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活动促思维发展的策略

2019-05-13温南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落木悲秋萧萧

温南江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是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以杜甫的名篇《登高》为例,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通过绘画活动可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通过翻译活动可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发展;通过批判性阅读活动可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一、以绘画活动促进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读懂古代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分散的意象有机组合起来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然而,在头脑中发生的事件是别人看不见的,甚至连自己也很模糊。因此借助于外显的图画来判断头脑中所构造的画面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否与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相一致就显得特别迫切。

1.要求学生思考“视角”,即观察景物、事物、人物等的角度

绘画也跟摄影或拍照一样,先要知道它的“视角”。如《登高》一诗,其视角并非一成不变,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从高台上见的景象,观察点在高台上;而“风”“天”“猿啸”是仰望或远眺所得,“渚”“沙”“鸟”和“萧萧落木”“滚滚长江”都是俯视所见。

到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又把“镜头”掉转了一个方向,对准了观察者自己,这时观察者成为了被观察的对象,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孤独、年迈、体弱、身心疲惫的登高者。

后面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观察视角再次改变,“远镜头”推近、再推近,成为“近镜头”。前一个画面里的是“万里悲秋”中的孤独登高者,我们只能见其整体形象,能隐约看到他的身姿、步伐。到此刻,通过“近镜头”却能看到他的表情、头发和动作。

全诗八句,前四句一个视角,五六句一个视角,七八句一个视角。

2.要求学生思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前面已经从“视角”角度把整首诗切分出了三帧画面,第一幅是气势恢宏的秋景图,第二幅是孤身登台图,第三幅是愁苦罢饮图。下一步,可让学生分别思考这三幅图画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第一幅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第一句为画面的宏大背景,属于整体,天地间空阔高远,迅急的秋风裹挟着猿猴的声声哀啼。“渚清沙白鸟飞回”属于整体画面中靠中下部的一处局部描绘,作者站立于高台上俯视到江中陆地草木秀丽,与水相接处水清沙净,其上鸟儿迎风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空阔高远背景前的局部画面,但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到“面”与“线”的关系。画幅下部三分之一全是起伏连绵的森林——一大块密集的树木,此为“面”的描写;滚滚而来,气势憾人心魄的东流之水于其间贯穿而过,为“线”的刻画。

第二幅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其整体的背景为“万里悲秋”,特征与每一幅画没有什么差别,要突出“空”“高”“净”“远”的特点。要着意刻画的是其间的孤独登台者,需通过身軀、步履等外在形态表现他久客他乡的疲惫、暮年多病的衰朽。

第三幅画“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背景不甚清晰,连室内室外也让人不很明白,依据上一幅画的内容,最大的可能是在高台上。画面的主体是一位老者,局部刻画要突出他“苦恨”的表情、蓬乱的花发、“停杯”的动作。

3.要求学生思考画幅间的远近关系、转换过程

“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站立于高台上看到的秋天景象,属于远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也是处于很远的一个观察点所看到的画面——三峡秋色里一位老者正在登台,或许已经登上了,站立于高台上,也是远景。

从第一幅画过度到第二幅画,“镜头”刚好掉转了一百八十度,从以高台为立足点向外、向远处看,转换到从高台外的某一点向高台看,把观察者当成了观察对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一幅肖像图,属于近景。从第二幅画到这一幅画,“镜头”被推近了。第二幅是远看“登台者”,只能仿佛其行动、步履,看到大概。这一幅画,“镜头”推近到了登台者的跟前,而且我们还能看到此时的登台者已经坐下了,他的愁苦之情、衰朽之貌、潦倒之态就在眼前。

4.要求学生注重画中种种意象间的关系

学生绘画时,要求他们能准确切分画面,处理好画中上下、左右、远近、大小的关系,不追求画中事物、景物、人物等的准确性、逼真度、表现力。

以绘画活动来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只是把绘画活动作为手段、工具,只要能够借助它达到训练空间想象力的目的就可以了。过度甚至刻意地去追求绘画的精美、准确、表达力就会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需要培养的空间想象力没有培养起来,必然造成耕了别家地荒了自家地的结局。

绘画的形式追求简单方便、易于施行,类型可以是简笔画、速描,颜色可以是水粉、油彩、墨汁,载体可以是画布、画纸、草稿纸,工具可以用钢笔、签字笔、粉笔,等等。

二、以翻译活动促进联想能力的发展

与文言文翻译比起来,古代诗歌的翻译有其特殊性。文言文翻译只须把句中生词理解到位,据语意翻译成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又把文言特殊句式给捋顺了,就可以把文言文翻译好。但古代诗歌除了要翻译好生词和特殊句式外,还要顾及到诗歌形式上的特殊性,如意象为主、缺省严重等;内容上的特殊性,如表达含蓄、景事情错综等。由于古代诗歌在这些方面的特殊性,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出很大努力才能翻译好,因此,正好可通过翻译活动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联想能力,促使这方面能力的发展。

