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字立骨,“静”字立心

2019-05-13何铮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普罗旺斯教化牧羊人

何铮

人教部编七(上)第四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植樹的牧羊人》便是其中一曲洗濯心灵的梵音。她是虚构的“旋律”,却被誉为童话版的《圣经》。

无论是文本的原生价值,还是文本内在的生长逻辑,亦或是文本的教学价值,这篇小说都有很多值得咀嚼的地方。无处不在的对比手法,特点鲜明的环境描写,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丰富多元的主题探究,饶有意蕴的比喻句等等,这些都是可圈可点,可循可就的抓手。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抓句、抓词、抓字、抓标点,以此来建构自己的课堂教学。执教《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我就采用了抓“一个字,两个词,三个标点”的方式来设计教学。

抓一个“变”字。使用“一字立骨法”研读文本。运用一个“变”字贯穿课堂始终,由引“变”、惊“变!”、不“变。”、思“变?”四个步骤撑起文章的骨架;

抓“选择”和“平静”两个词。深入挖掘牧羊人的精神内涵,从而撑起文章的神韵;

抓“!”“。”“?”三个标点。从叹号、句号到问号,再由问号、句号到叹号,形成情感回环,从而撑起文章的情韵。

具体设计如下:

一、引“变”

文本最后一句话——“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是掀开文本研读的一个引子。

我们不禁会问:是谁?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概读文本,可知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离群索居的老人靠着一己之力,35年坚持植树,把普罗旺斯那片荒漠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紧扣一个“变”字设问,推动文本的研读。

35年的时间,一位老人,靠着一己之力,改变了这片区域。细读文本,看看普罗旺斯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环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惊“变”

和学生一起遨游在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普罗旺斯地区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精神生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这里是荒废的村庄、坍塌的房屋、干涸的泉水、干旱的土地、肆虐的狂风、裸露的炙烤,现在变成了热闹的乡村、新建的房屋、流淌的泉水、肥沃的土地、飘香的微风、青葱的树荫;以前这里是人迹罕至、毫无生气,生活的人们仓皇逃离,现在这里的人们是安居乐业幸福家园,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欢声笑语。

这样令人惊讶的变化使文中的“我”明白了什么道理?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学生自然会在文本中关照这两句话:“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继续追问:如果让你在这一个“变”字的后面加一个标点来表达你的情感,你会加什么标点符号?由于有前文的铺垫,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加“!”,以此表达对牧羊人壮举的惊叹之意和赞美之情。

三、不“变”

紧扣上文的“奇迹”发问:这个奇迹的创造是不是很容易?

学生会关照到文本中“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这句话。水到渠成的抓住“难”字,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去探寻“难在何处”。学生在交流中可以感知,牧羊人创造奇迹不仅有生活条件艰苦、开垦工具简陋、存活的概率低、种植时间漫长、战争的破坏等外在的艰难,更有隐忍失独丧妻之痛、忍受孤独寂寞、克服生活单调之苦的内心的艰难。学习至此,学生对牧羊人的情感除了赞美,更有同情之意。

抓住学生情感的波动,层层设问,以期突破教学的难点。

设问1: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坚持植树,很多人都会放弃。然而,牧羊人一做就是35年。牧羊人是被迫而为,还是主动选择?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从他“选择”,他“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行为是自己主动而为。其实他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式。例如,失独丧妻的他可以选择暴怒无常,也可以选择郁郁寡欢。甚至他可以选择愤世嫉俗,以此来发泄悲痛,博人同情,或者抱怨命运不公。可是他并没有选择这样生活下去。命运多舛的他选择去种树。

设问2:在“种树”的过程中,他又“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在对文本的细致研读、分享中我们可以知晓:对生活,他选择了积极乐观、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工作,他选择了认真坚韧、坚持不懈、不求回报、慷慨无私的态度;对他人,他选择了热情、乐于助人的态度。

经历同样的遭遇,面对艰难的境况,绝大部分人不会有老人这样的选择,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老人有这样让人肃然起敬的选择,而且一做就是35年?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文本中这四句话的最后都使用了“。”

设问3:为了表达老人沉痛的哀思,或者强烈的内心变化,甚至是作者的情感撼动,我们是否可以将“。”变成“!”?

引导学生关注以上文本“平静”一词。他“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平静的眼眸是不怨、不急、不争、不求、不索、不苟且内心世界的映照。

正是这种安静、淡泊、不受外界所扰的生活心境,支撑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而这种心境在文章中有多处体现。例如: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扰他的生活。”

“战争并没有打扰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

“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我們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孤独、失败、战争,都没有改变老人平静的心境。”

可见,这位老人是在宁静淡泊中,坚守初心,创造奇迹;是在无求无怨中,种植希望,创造幸福。他一个人守着简单的初心和信念,不惊不扰,活成了高原上的一道风景线。老人创造着惊人的“变化”!也恪守着震撼心灵的“不变”。所以,只有波澜不惊的句号才能恰到好处的表达这位老人宁静淡泊的内心世界。

交流到这里,这个平静的老人的形象日渐清晰,我们对他的情感已从惊讶到同情,再到现在的肃然起敬。

四、思“变”

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不仅仅是了解一个故事,认识一个人物,还要看看它对社会的关照,看看作者的写作意图。

从注释里我们可以得知,小说的标题是从《植树的男人》修改为《植树的牧羊人》。那既然要修改题目,为什么编者不修改为植树的牧马人,植树的遛狗人,偏偏是植树的牧羊人?

探讨中我们可以知晓:首先,“男人”一词太过伟岸、刚毅,不能突出平凡人、普通人创造伟大的主题。其次,《植树的牧羊人》被誉为童话版的《圣经》。在基督教里,基督徒是羊,耶稣基督就是牧羊人,耶稣基督保护着基督徒。基督救世,牧羊人救普罗旺斯。《圣经》有启迪、引领和教化的作用。就像这个牧羊人,他改变了环境,教化了人心。

那么,牧羊人的言行对文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们”是否也有教化作用呢?

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是奇迹的见证者,“我”是不是作者写作意图的承载者呢?我们可以使用“文本对比”法来窥视。

原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

对比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得到一笔酬劳。想去呼吸一下空气。

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可以感知面对糟糕的境况,老人和“我”有着不同的心境,“我”还未能达到老人的境界。面对付出,“我”还求回报;面对困难,“我”还有埋怨。所幸的是,面对未来,“我”还有改变的期许。所以几乎每年我都来看望这位老人,因为这位老人就是“我”精神的希冀。

其实,文中的“我”不就是千千万万个“我们”的缩影吗?一丁点的付出,总想要一大堆的回报。经营小我的我们和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的牧羊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牧羊人教化着“我”,也在教化着“我们”。三年一轮,送走一届学生,老师原路返回,迎接下一届学生。好像一辈子就会这样在无大过,无大举中度过,教书的匠气越来越重,灵气越来越少。

读了牧羊人的故事坚定了我的初心。让我坚信:教育的美好姿态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当我的三观有益地影响并照亮了学生的人生,那么我也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牧羊人。

“牧羊人”种植在普罗旺斯,但他的精神却根植在“我们”心灵。从现在起,叩问我心,以“变”字立我骨,以“静”字立我心,永怀着一颗淡泊宁静之心,在平凡中创造幸福,活出精彩。

猜你喜欢

普罗旺斯教化牧羊人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牧羊人和狼
秋夜
普罗旺斯炖菜,带给梵高无尽灵感
普罗旺斯不只薰衣草
牧羊人
普罗旺斯的慢生活
不走绝路
别样智慧
牧羊人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