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将进酒》备教手记

2019-05-13刘自歆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将进酒圣贤李白

刘自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包括“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内的4个学科核心素养,并把“思辨性閱读与表达”作为必修的7个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这一旨意,尤其是怎样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开展思辨性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亟待加快探求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步伐。

关于李白《将进酒》的主旨,教材这样定位:诗人“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胸中积郁很深,这首诗以借酒消愁为中心,抒发感慨,并对封建权贵和所谓圣贤表示轻视”[1]。强调“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2]。这种认识,最早从宋初王禹偁模仿李白《将进酒》创作的《对酒吟》见出端倪,可以间接地看出王禹偁认为李白《将进酒》的主旨就是:诗人仕途受挫,政治抱负无法施展,时不待我的悲哀,并借酒安慰自己。教材观点直接取自元代萧士赟的评注:“此篇虽似任达放浪,然太白素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亦自慰解之词耳”[3],明代唐汝询亦谓“此怀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4],可见,传统历史性解读主要是以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来衡量、评价李白的诗歌,十分关注作者、作品背景和社会政治意义,其方法论局限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和因声求气的框架中,带有鲜明的时代性。

这样说并非否定教材的观点,而是说在这一观念的主导下开展的一系列课堂语文教学活动,明显地暴露出种种局限和不足。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重接受、认同,轻质疑、多元;重传授知识,轻辨析、生成;以权威取代真相,以成见代替思辨,以感性埋没理性。表现在《将进酒》的教学上,对语言的多义性和整体结构的关注较为薄弱、轻视,甚至缺失,特别是对主旨的理解不但忽略了《将进酒》是“自慰解之词”“托于酒自放”的判断,而且课堂从来没有质疑,从来没有思辨性的理解分析,这直接制约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将进酒》存在不同版本和异文,是教学的丰富资源,但是常规教学几乎无视其存在,无视其课堂比较、辨别的地位和价值,更谈不上开发与利用。

基于上述背景,我设计并教学了《将进酒》一课,希望做一次“为现代中学生的成长提供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架”的个案教学尝试。以此引导学生凭借论据讲话、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辨别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使学生学习“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美国哲学学会界定语),从而突破狭隘僵化的教学模式,真正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一、教学过程描述

课前准备与调查:

1.课前充分预习,基本解决字词问题。

2.印发罗振玉编《鸣沙石室佚书》题为“唐人选唐诗”版本中的《惜樽空》原文。

3.印发不同时期的评注和鉴赏文章:元萧士赟评注[5];节选明唐汝询《唐诗解》评析[6];节选明代朱谏《李诗选注》评注[7];节选清王尧衢《唐诗合解》评注[8];当代周啸天《将进酒鉴赏》[9]。

4.印发李白诗:《对酒》《对酒行》《梁园吟》《古诗十九首(其二)》《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襄阳歌》《江上吟》《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10]

5.把自己疑惑的地方写出来,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交给老师。

第一环节:立足文本结构,引导学生讨论诗人怎样“将进酒”

本环节的目的是要求学生紧扣题目,整体把握诗歌结构,熟读成诵,初步获得自我体验,为后面发现问题、比较鉴赏、质疑求证铺平道路。

先解题。“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请,题目意译为“劝酒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六)解题:“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朱谏《李诗选注》注:“将进酒者,……太白因之,以叙宴会之乐。”《唐诗合解》说:“通篇主意是劝人及时为乐,尽兴饮酒。”既如此,劝酒总得有理由吧?诗人是怎样劝酒的?

学生很快发现以下原因:明镜白发,须当饮酒;富贵豪华不足贵,诚不如饮酒;圣贤寂寞,唯饮者留名,理该饮酒。这样梳理,遗漏“人生得意须尽欢”以下六句,“岑夫子”以下六句,“主人何为言少钱”以下六句。而且没有理清前后材料的关系,所以,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从哪些角度劝酒的?能把这些原因分类吗?

提出这两点后,让学生再朗读,再思考,最终完成了《将进酒》的结构图:

第二环节:立足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讨论诗人怎样“将进酒”

此环节主要围绕学生的疑惑展开,根据课前学生提出的疑问,本着“我读出了什么”的原则,确定研讨问题如下:

1.开篇“君不见”三字是否多余?

2.“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表现诗人“自信”吗?