1.以翻译“意象”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对形象关系的联想能力

以“叠合”意象的方法来翻译诗句,促进学生同空间形象的联想能力发展。“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果仅仅让学生进行普通翻译,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翻译成“秋风迅急,天空高远,猿猴哀嚎”。要说这样的翻译有没有错误,肯定没有错误;要说对学生的联想能力有没有促进,肯定也没有。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急风”“高天”“哀猿”这三个意象在哪方面有联系,是不是可以统一在某一个参照体系中。这样学生就会调动起自己的所有能量,发现三者之间的链接枢纽:在同一空间内。这三个意象是同一空间的三个侧面,是能感知到的三种不同特征:“急风”无形的,无处不在,充盈于天地之间,是触觉;“高天”是秋天之特有景象,空气净爽,通透性高,似乎天与地当中的空间变得开阔高远了,是视觉;“哀猿声”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声声盈耳,久久不绝,是听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这三者间的连接点,就可以把这一句的三个意象“叠合”到共同的空间内,使翻译译得更加到位,“深秋时节,天空高远空阔,急风呼啸,猿声哀啼阵阵”。这样的翻译,就没有割裂“天”“风”“猿啸”三个意象,而是统一在了一起,“高远之天”“迅急之风”“猿啼之啸”是同时并发的,登高者都能同时感知到。

以“复位”意象的方法来翻译诗句,促进学生不同位置形象的联想能力发展。“渚清沙白鸟飞回”也不能按词序依次翻译,否则,翻译出的文字不能传达出作者心中的诗意,没有诗的境界。我们应该让学生去思考“清渚”“白沙”“飞鸟”三者间的固有秩序:“清”是“渚”的特点,“白沙”在“清渚”之旁,“飞鸟”在“清渚”之上。把三个意象放回到空间中的相应位置去,就可以顺畅地进行翻译了:“水中陆地草木葱茏清秀,岸边水清沙净,空中鸟儿迎风飞舞盘旋”。这样的译文就较为合情理,而且也有了它本来的诗味。

以“转写”意象的方法来翻译诗句,促进学生相关性形象的联想能力发展。“无边落木萧萧下”如按字面来看这一句的意思,就是“无边无际的木头落下,发出萧萧之声”,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合情理呀!落下的怎么可能是“木头”,或者“木材”,或者“树木”?从哪里落到哪里?从天而降吗?把“落木”翻译成“下落的木头”显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合情理。于是,我们可在此处设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落下的“木”如果不是“木头”,那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与“树木”相关的,除了树干(也可称为“木头”),还有树枝、树叶。掉下的不是“树干”,是不是“树枝”呢,好像也不对;是不是“树叶”呢,好像可以。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后三字“萧萧下”来佐证。“萧萧”是较为轻柔的,有着音乐般韵律感的声音,是风吹叶落的声音;“树干”下落时力大声沉,发出的绝不可能是“萧萧”声;而“树枝”下落必然受到其它树木的阻碍,下落过程不会顺畅,一定磕磕绊绊,也不可能发出“萧萧”声。由此,就可以引導学生断定“落木”应该译成“落叶”。

2.以翻译“事件”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联想能力

古代诗歌经常景、事、情并写,显示出一种繁杂性。对于事件的翻译,由于缺省主语、关联词、意象独立等,造成事件的断裂、冲突、矛盾,不能流畅地翻译,这时就需要通过对事件因果关系的联想建立起事件的内在统一性。

“万里悲秋常作客”的“万里”应如何理解?“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都以“万里”来指空间的广阔,那么“万里悲秋”是否也是指“悲秋”景象的广阔呢?我们又见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中“万里”是指距离之远,“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中的“万里”兼指空间的广阔和距离的遥远。那这里的“万里悲秋”是不是指距离的遥远呢?

列出了这些不同观点后,就可以让学生据此展开深入思考,但不要让学生急于得出结论。很多时候,我们应该从诗中去理解诗意,让意义融洽、贯穿,无矛盾冲突。“万里悲秋”之后还有三个字“常作客”,“作客”是作客他乡,羁旅漂泊的意思,“常作客”意思是长年羁旅他乡、漂泊在外。解释到这三个字时,就应该及时启发学生联想到“万里”并非指空间的广阔,而是指距离故乡遥远,因为羁旅他乡就已经蕴含着“远离故乡”之义。由此,我们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在万里之外的异乡,又迎来一个萧瑟的秋天,而我还在外漂泊流浪。

同样,“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百年”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事件间的因果联想来准确理解。“百年”后面一词是“多病”,意思是各种病痛缠身,既然是“各种病痛”,自然是身体不好,身体不好很可能就是年龄大了。这样一引导,学生自然会把“百年”联想解释为“晚年”,而不是“一生”。

三、以批判性阅读活动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登高》一诗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做二重解读或多重解读,但并非每一种解读都能做到逻辑自洽,那些不完全合逻辑的解读,其正确性值得怀疑,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带领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解读,找到那个最合理的解释,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登高》一诗,还可以以此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1.在不合诗境处进行批判性阅读,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

