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19-05-05胡贵勇谢梦萝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总分困难显著性

周 云 ,胡贵勇,罗 敏 ,谢梦萝

(1.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2;2.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3;3.贵州省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贵州仁怀564500)

为全面部署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于2014年6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职业教育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也成了教育领域的发展热点。根据教育部的权威数据,截止2017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数超过10000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接近1600万。并且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但也应该看到,中职生高就业率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不对口就业、低层次就业、低收入就业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说明很多中职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作出合理的职业决定,导致许多中职生没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即表现出职业决策困难。

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目前,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而对于中职生一群体的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却很鲜见。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完成与此年龄相关的发展任务,还要面临职业决策等人生重要抉择。由于很大一部分中职生的认知方式和决策方式还不是很成熟,也没有形成正确和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导致中职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帮助中职生克服职业决策困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中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有效缓解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调查对象来源于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的4所中职院校。共有850名中职院校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实测回收有效问卷837份(M年龄=17.58岁,SD年龄=3.32)。其中,男生377人(45%),女生460人(55%);一年级学生261人(31.2%),二年级学369人(44.1%)三年级学生207人(24.7%)。

(二)工具

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

采用邝磊、郑雯雯、林崇德、杨萌和刘力等(2011)修订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CDMSE),该问卷分为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筛选、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5个维度,共25个项目。为适应本研究其他量表的计分方式,本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方式,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5点量表上进行选择。得分越高,表示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在本研究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的Cronbach's α=.94。

2.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采用杜睿(2006)修订的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该问卷分为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自我探索、职业规划探索、职业目标确定四个维度,共16个项目。本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方式,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5点量表上进行选择。得分越高,表示其存在越大的职业决策困难。在本研究中,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Cronbach's α=.91。

二、结果分析

(一)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差异性检验结果

中职生职业决策效能感、职业决策困难及各因子得分情况见表1。从表1可知,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的平均数为3.62,标准差为0.49,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得分均大于3,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的平均数为2.36,标准差为0.53,职业决策困难各因子得分均小于3,处于一个中等水平。

进一步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居住地中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总分上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但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信息探索因子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中职女生显著高于中职男生(t=-1.99,p<0.05)。不同年级中职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中职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2,834)=-1.99,p<0.001),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二年级中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显著低于一年级中职生(p<0.05),一年级中职生与三年级中职生之间、二年级中职生与三年级中职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问题解决因子得分之外,不同年级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检验发现,在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上,一年级中职生显著高于二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p<0.05),二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信息收集因子得分上,一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显著高于二年级中职生(p<0.05),一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目标筛选因子得分上,一年级中职生显著高于二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p<0.05),二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制定计划因子得分上,一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显著高于二年级中职生(p<0.05),一年级中职生和三年级中职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居住地中职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职业决策困难各因子得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得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结果

(二)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因子得分对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与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为因变量,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自我评价因子分、职业信息因子分、选择目标因子分、未来规范因子分、问题解决因子分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Enter)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各预测指标的容忍度(tolerance)均小于0.32,方差扩大因子VIF均小于3.85,说明共线性对回归分析没有不良影响。回归分析得出R2=0.71,R2=0.70,F(5,831)=391.17,p<0.001,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所有5个变量能够解释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变异的70%。对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变量为:自我评价因子分,β=-0.12,p<0.001;信息收集因子分,β=-0.26,p<0.001;目标筛选因子分,β=-0.11,p<0.01;制定计划因子分,β=-0.20,p<0.001;问题解决因子分,β=-0.24,p<0.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得分均能显著负向预测中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对中职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预测力大小顺序依次为:信息收集因子分、问题解决因子分、制定计划因子分、自我评价因子分、目标筛选因子分。

三、讨论

(一)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现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说明中职生认为自己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择业相关任务。而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表明中职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少。这与前人有关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充分说明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院校较为重视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也充分反映各个中职院校非常重视就业工作,能切实消除中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同时也表明社会需要大量中等学历层次、掌握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学生,使得广大中职生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

不同性别中职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的信息探索因子分上,中职女生显著高于中职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性优柔寡断成分较多、相对较为被动,不善于主动对就业信息等进行自主探索。不同年级中职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及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筛选、制定计划四个因子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总的趋势而言,二年级的中职生无论是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还是在各项因子分上都处于最低的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一年级新生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充满憧憬,而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通过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因此,随着了解的深入,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由盲目乐观向理性现实回归。

(二)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中,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分均能显著负向预测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即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个因子得分越高,中职生就越少遇到职业决策困难。职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具体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择业相关任务的信念。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个体职业决策困难的一个重要前因变量,能显著预测个体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除了能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决策困难之外,还可以中介各种内、外部因素对个体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本文认为可以中职生职业决策意识的培养为突破口,以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提升为关键进一步抓好中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应充分考虑中职生年龄和心理的发展性特征,注意加强对中职生职业决策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当中职生自觉意识到职业决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就不会出现盲从现象。应从中职生入学开始就进行职业决策意识的教育工作,中职生一旦有了职业决策的意识就会主动提高决策能力,作出理智、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选择。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职业决策技巧训练,避免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发生。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决策效能感。本研究的结果充分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可以有效缓解中职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中职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形成个性化就业指导,根据中职生不同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自身性格特点等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例如,可以通过引导中职学生学会采用积极的职业决策归因方式,消除自我偏见,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第三,各个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职业规划辅导,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定位。中职学校的各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及就业指导导师要帮助中职生及早树立学习目标,并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从而更好地缓解中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帮助中职学生及时就业、优质就业。

猜你喜欢

总分困难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选择困难症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