3.“钟鼓馔玉不足贵”四句是不是表达诗人蔑视权贵的“愤激”之情?

4.“万古愁”指什么?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已掌握的资料进行求证。要求:跟着逻辑走,让事实说话。课堂采取4小组合作研讨形式,分散解决上述问题。教师流动参与、点拨、引导,并尽可能提供其助学材料,最后是小组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第一组(第1个问题,以下均按上述问题顺序)总观点:“君不见”不多余。

开篇四句中的“君不见”三字,最早见于汉乐府诗中,李白沿袭这一形式,使之成为七言诗句的附加成分,倘若删除,似乎更简洁,也不影响诗意的完整性,但失去了表达情感的力度,因为加上这三字,在整句形式上构成否定的反问句式,强化肯定意义的语气,内容上则强调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不可逆性、常见性和规律性。

开头“君不见”两句,化用古乐府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唐诗三百首》在此注曰:“此句一篇之主”,指明该句在全篇中处于主脑地位,大概是就情感基调和全篇结构而言。

此二句采用比兴手法,侧重后两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光流逝,如黄河之水永不复返,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10字句和7字句交错构词构句形式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时间的不可逆性和人生短促的程度,在客观中隐含价值判断,把势不可挡的威逼感传递给读者,与“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对酒》),“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对酒行》)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后文劝酒构架起强有力的事实支撑。正如《唐诗合解》评曰:“连用两个‘君不见,是提醒人语。以黄河水为兴,高堂白发为承。”

第二组 观点一:表现诗人“自信”;观点二:是诗人“自慰解之词”。

是表现李白自信。旧教材解读说“李白在失意的悲哀中仍能透露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充分自信”。周啸天先生也说“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如果根据诗句的字面意义和诗人怀才不遇的现实背景,这样理解毋容置疑。

不同意。这个结论的推论过程存在问题。将“李白处在失意悲哀中”或李白“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变成了要表达“自信”之情的唯一前提条件,这在文本中是没有依据的,只能说是一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能以偏概全;如果这种“假设”“可能”确实存在,结论当然立得住。问题是,还有没有其它“可能”?

是诗人慰解之词。从个体存在来看,人生过程无外乎表现出三种状态:得意、失意、无意(庸常混沌或追求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人生处在“得意”的生存状态下,就该“尽欢”,怎样“尽欢”?在诗人看来,当然是痛饮行乐。紧接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同前两句是怎样承接的?首先,从结构逻辑上说,此两句和“人生得意”两句并举,都统一在人生短暂的原因上而劝酒,前两句言如果人生得意固然要饮酒尽欢,后两句则言如果人生失意也要饮酒。因为当人生处在失意的状态下,一定怀有许多挫败感的哀愁,倘若一蹶不振,沉沦于颓废困顿,终会陷入无限的悲愁中,所以,诗人才用坚强执著的语气加以劝慰。李白表达人生自信的诗句已被公认的当是《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两句出现的文本语境是:人生道路上遇到艰难险阻,想到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吕尚和伊尹,从而增加对未来的信心,但当回到“行路难,多歧路”的现实中时,他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又使他再次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执著自信之歌。文本为“自信”语义提供了大量的消极事实条件,但是“天生”两句的语境并非如此。

其次,“烹羊宰牛”两句,是对先前语义和结构的收束,“且”为“姑且”“暂且”义,即不管是人生短暂,也不管人生在世是“得意”还是“失意”,暂且尽情的饮酒,意在以酒为乐,超脱人生之悲。“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也是这种意义。

再次,如果李白写此诗是在赐金放还后,内心充满不为世用的孤独痛苦,从而自我劝慰,以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去超脱现实,故以劝慰之情来解读不也是合理的吗?赵海菱先生认为:“我们所见到的敦煌写本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却作‘天生吾徒有俊才,诗人自负‘有俊才,可以理解为他‘斗酒诗百篇,而因之到处受到社会名流的欣赏、邀约和馈赠,却并非自信其经世之才必能为世所用。”[11]可见,此两句还存在着其他解读的可能性,而“劝慰”之情是文本语境和结构决定的,无疑不能轻率地给予否定或忽视。

