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的策略

2019-05-10党存顺

新课程·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对症下药

党存顺

摘 要:农村小学德育,应该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对症下药;少一点直面训导,多一些情境育人;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温火慢炖,以此窥见孩子们那鲜活的内心风景,以此找到真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良药”,打造生机盎然的“活德育”。

关键词:农村德育;对症下药;情境育人;温火慢炖

新的课改视角和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应该视不同的孩子而开出不同的“处方”,应该从学生真正的内心“风景”出发,探索出“有益于儿童学习与成长的德育路径”。[1]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力求做到层次化,针对性强,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发展“菜单”,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由舒展、多元、个性、发展的教育氛围。

一、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对症下药

每一个小孩都不一样,都是“天地间独此一份”。就像花儿有的开得早,有的開得晚,有的开得茂盛,有的开得稀疏,但不论花期早晚,要相信每一朵花儿最终都会在对的季节、对的地方蓬蓬勃勃地开放。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教育不可整齐划一,所谓“一刀切”“齐步走”的教育模式应该淡出师生的生活和视野。

“在学校我就像空气一样,没有人关心我,没人和我玩,没人和我说话,回到家也没人和我做伴,作业写好了也没人表扬我。只有调皮捣乱,老师才来找我,爸爸妈妈才给我打电话。”当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时,老师问一个11岁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架时他如是说。毋庸置疑,这个孩子渴望从父母那儿获得安全感并诱发良性情绪,然而出外打工的父母哪能顾及到这一点。于是他只好通过调皮来引起别人(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是从成人的视角直面训导,还是注重“润物细无声”式的“迂回”方式?比如,教师可以侧面走进这个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之所以“捣乱”的真正原因,了解他的孤独,了解“亲情饥渴”的前因后果……唯有真正走进这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才能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比如,特意给这个孩子找几个同伴(包括老师自己)陪他玩、陪他做作业、陪他回家等;“我知道,你并不是真的就喜欢打架,只是你缺乏关注,你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喜欢这样……”这样的说辞,在顾全到孩子自尊的同时,慢慢融化了孩子的心。后来,这个孩子变了,变得懂事、上进,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稳中有升。

二、少一点直面训导,多一些情境育人

一部分农村学生孤僻、自闭。对此,教师应该少一些理论上的“单打独斗”,而多一些情境上的“携手共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活泼的情境熏陶的气氛。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愈开放愈真实,“孩子们愈能敞开自己的内心,愈能轻松愉快地融入情境之中”[2]。

比如,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总有几个学生自认为来自贫困地区,和那些出身“优越”的学生相比,自己没有任何优势或优点。针对这种情况,经过精心调研,我决定组织一次以“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为主题的团体活动。然后,我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十多分钟时间,由组长负责组织“轰炸”本组的一位成员,当然是优点轰炸。这意味着参加活动的同学要注意认真去观察被“轰炸”同学的优点,否则就会落得个“凭空捏造”的名声。于是,孩子们不再去“挑三拣四”,而是想方设法去发现他人的优点,竭尽全力地发现别人身上的美、闪光点和不同于他人的“亮晶晶”的一面……

在这样的情境活动中,部分自以为有“优越出身”的学生不再有“优越感”,而那些自认为“出身低下”的学生也不再有“自卑感”,因为就连他自己不曾意识到的优点居然被别人发现了,以至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收获最大的,甚至一度忘记了不久前自己还曾经嘲讽过别人的事情。可见,农村小学的德育应该活用情境、善用情境,力争在活泼的情境中打造一片厚重、高效、精彩的德育新时空。

三、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温火慢炖

一部分成人或教师总是以尖锐的、强硬的、棱角分明的方式想要强行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实践证明,这样的“强行进入”是“面目可憎”的,因而得不到孩子们的“许可”。鉴于此,农村小学的德育要注重“慢”的艺术,所谓“慢”,是指不要直奔结果,不要急于求成。想想,当教师和家长慢下来时,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和学生的内心对接时,这些孩子是不是会敞开他们的内心,完全敞开他们“曲里拐弯”的内心?当教师和家长慢下来时,是不是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找到更为合适、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

比如,一个学生总是乱扔废纸,也是一天两天就能改正的;一个学生总是嫉妒学习好的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嫉妒心理的;另一个学生总是说脏话,也不是“吃一服药”就能解决问题的……所有这些,都需要学校和教师慢下来,慢慢观察,慢慢追踪、慢慢比较,慢慢转变,正所谓:正视一点一滴的进步,追求一寸一步的提高。

的确,“慢”意味着孩子心理问题能够水到渠成地解决的那一天的来临,“慢”意味着学生也有“花期”来临的那一刻,“慢”意味着学生也有可能像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其诸多生命建设所必需的基本要素都能得到呵护、唤醒和打开。慢一点,再慢一点,以此窥见孩子们那鲜活的内心风景,以此找到真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良药”,以此打造摇曳生姿的“活德育”,应该成为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23.

[2]丁银花.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移民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5):62.

猜你喜欢

对症下药
保定地税“对症下药”提升工作效能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如何“对症下药”
刍议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差生”的策略
人参虽好,也要“对症下药”
台媒称海峡论坛“对症下药”
浅谈学困生转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