑、白、灰、蓝几种原色面料,大面积看单调、呆板,做成服装,与人的肤色、灵动的身躯搭配,倒给人不单调、不呆板的感觉,能衬出人一种气质的、生动的美感。如果再细究,还得考虑年龄和身材问题,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要根据肤色选面料,“不同年龄的人适合不同的面料”;胖人、瘦人也得根据身材选面料……

经此一事,孙滇更留心服饰的色彩、用料和搭配,也常和母亲、姐姐一起观察服装的款式、面料,一起议论到底美在何处。天长日久,孙滇有了不同于他人的审美能力。

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与直觉,孙滇做旗袍以后,在为顾客选面料、试穿旗袍、修改弥补版式不足之处时,总是眼光独到。店里来往的客人中,就有不少是听了孙滇的话,穿上本不喜欢的布料,一照镜,惊艳到自己的,“太适合我了,太美了!”

“如是”的光辉

2018年3月,孙滇和她的“如是”旗袍应邀参加宝马汽车的客户体验活动。主办方想借旗袍、刺绣的中华美,增添现场活动的格调、提升活动的品位。孙滇盛情难却,带去了几十条绣花旗袍,还请了几位朋友一同参与。

刺绣增添了旗袍的古典气息

手推绣加盘金绣旗袍

孙滇的母亲王亚平(中)和两个妹妹

活动开始前,正在做准备的主持人发现,身着“如是”旗袍的女士体态婀娜、美丽动人,便找到孙滇说:“孙孃孃,能不能找一条让我试试?”孙滇为她选了一条换上,她的朋友看了,称赞:“太漂亮了,比你刚才那件漂亮多了!”主持人也很喜欢,在穿衣镜前照了又照,还和孙滇商量要穿“如是”上台主持。

主持人换穿旗袍,引起了在场嘉宾的注意,大家发现她穿两条不同厂家的旗袍,前后判若两人,原先那条漂亮,这条更漂亮。于是,许多人把视线转向了“如是”旗袍,有人要求试穿、拍照,有人索要地址、电话,还有人打听具体制作的事宜。活动后,不少人都成了“如是”的客户。

这些赞许背后,是“如是”自创业以来的坚持。对孙滇而言,旗袍是她家的历史、是她母亲的热爱、是她多年的努力,她想向更多人传递出美,让更多人感受到她们可以更美,因此在用料和工艺方面,“如是”尤其讲究。

用料上,“如是”的旗袍内外全用最好的真丝面料。2018年,一位专为国家外事活动制作旗袍的杭州名师,在见到“如是”旗袍后说:“你们的旗袍居然用全真丝,有些高端旗袍都做不到。” 在孙滇看来,这才是好的旗袍,才是真正的旗袍。

旗袍最讲究设计、制作,“如是”虽小,却汇集了昆明城里的旗袍高手。前文提到的周师傅,全名周小林,重庆人,心灵手巧,是云南旗袍界的“名师”。他16岁学艺,得上海、浙江等地师傅真传,制作旗袍近200款。周小林的打版功夫很厉害,一般约有90%的人两肩不平衡,有斜肩的毛病。周师傅打版(设计、裁剪制作样版)会进行调整,尽量弥补顾客身材的不足,使旗袍穿到身上,都能合身、美丽。

再说细处,“如是”旗袍穿身上,贴身合体。腰眼处不松松垮垮,臀部不紧紧绷绷,两腿上半部的开衩不敞敞裂裂。走动时,前襟和后摆会微微甩动。人若站定,衣服和人体便贴合起来,给人一种端庄、稳重、严肃的感觉,丝毫不轻佻。

此外,孙滇还介绍:“我们的旗袍,除了用料好、版式妥帖以外,制作时每条旗袍都要立体裁剪。”第一次版型出来,顾客得来用半成品试身,修版之后才能制作成衣,且制衣的每个环节都要在台模上修整定型。刺绣的花朵、图案位置要恰到好处,色泽搭配适宜。再加上制作中,缝边匀、出芽精、整体质量高,穿着效果好,能让人美不胜收。

孙滇已年过花甲,按她自己的说法是老年创业者,四年的“如是”之路既是追梦之旅,也希望让更多的女性有机会展示“花样年华”之美,让人生少有遗憾。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亚平旗袍母亲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平抛运动潜能知识测试题
给母亲的信
机械能潜能知识训练试题
王亚平的“天路”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