第三组 观点一:是表达愤激之情

此诗写于李白被“诏许还山”之后,大抵是可以肯定的,课本注“他和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元丹丘家作客”,这个背景也基本成为定论。所以《将进酒》表达“愤激”之情的解读就有了外部依据,也就是说,诗人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有了依据,因而诗人“填之以申己意”就成了必然,表达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顺理成章。前两句主要是因为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因而以愤激之辞表现出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态度。后两句联系孔孟一类皆“抱利器而无所施”的圣贤和曹植满腔不平的经历,推测出表达愤激之情的结论。外部事实与文本实质相统一。

观点二:其他认识

这种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应该看到其局限性,突出的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文本语义和结构考察的缺失,二是论证逻辑上把四句诗具有的“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

先看“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钟鼓馔玉”指代富贵豪华的生活,也是入世功名和人生得意的表象,事实上正是显贵的客观存在,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不足贵”?这固然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个性有关,但二者并不能等量齐观。后者强调决不摧眉折腰去侍奉权贵以求得通达,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人生原则与追求,充分体现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傲岸人格。而前者则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议论,传递一种直接鲜明的价值判断,之所以否定富贵豪华的生活,包括功名地位,是因为要肯定醉饮狂歌,不管人生是富贵豪华还是潦倒落魄,都无法超越作为生命必须接受死亡的自然规律,只有“长醉”方能冲决社会羁绊和生命时间有限的束缚。这种理解不但与意在劝酒完全吻合,而且与上文嗟叹人生短促的旨趣一脉相承;对生命有限性是无法愤懑的,而是激越感叹。故此有“激”而无“愤”。

再说“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多指有道德、有才能之人,如尧舜、孔孟,乃至虽非圣贤也近于圣贤的鲁仲连、管仲、晏子等名臣,历史事实是不容假设的,照烁古今的圣贤并没“寂寞”,李白为何视而不见偏说“寂寞”?这个矛盾显然表明三层意旨:一是关键在“留”字,圣贤既不可能留“身”,也没能留“名”,即生命不留,名誉地位、显赫功业也随着历史长河灰飞烟灭;二是反衬出只有饮者死后方可留名千古,虽然偏激,却是紧扣“劝酒”;三是功名利禄不足挂齿之意,含有圣贤不值一提的轻微情绪,乃李白个性使然。清代王尧衢《唐诗合解》注:“意重饮酒,故为极言之。……此不是贬驳圣贤,只是要抬高饮酒耳。”在他看来,诗人这样说,并非贬低责难圣贤,只是要反衬突出饮酒罢了;那么又何谈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呢?

“寂寞”,课本注为“被世人冷落”之义,值得讨论,理由有二:从句式上看,“自古圣贤皆寂寞”是陈述句,直接表意的形式非常分明,“自古圣贤”是主动者,施事者,如果“寂寞”理解为“被世人冷落”,那么,“自古圣贤”就变成被动者,受事者,即世人冷落自古圣贤,世人也就无所谓饮酒留名与否了,这样,句意和句式就完全背离了原文;而“惟有饮者留其名”就随之失去根基和联系。此其一。“寂寞”还有其它意义,如“空虚无物”“沉寂”之义,人不在世等引申义,这些词义都强调随着时光的流逝,圣贤已不在,他们的伟大功业也会沦为沉寂。鲍照《代挽歌》感叹道:“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也是这个意义。在这方面李白诗有多处如出一辙的构思和表达:“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古诗十九首·其二》)“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对酒》)“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古风五十九·其二十八》)“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答王二十寒夜独酌有怀》)“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古碑林,龟头剥落生莓苔。”(《襄阳歌》)“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此其二。

第三,罗振玉编《鸣沙石室佚书》题为唐人选唐诗的版本中,该句为“古来贤圣皆死尽”,是说从古至今“贤圣”皆已死去,更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贤圣也无法回避生命终为黄土的规律,更符合诗人的本真个性和诗歌语言表达风格。明代朱谏在《李诗选注》中说:“且自古以来,虽圣贤之人能建功而立业者,今皆寂寞而无闻矣,惟有饮者留其名于后世,世虽久而名不泯也,何必拘拘于事功乎?”说的更加明白。

