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角活动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019-05-07许冬云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区角整理幼儿

许冬云

[摘要]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逐步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而良好的习惯是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中形成的,幼儿期的整理习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他们的规则意识极其淡薄,自我管理意识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极弱,单纯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是无济于事的。区角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隐含在区角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对于养成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十分重要,对提高幼儿的整理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极为有利。因此,通过区角活动教会幼儿整理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我管理区 角活动培养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控制的能力。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大多数成功人士都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试想如果一个幼儿懂得自控,坚持不懈,忍耐挫折,做事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能照顾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体谅他人的喜怒哀乐,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并具备一定责任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是从幼年时期开始培养的。但长期以来,保教人员往往习惯于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教养工作上,忽视了对幼儿管理的研究,更忽视对幼儿管理能力的培养,加上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容易缺乏控制力,会不由自主地包办代替,致使一些幼儿缺乏管理自己的意识,不善于管理自己,依賴思想严重,缺乏独立性。幼儿园作为教育幼儿的专业机构,有条件也有责任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幼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导幼儿树立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要让幼儿自主,教师首先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科学制定幼儿自我管理的操作方法,使每一位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游戏中逐步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

(一)引导幼儿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养成自我管理习惯

幼儿自我管理,就是让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学会管理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告状是司空见惯的事,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首先判断是否真的遇到难题,如果不是,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或者与同伴商量解决,事后教师再给以幼儿教育和指导。从日常的小事入手,养成幼儿自我管理的习惯。

(二)霞挥区角活动的作用,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更好地发挥区角活动的作用,让幼儿在各类区角游戏中真正地巩固起自理技能,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指导。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教师要在区角活动中不断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介绍各区域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活动区的规则、注意事项。在活动中,由于各种材料本身的原因,我发现小班幼儿会自己扣扣子的很少。于是,我便找了许多色彩鲜艳的碎布,重新设计出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图案,如小乌龟、小花猫、小白兔等。在小动物的眼睛、腿、嘴巴等处钉上扣子和扣眼,然后,创设情景让幼儿有兴趣地练习扣扣子。在游戏操作中,孩子们不仅真真切切地得到了游戏化的生活体验,而且还实实在在地锻炼了动手能力。有时,孩子们在活动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情况,例如,玩好玩具没有收拾整齐,放错位置等。教师始终要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活动后,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时,教师要表扬按照规则整理区域活动材料与用具的幼儿,以鼓励其他幼儿养成整理材料的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与人、与物的互动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二、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这一精神,教师要积极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区角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中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区角的创设,引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运用图示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一)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锻炼幼儿灵巧的手部动作

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但是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双灵活的小手,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区角活动材料的充分投放,给幼儿创造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如在操作区中,我们投放了一些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可乐瓶制成的瓶娃娃和黄豆、蚕豆、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美工区提供了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橡皮泥等,让幼儿自由折纸、捏橡皮泥活动。在我们班的巧手区内,由易到难有层次的为孩子投放适于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发展的材料。如:舀豆子,让幼儿用勺子将豆子舀来舀去,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为自己吃饭做好铺垫。又如,串珠子、夹夹子、穿线板、喂娃娃等等,使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为幼儿顺利的用勺子吃饭、系扣子等自我服务打好基础。孩子们兴趣浓厚,在玩中很好地提高了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自理技能。

(二)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技能

角色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技能的提高。比如:过家家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角色扮演中需要幼儿自发主动地进行自我服务活动训练,使幼儿在角色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因此我们在小班往往重点创设娃娃家,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教师可以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的工作,通过图片的形式布置在区角的墙面上,使孩子们在扮演中有“图“可依。活动前,教师通过谈话,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有的做饭、有的扫地、有的洗水果、有的擦地、有的喂娃娃、有的给娃娃穿衣服……孩子们在活动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家务”。使幼儿在扮演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了系扣子、学习了一口一口的吃饭、学习了用小抹布擦桌子等自我生活服务技能。

三、引导幼儿参与制定区角规则,形成自觉整理的意识

区域活动中的规则,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的,所以教师和幼儿一定要牢记于心,让幼儿参与制定区角规则过程,这样不仅是让幼儿自觉自愿地遵守规则,还会起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作用。如:有一天,孩子们在区角结束的美工区活动后,由于操作的材料较多,王亮小朋友急于到外面玩,一时忘记了规则,为了图快随手往盒子里一扔蜡纸,掉到地上的也不管。就在这时,张玉立小朋友看见了说:“王亮你的材料还没收拾好,不能出去”。王亮小朋友刚要反驳,忽然间好像记起了什么东西,赶紧蹲下捡起了地上的蜡纸,捡起后笑嘻嘻地冲出了活动室。通过这个例子,大家不难看出,小朋友要想来区角中玩就一定要记住区角的规则,只有这样整个活动才会变的秩序井然。通过幼儿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持之以恒,良好的整理等自我管理习惯就逐步形成。

