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高血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价效果分析

2019-05-14祁英香姜志荣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斑点病患者左心室

祁英香 姜志荣(通讯作者)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脏超声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2 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高血压是我国临床中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对于此症的准确诊断是相关治疗的基础[1]。此次研究中,笔者就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近三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取100例为观察组进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另取6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组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48例,年龄区间为43~80岁,平均年龄60.2±12.5岁。对照组有男、女性各30例,年龄区间44~78岁,平均年龄58.8±11.6岁。两组均无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与冠心病、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其他重大疾病。

1.2 方法

仪器:GEVivid E9 超声诊断仪,探头(4V)频率为 1.7~ 3.3MHz,配备三维应变处理软件。

图像采集:心电图准备完毕后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替换4V 探头,在取得检查者心尖四腔心切面之后转换成4D,单心动周期下进行图像质量的调节,叮嘱检查者暂时屏住呼吸,再转换Multi Beat模式,对连续四个周期拼接的全容积三维动态图像进行准确采集。

图像分析方面:利用3DT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自动生成LVEDMass、LVESMass、LVEF、GLS、GRS及GAS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心率、LVESV、LVEDV、CO、SV等方面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GRS、GCS、GLS、GAS等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三维参数对比(±s)

表 两组患者三维参数对比(±s)

组别例数GRSGCSGLSGAS观察组10034.88±9.46-15.68±3.59-13.22±2.89-23.70±4.70对照组6043.12±8.64-18.71±3.10-16.99±3.34-29.79±4.95 P<0.05<0.05<0.05<0.05

3.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病症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患者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2]。高血压左心室重构是心脏事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于心肌微血管病变病理证据的准确获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对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检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在三维空间上构建全容积数据并以心肌像素斑点为单位予以追踪,不但可以获得斑点运动位移信息还可以获得心肌的三维图像,准确性较高[4]。

此次研究中,笔者以组间对比的方式对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 GRS、GCS、GLS、GAS等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体现出了该技术的效果[5]。

综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情况能够做出更敏感的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斑点病患者左心室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斑点豹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