第四组总观点:“万古愁”含意复杂,主要有两种含意

诗人“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虽然在漫游、问道、痛饮中时作自我排解,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报效国家的思想,使他始终不能忘怀于社会和现实。在与朋友置酒欢会时,更会感到现实的不平和怀才不遇的忧愁。所以,课本说诗人“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胸中积郁很深,这首诗以借酒消愁为中心,抒发感慨,并对封建权贵和所谓圣贤表示轻视。”

“与尔同销万古愁”是为什么“将进酒”的最直接回答。“尔”显然是指“岑夫子、丹丘生”,岑勋为知名隐士,元丹丘为李白交情深笃的道友。詹锳先生认为,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和《将进酒》为同一时期之作,这首诗写道:“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万古愁”应该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

(老师补充)何谓“素心”?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解释说:“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可以看出李白与元丹丘交往、饮酒,主要集中在“高谈混元”方面,而《将进酒》正是以表达因时间有限、生命无常产生的悲叹为主旨的,道教思想中的超越生命話题在这里打上了深深地烙印,形成李白对于生命存在的关照方式和审美体验,恰恰印证了“与君论素心”的说法。所以李白说“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种本真状态的直觉思维使李白如此洒脱、狂放,使他富有激情的心灵穿越冰河般的幽暗时空,直达物我两忘的境界,以此超越生命所承担的一切痛苦。倘若从李白人生经历和此时所怀的郁闷块垒来看,人生失意、满腔不合时宜自然是情极悲愤之“愁”。但是,通观全文一脉贯承的生命短暂之愁,何尝不是文本显性表现呢?此时,道教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李白,面对当前之境、当前之人,不是言生死进境之愁的永恒主题又是什么呢?由此可见,“万古愁”也指生命短暂之愁。

第三环节:立足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将进酒》成为经典的原因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已充分认识到《将进酒》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学生之所以会得出不同看法和认识,是因为阅读角度偏重点不同,因此观点能否立住就要让事实说话,而对待不同看法和认识并非一味的否定,而是要采取宽容、合作与分享的态度。针对探究《将进酒》成为经典的原因,我提供了三个教学提示点:(1)从作者的角度看,《将进酒》表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2)从文本艺术看,《将进酒》具有豪迈飘逸的风格;(3)从读者的角度看,解读《将进酒》带有鲜明的历史语境和个人体验。让学生找出对应的材料并说明原因。

(白)少有异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刘昫《旧唐书 李白传》)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

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严羽《沧浪诗话》,郭绍虞校释版)

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沈德潜《唐诗别裁》)

此篇虽任放达,而抱怀才不遇,亦自慰解之词也。(乾隆刻本《李诗直解》)

二、教后反思

这堂课的初衷在于为学生打开思辨性阅读的大门,以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为重心,达到两个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体验,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2.收集、理解、比较、辨别助学材料,解决提出的疑问。

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得力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助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助学材料为学生理解文章背景、主旨和把握内涵起到了引导、补充、激发、连接等作用,为学生铺设了走入文本的桥梁,为思辨性阅读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思维材料。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批判性思维目的——让学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12]。这部分助学材料的选择特别关注《将进酒》写作背景的不同,即课本注释与詹锳先生的考注,强化教材赏析薄弱处的关注效度。事实上,课堂由于解决了学生因材料缺乏而思维被阻碍的问题,才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才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另一方面是三个相辅相承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是历来《将进酒》赏析的薄弱处,即关注文本语义和结构,也是课堂活动的基础;第二环节是课堂的核心与重点,此环节贵在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论证表达,实现自我体验和他人体验的碰撞、融合;第三环节是课堂活动的巩固和提升,该环节意在促使学生认识到思辨性阅读的三个角度和历史语境下阅读的意义。

但是,本节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由于过度追求结论的正确与否,学生极容易走向片面性,作为尝试性的课堂,应该重在发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素并使之落在实处,至于结论,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二是课堂探究着力点繁多,致使教学内容有重面面俱到的嫌疑,从而使朗读环节处于次要位置;一旦削弱朗读环节,学生易被成见左右,从而减弱了学生对作品的领会体验,思辨能力也大打折扣。

注释:

[1]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3][10]瞿蜕园.朱金城编.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明·唐汝询.唐诗解.卷十二.

[5][6][7][8]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9]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11]李白《将进酒》新考.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二期.

[1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

将进酒圣贤李白
修身
诗仙李白的归宿
王船山的人生哲学简论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倒下的那一刻
诡异的仕女图
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