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起搏器对心电图的干扰现象

2019-05-05陈欣胡伟国李京波李冰晓

关键词:导联起搏器基线

陈欣 胡伟国 李京波 李冰晓

心电图记录干扰大多数是由于病人或外部环境因素所致,常见的原因是受病人检查时抖动影响,体内不同的电子植入器引起心电图记录干扰,影响分析。笔者报道一组由脑起搏器引起的心电图干扰。

病例为2012年至2015年间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66~81岁。均因帕金森病安植脑起搏器,就诊原因分别为尿路感染、不稳定心绞痛、左桡骨远端骨折、健康体检、膝关节病、肺部感染。就诊时均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增益10 mm/0.1 mV,走速25 mm/s,滤波:0.05~100 Hz。多次心电图记录重复性一致,反复皮肤及接地处理,均不能排除的干扰。5例心电图见图1,其中3例表现显著的基线干扰,肢体导联尤为显著。可明显影响对患者ST-T的诊断。仅从胸前导联可知为窦性心律,1例有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另1例有T波低平。2例有干扰呈扑动波,频率:375次/分,极似心房扑动。

A、B、C表现为严重基线干扰,D、E表现为扑动波样干扰

图15例患者12导联同步心电图

6例中,有1例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与上述5例患者明显不同(见图2),主要表现为频率136次/分左右的大幅度干扰波。这种干扰波与T波融合在一起,酷似T波改变;与QRS波融合在一起酷似QRS波群增宽。肢体导联干扰明显大于胸前导联,右胸导联干扰大于左胸导联,但Ⅱ导联未见干扰。

图2 1例患者12导联同步心电图

讨论心电图在常规低通(100 Hz)条件记录,干扰常来自于①检查时骨骼肌震颤影响如帕金森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特发性震颤的患者;②临床治疗所有的内部或外部神经肌肉的刺激器电磁干扰影响如治疗帕金森病脑起搏器[1]、治疗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植入式电刺激器[2]以及胃和脊髓神经刺激器[3-4]。 脑起搏器起搏脉冲为高频,频率130 Hz,引起的背景噪声,有基线变粗,也可表现为“心房扑动”干扰图形等异变,可能与其使用的电极有关[5]。常常干扰心电图的正确分析,尤其是对ST-T的影响,其会掩盖对这类患者的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的ECG表现。做心电图检查时,如遇脑起搏器患者,理想的做法应是:利用程控暂时关闭脑起搏器工作,但这样可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显然不可行,尤其在急诊的情况下。

脑起搏器及脊髓起搏器在严重的帕金森病以及慢性疼痛综合征临床治疗应用会越来越广,在美国自1997批准用于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震颤临床治疗以及后续批准的肌张力障碍、强迫症临床治疗,现全球已超6万,我国约有250万患者,表现为震颤、僵直和行动迟缓[6-7]。随着技术发展,脑深部起搏治疗会成为外科的首选治疗。因此,临床需增加脑起搏器对ECG干扰的意识,尤其是对ST-T的影响,其会掩盖对这类患者的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的ECG表现。

猜你喜欢

导联起搏器基线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阵列优化设计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