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9-05-08黄彩娜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梁实秋

黄彩娜

摘要:梁实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知性散文”作家。从表现论视野批判性解读文本,进一步挖掘作者由“鸟”引发的心理情感变化及哲学思考,尤其是由“哀”鸟到“悲”人的转变,对于把握文本有着重要的意义,给读者以深刻的哲思。

关键词:梁实秋;鸟;表现论;批判性解读

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钟启泉教授提出,在理解文本時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提问,并努力得出自己的观点。在《鸟》文本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基础上进一步质疑、思考,从而获得深层的思想启迪。

一、爱“鸟”之深情

梁实秋《鸟》入学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被编入“动物与人”这一主题单元,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本篇文章旨在描绘自然生态角度的鸟。教材上有一处预习提示:“想想作者在表达爱鸟情感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

回归文本,散文字里行间无不凝聚着梁实秋对“鸟”虔诚深爱之情。开篇作者直抒胸臆“我爱鸟”,“爱”字构成文章的写作主线。具体从两个方面续写自己“爱鸟”的缘由与情感。他爱自然形态下、自由自在的鸟,有着“清脆嘹亮的鸟啭”、“圆润并不单调的短鸣”。同时,他也爱丰腴玲珑自然体态的鸟,“高踞枝头,临风顾盼”、“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作者对鸟的感情是如此真挚、单纯、炽热,笔下的鸟显现得生动、俊俏、可爱,具有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

二、哀“鸟”之悲切

《鸟》隐含时间与情感叙事线索:去四川前,在四川,离开四川以后。情感上作者也经历了由热爱、不忍、赞叹、喜悦到悲哀、失落、深思的变化,构成文本的多重内涵。梁实秋“爱鸟”情笃,一见到失去自由、受到束缚的鸟,便不禁感到苦闷。但他并非爱所有的鸟。对于“胳膊上架着的鹰”、“常年关在栅栏里笼子的鸟”,将这些失去自由的鸟比作“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在标本室里住着”,哀其不幸,表达对失去自由之鸟的怜悯之情。

知人论世,爱自由之鸟,亦是作者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当时国内形势严峻,内战一触即发。1938年,梁实秋主编的《平明》副刊正式发刊,他提到:“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是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因此,鸟不仅仅是鸟,亦是人的化身。鸟的悲哀,实际上是作者的悲哀。

三、悲“人”之失意

因“爱”而生,散文《鸟》一文凝聚着梁实秋先生对鸟的深爱之情,也是文章动人之所在。鸟给作者带来独特的人生体验,使他联想到人间的悲苦。魏洪丘认为,梁实秋由对鸟的描写转向人——对现实中的人的命运的悲哀,蕴含作者对日常生活现象的透辟洞察。梁先生曾两次接受采访中答复《鸟》的创作动机:“因为我爱鸟的娇小轻盈、玲珑美妙的身躯”;爱它“自由跳跃的姿态,更爱它婉转清脆的声音。但我不是提笼架鸟的人,我只是心里虔诚深爱着,我不能不敬服造物者的灵思妙手,竟创作出这样美的生物来点缀人间。”梁实秋在平淡生活中追求闲适情趣,因而《鸟》朴雅清隽,别有一番品读的情味。

《鸟》文本包含作者对人生的所历、所感、所思,蕴含情理交织的阅读乐趣。梁先生旁征博引,引用庄子《逍遥游》、杜甫《绝句》、雪莱《云雀》、哈代的诗,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尤其是对人们耳熟能详“杜鹃啼血”的解读,言之有理,论之有道,托物言志,赋予鸟以人的喜怒哀乐。1937年为躲避战乱,梁实秋辗转疏散到重庆远郊北碚。虽然他寄居于茅舍,“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但在梁实秋先生的笔下,却是五彩斑斓的“鸟”的天堂,富有生机和变化。描绘自然形态下生机盎然的鸟,实际上是作者对于自由渴望的思想外化。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思考探究”中一问:“鸟有时也给人悲苦,与作者看到笼中鸟的感情有何不同?”联系作者由爱转哀的情感变化不难理解。梁实秋笔下的两种鸟有着不同的悲剧特点:麻雀拥有生命自由,但物质却无法自足,笼中鸟享有物质上的充足而精神却不自由。作者对于自由的理解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层面,认为缺一不可。

梁实秋先生《鸟》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既是梁实秋的代表作,也是知性类散文的代表作。《鸟》行文词约意丰,用语精炼简洁,余光中评价“能俗能雅,其境界在晚明小品与英国文学之中、从兰姆到比尔邦高的散文传统之间,亲切、机智,而有谐趣。”梁实秋以有情的眼光欣赏鸟,持爱物的心灵描写鸟,使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于读者眼前,将鸟作为自由思想的外化,引人深思。

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专项课题“表现轮视野下教学文本的批判性解读”(FJKYJD17-1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玉秋.《思维学与语文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杨安翔.《现代散文话语形态与审美》[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子钰.论梁实秋40年代雅舍小品的背离姿态[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4(10):14-15.

猜你喜欢

梁实秋
北平的零食小贩
半路夫妻情也深
用半生的时间完成使命
梁实秋的风趣
梁实秋守规矩
梁实秋的“钉子精神”
冰心与梁实秋:不打不相识
梁秋实的“钉子精神”
梁实秋的“钉子精神”
不怕得罪人的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