(一)通过民主推选或自愿担当管理者,促进幼儿形成自觉整理的行为

俗话说的好:“要想有一支好的队伍,就要有一个好的领导人。”如果没有好的领导人,什么活动都有可能变成一盘散沙。因此,在孩子们进入区域时,让孩子们自由进行推荐或自愿报名的方式担当各区角中的小组长,小组长可以督察或者利用权利支配其他小朋友。如:有些区域因人数较多,玩具、积木有掉地上的现象,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无故中途退出把材料一扔就走……诸如此情况,这时,小组长就有权利让他们打扫整理好,否则不能让他们玩其它的材料或者离开。再如:大班小朋友在美工区中制作“我的标志牌”时,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小纸片飘落在地,在活动制作结束时,小组长一声令下,这个组的八名小朋友一会功夫,就把地面打掃干干净净了,盒子里的材料也摆的整整齐齐。可见,通过小组长的认真管理及其他孩子们的配合,在整个区域活动结束时,地上的积木不见了,剪刀也不用到处找了。就这样,多次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互换,幼儿们懂得区角活动一结束,就主动收拾玩具物品,并有序的放好。

(二)充分利用榜样及神话作品的影响力,调动幼儿自觉整理的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孩子们模仿力极强,尤其爱模仿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老师在孩子们心中往往是最伟大的、最有权威的人物之一,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更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表率。如:老师在装扮活动室时,用了美工区的剪刀和卡纸,用完后老师立即就把剪刀和剩下的卡纸放回了原处,并且把掉在地上碎纸片扔进了纸篓里。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教师的良好行为潜移默化下来被影响。另外,孩子们还特别喜欢模仿艺术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的作品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小朋友对于西游记中的人物特别熟悉,尤其是孙悟空,孩子们都知道它有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利用这一点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在一次区角活动结束后,有一些海洋球滚到其它区角里去了,我吆喝好几声都没有愿意去捡出来的。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咱今天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的眼睛一样,能把躲在别的区角里的海洋球很快找出来。”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就找出来了。

四、通过区角活动的及时评价,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区角活动是为了让幼儿通过活动来获取一定的与人交流和玩耍的能力,同时又能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由于活动选择的自主性、使用材料的随意性以及同伴交流带来的快乐,让大多数幼儿充分体验到区角活动的乐趣。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诸多问题随之而来,如区角材料破坏严重,活动后无人收拾等,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一)相互监督,及时评价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每次区角活动中轮流担任的小组长,从自身感受出发,提醒和监督同伴收拾整理,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交往能力。幼儿之间的相互监督让他们的规则意识日益增强,及时准确的评价更能使幼儿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如每次活动结束时,我都会在巡视中给幼儿及时的评价:“你收拾得真快”“你的玩具摆的很整齐”“娃娃谢谢你帮她送回家”……老师看似随意的鼓励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同时还可以利用活动后的分享交流对在收拾整理中表现突出、有进步的幼儿进行肯定,并让他们与同伴分享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使孩子们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中,提高整理材料的能力。

(二)利用评比,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已经有了与同伴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所以说,利用评比活动来促进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在幼儿进入区角之前,定出区角活动的标准。如在大班纸工活动开始时,我会对幼儿说:“今天我们要看哪一组幼儿的桌面、地面最干净!”活动区开始时,我会说:“看今天哪个区域的小朋友活动最安静、最会动脑筋!”使小组成为一个评价对象或评价的标准,可以避免幼儿争夺个人荣誉。再如小班建构区的孩子为了获得老师颁发的共同荣誉小红旗,这个区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把地上的积木及盒子收拾好了,就连平时不爱劳动的陈静小朋友也很积极的参与到了其中。可见为了共同获得荣誉,幼儿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会不断提醒小组其他成员。

评价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讲评,能增强幼儿自我认识能力,能力强的幼儿敢于向困难挑战,能力相对弱的幼儿会对活动增添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充分发挥家园的有效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

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自我管理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老师、家长的共同督促、帮助。特别是像一些农村的孩子动手能力普遍很强,但家长缺乏正确引导,使幼儿能力无法发挥。幼儿园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也让家长明确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意义,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中来,家长通过观摩幼儿的半日开放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活动情况、习惯养成情况,渐渐感受到孩子在家的转变,主动要求自己去收拾玩具、自己去穿衣服、自己去拿碗拿筷等。看到孩子的表现,家长能主动要求配合,并和老师共同商讨让幼儿在家中学会自我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真正认识到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样重要的,更要加强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并要求家长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形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及多种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及措施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管理能力有了显著发展。因此可知,我们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幼儿发展是有效的,并有积极意义的。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环境和人的两大因素,并且利用多种发展要素的交互作用,去影响幼儿,使幼儿从内部到外在,从思想到行为都有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不仅是一种学习、模仿,更是发展、创新,学到的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形成,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乃至学习能力的发展与进步,而这些都是幼儿终身发展的“基石”。

猜你喜欢

区角整理幼儿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区角活动真有趣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