《登高》属于七言律诗,四联八句,通观全文几乎都是扣着一个“悲”字来写。第一句的“猿啸”就用了一“哀”字,那是一种凄厉的啼叫。第三句“无边落木”显示了深秋时节万物衰谢之景象,“萧萧”之声可不就是自然界在低语诉说秋的肃杀。第四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就如孔子叹流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样,那是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咏叹。第五句“秋”是“悲秋”,“作客”是“常作客”(常,长年的意思),环境如此,人生亦然,能不让人悲哀吗?第六句讲到作者重阳节登高,不仅是垂暮之年,体弱多病,而且孤身一人,悲凉之境自不待言。至于第七八句更是用“霜鬓”“潦倒”来形容自己。只有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是一个例外,“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儿在盘旋。色彩是何等的明朗,节奏是多么的欢快。这合乎逻辑吗?肯定不合。于是,我们就可以在此处设下问题,由学生来探究。

既然这样的解释与诗歌整体的情感特征不相符合,那么就应该换一条思路,从整首诗的大背景来理解,在“清”“白”“回”三字的理解上做出重大改变,且要与诗眼“悲”相关联。

联系到已经学过的文章或曾经见到过的文段,我们发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一句中的“清”字,被理解为“凄清”;“白”在《辞源》里有一个义项为“空白、空无所有”;“回”按语境可以解释为“回巢”。根据重新解释的意义,我们就可以把第二句翻译为“水中陆地冷冷清清,沙滩上空无所有,鸟儿也向着自己的巢穴飞去了”。重新翻译过的诗句的情感特征就与整首诗的意境融合了,“冷冷清清”“空无所有”自然是悲凉,“鸟儿飞回了自己的巢穴”而我却淹留异乡,心境之悲凉不也一眼可见吗?成功地完成了从质疑,到重新思考,到寻求妥善答案,到最终解决问题的批判性阅读。

2.在两可处进行批判性阅读,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登高》第七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教材把“苦恨”一词解释为“极其遗憾”。我们可以在这里引导学生去问一问“对什么感到极其遗憾?”由原句“艰难苦恨繁霜鬓”不容易看出答案,我们就把视线移到下一句“潦倒新停浊酒杯”里去寻找,因为上下句是相对的,由下句推断上句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很容易地理解到“新停”“停”的是“浊酒杯”,由此,可以推断出“极恨”“恨”的是“繁霜鬓”,翻译出来就是“对满头花白头发感到极其遗憾”。

接下来,我们又有疑问了。杜甫的年龄已经到那里去了,加上自己体弱多病,满头花白头发也属正常。面对人人都会经历之事,人生必然会发生之事,他怎么就这么不淡定了呢?怎么就感到“特别遗憾”了呢?教材里說是因为“艰难”,并把“艰难”一词解释为“兼指国运和自身的命运”,这里就出现了“两可”的情况。

我们不禁要问:解释为“国运”和“自身命运”都可以吗?一样好吗?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把“艰难”理解为“自身命运的艰难”在逻辑上也有两个漏洞。

一是“自身命运的艰难”与“苦恨繁霜鬓”之间的逻辑自洽性问题。难道杜甫遗憾自己长满花白头发,就是因为想到了自己命途多舛?为的是个人,想的是自己,杜甫似乎不是这样的人。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流露出的都是忧国忧民情怀,在《三吏》《三别》等文章里也表现了同样的情怀。所以,把“艰难”理解为“自身命运的艰难”格局太小,与杜甫的思想境界有出入,可能不正确。

二是“艰难苦恨繁霜鬓”与下句“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对称性问题。因为下句的“潦倒”不能理解为与国家有关的事情,只能理解为“自身”潦倒,又因为“潦倒”一词与“艰难”一词处于下句与上句相对应的位置,所以,“艰难”就只能理解为与国家有关的事情,指“国运艰难”。这样既有家国情怀的抒发,又有个人潦倒的慨叹;先家国后个人,以个人颠沛流离的命运来衬托国家社会的不幸,更能看出“诗圣”杜甫在思想境界上和写作水平上的非凡之处。

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把所得出的结论放回原文里,前后梳通,看看是不是合乎逻辑。“由于国运艰难,我对自己满头花发、年事已高,不能再为国效力感到特别遗憾;因为生活拮据潦倒,最近自己都停止了饮酒。”前一句讲到安史之乱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想为国效力,然而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满头花发,不能为国效力。有报国之志与无报国之力形成强烈反差,于是作者长叹一声“苦恨”。后一句讲自身遭遇,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依靠他人的资助勉强度日,生活异常拮据。本来可以借酒浇愁的,但现在连酒也没得喝了,就更显失意潦倒了。前句与后句对称,逻辑上也没有不融洽处,批判性阅读完成。

猜你喜欢

落木悲秋萧萧
古人为什么喜欢“悲秋”
新语
The Swimming Pig
落木(外二首)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废园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竹子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