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昔洛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19-05-07罗明海张森山

肝脏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肝炎洛韦活菌

罗明海 张森山

小儿是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性肝炎的高发人群。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易导致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神经性耳聋和心脏畸形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对于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缺乏统一标准,且治疗效果不理想[2]。更昔洛韦早期、足量和足疗程应用是目前治疗该种肝炎的主要方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可用于治疗肝炎[3]。因此,本文研究了更昔洛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98例,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脾肿大和肝肿大,实验室检查胆红素均有显著升高。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0.1~8岁,平均0.25±0.75岁,病程10 d~6个月,平均(1.57±0.87)个月,其中31例黄疸、16例肝肿大、3例脾肿大。观察组48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0.1~7岁,平均(0.324±0.12)岁,病程17 d~6个月,平均(1.85±0.74)个月,其中28例黄疸、15例肝肿大、5例脾肿大。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组制定的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诊断标准[4];②所有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所有患儿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①有血制品应用史者;②合并代谢性疾病、中毒性肝炎等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者;③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④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

三、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K、熊去氧胆酸等常规保肝、利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3088, 0.25 g)进行治疗,诱导期给予5 mg/kg,加入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d,1~2周。维持期剂量与诱导期相同,1次/d,4~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9980004,0.5g)进行治疗,1片/次,3次/d,共治疗6~8周。

四、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显效: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血或尿CMV-DNA转阴;有效:黄疸肝功能改善,TBil下降>50%,血或尿CMV-DNA拷贝数降低,且≤10/mL;无效:TBil下降≤50%,血或尿CMV-DNA拷贝数>10拷贝/mL。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儿的肝功能,分别抽取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ODULAR-P800)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水平并分析肝功能相关指标降至正常的时间。③比较两组患儿CMV-DNA和CMV-IgM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43/48,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36/50,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5,P=0.028)。

二、比较两组患儿的肝功能及恢复时间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相关指标ALT、TBil和TBA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TBil和TBA水平均下降,但观察著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观察组患儿ALT、TBil和TBA三组指标恢复正常时间[((25.16±8.01)h、(16.13±3.04)h、(18.27±31.1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8.57±10.02)h、(20.65±5.24)h、(25.67±34.74)h ](P<0.05)。

三、比较两组患儿CMV-DNA和CMV-IgM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CMV-DNA的转阴率(35/48,72.92%)和CMV-IgM的转阴率(33/48,6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50,34%;7/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93,P=0.025;t=42.206,P=0.000)。

观察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48,12.5%)与对照组(9/50,18%)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讨 论

由于巨细胞型病毒性肝炎患儿的各项器官功能发生尚不完善,巨细胞病毒(CMV)不易被体内的免疫系统杀灭,可在患儿体内长期留存并大量增殖,导致肝脏严重受损,随着疾病的进展可累及多个脏器[6-7],所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保护肝功能是治疗的关键。

更昔洛韦是一种活性较强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也是第一个治疗人体CMV感染的有效药物,可有效修复肝损伤[8]。更昔洛韦静脉使用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副作用发生率较高[9]。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由双歧杆菌、肠球菌和嗜酸乳酸杆菌组成的三联活菌,可直接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患儿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10]。另外,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辅助治疗肝脏疾病,它们可显著抑制有害菌,促进肝功能和肠道菌群的改善,还可有效降低肠道内pH值,避免肠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从而减少对肝脏的损害[11-12]。

本研究对更昔洛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更昔洛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在肝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情况及恢复时间方面,联合用药组具有显著优势,可快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肝功能。联合用药组的CMV-DNA和CMV-IgM转阴率显著高于单用组,说明联合用药对巨细胞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均出现了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但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联合用药可增加临床效果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安全可靠。

组别ALT(U/L)TBil(μmol/L)TBA(μmol/L)对照组n=50治疗前154.28±35.28154.01±34.74#173.52±39.52#治疗后78.98±18.67#45.33±5.27#39.28±9.57#观察组n=48治疗前161.25±33.64151.47±33.16#175.85±38.54#治疗后38.85±10.54#18.85±3.54#20.31±9.41#t-1.0000.370-0.295P0.3200.7120.769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采用t’检验

猜你喜欢

性肝炎洛韦活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铺棉灸合并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