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实践

2019-05-04杨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杨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委员;综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2-0069-04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强调培养和挖掘建设性的、潜在的、积极正向的能量。中学心理委员工作的目的是“助人自助”,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在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如何构建有效的培养模式,使心理委员真正成为学生身心健康的使者,带动全体学生一起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心理委员工作,是心理委员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中学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的实践

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于2009年搬迁到东钱湖畔后,成为一所全寄宿制中学。学校推广“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委员统称为“幸福委员”,“幸福委员”是“心辅委员”的谐音,列入学生干部序列进行管理。笔者担任学校心理辅导站站长期间,同时兼任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统筹学校德育工作。我们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把德育与心育工作进行融合,从明确定位、规范选拔、系统培训、科学管理、有效指导、多维评价六个方面,总结出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的中学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简称为中学心理委员“六合一”培养模式。学校从2012年开始,探索實行该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明确定位

只有明确心理委员应做什么、能做什么、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我校心理委员的主要角色是积极的自我成长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者,力所能及地发挥心理支持和危机预防的职能。

1.积极的自我成长者。心理委员助人的前提是自我成长。宁外的心理委员,首先是积极的自我成长者。心理委员是学校经过严格选拔培训产生的,他们善于与人沟通,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能够起到榜样和行为示范作用。

2.心理知识宣传者。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广大同学宣传心理知识,开展心理活动,其次是辨别有心理困扰的同学并上报。作为心理知识的宣传者,我校的心理委员会通过心理活动、《心说》报、心理广播、心理宣传册等途径,提高同伴的心理保健意识。班主任、心理教师注重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为心理委员树立威信。

3.心理健康观察员。心理委员的学生身份,使他们更容易从学习与生活的多个方面观察同学们的心理状况,撰写班级心理工作晴雨表,每两周一次向心理教师反馈班级学生心理状况,发现特殊情况,及时报告。

(二)规范选拔

考虑到青春期中学生的特点,学校在每班设男、女心理委员各一名。心理委员的素质影响着工作效果,因此,严把选拔关,录用具有胜任力的优秀学生。

1.选拔标准。开学初,心理辅导站会通过微信、学生会、心理课堂、校园广播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工作,开展心理委员的选拔与竞聘。班主任、心理教师在班级中做充分动员,心理辅导站事先将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宣讲到位。心理委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对人选的要求应该高于其他班级职务。胜任心理委员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自助能力”,心理委员只有能“自助”,才能更好地“助人”。

2.选拔时间。心理委员选拔的时间应慎重,选拔过早,适合担任心理委员的学生能力还未展现;选拔过晚,心理委员在入学适应阶段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我校通常在始业教育结束、国庆节放假前,各班临时班委重新改选的时候明确心理委员人选。这个时候,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趋于稳定,同学、班主任及心理老师对学生有了充分了解,有利于选出合适的人选。

3.选拔方法。我校采取“学生自荐、班主任推荐与心理辅导站考察”结合的办法选拔心理委员。首先,学生有担任心理委员的主观意愿,才能主动做好工作。其次,班主任最了解班级整体情况,班主任与意向性人选谈话,鼓励其参加竞选,学生通过班级竞选后被差额推荐到心理辅导站。最后,心理辅导站通过心理测验、一对一访谈、培训等方式,了解候选学生的工作动机、心理状况、人格特征与组织能力,经过试用期后,确定人选,颁发聘书。

(三)系统培训

心理委员只有不断成长,才能提高工作实效。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课程化、系统化的心理委员培训方案。

1.将培训纳入课程。在初一年级,所有心理委员都需要选修心理辅导站开设的心理拓展课,每周一次课程,时间为周三下午第八、九节课,每节课40分钟。培训所用教材主要为学校自编的《宁外幸福委员工作手册》,并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课程方案,确保规范化、系统化。以课程化的方式培训心理委员,能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2.培训方式多样。我校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尽力做到知识、体验和实践有机结合。心理辅导站组织心理委员开展主题沙龙、团队建设等活动,还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促进心理委员个人成长,引导心理委员认识、觉察自我。

3.培训内容丰富。部分心理委员上岗后,对心理工作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心理委员需要不断“充电”,培训内容要突出实用、简易的特点。我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开展了心理委员团体辅导,主题有“同行相聚 认识你我”“幸福委员 助人自助”“自我探索 积极赋义”“共情同理 保密第一”“考试压力 合理看待”“情绪觉察 快乐体验”“珍惜生活 感悟生命”等。实践表明,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心理委员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科学管理

1.“双重管理”机制。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委员组织管理应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管理,减少行政色彩,突出人文关怀和班级特色。我校对心理委员采用“双重管理”,行政上按学生干部的要求进行管理,业务上接受心理辅导站的指导与考核,提高心理委员的归属感。

2.月报制度和紧急约见制度。学校设计了《宁外幸福委员工作记录册》,让心理委员及时记录班级情况。心理委员每两周把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动向、对心理工作的建议等,向心理教师汇报。紧急情况下,心理委员可约见心理教师反映情况。

3.激励制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心理委员给予适当的表彰,肯定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通过选拔“十佳心理委员”等方式,调动心理委员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无作为的心理委员及时谈话,指出不足。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心理委员,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调整。

4.以考核为前提的“连任制”。因为学生干部每年会进行换届选举,如果心理委员频繁更换,会影响工作的连续性,使得心理工作的“保密性”受到质疑,也会增加心理委员培养的成本。因此,我校把工作效果好、受学生拥护的心理委员留任,保持心育工作的连贯性。

(五)有效指导

1.建立资源共享库,加强个别指导。心理委员开展宣传工作的难点是缺乏专业心理素材。心理辅导站加强对心理委员的指导,实行心理知识资源共享。共享库包括班级心理活动方案(设计方案、ppt、照片等)、心理拓展活动资料包(活动过程、活动器材等)、心理成长电影、心理成长图书与杂志等。心理委员的只要下载资源,稍加修改,即可用于开展各项心理活动。活动资料共享,心理教师把关,实现了“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相结合,心理委员在实际工作中碰到问题,可自助解决。

2.构建常态化的沟通平台,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心理辅导站定期举办心理委员成长沙龙和工作经验分享会等,加强互动和交流。常态化的沟通平台,减轻了心理委员的工作倦怠感,提高了归属感和效能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使心理委员成为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3.打造心理社团阵地,增强归属感。学校为心理社团提供经费和场地支持,由心理委员组成的I.C.心理社,以其新颖的社团主旨、全新的知识推广及积极向上的社团氛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I.C.心理社成员负责策划每年一次的心理活动周,“抛下烦恼,放飞心情”“一粒沙一个世界”“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不抱怨的世界”等活动都精彩纷呈。

(六)多维评价

发挥心理委员的工作優势,合理的评价必不可少。我校建立了心理委员多维评估考核制度,考评指标坚持效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考核心理委员工作的“量”,更把工作的“质”作为重要指标。例如,把心理委员举办的心理宣传活动的影响作为考核指标,提升心理委员工作效果。对于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授予荣誉称号,并在升旗仪式、官方微信等平台进行表彰。

二、中学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第一,拓展了心育渠道,实现了学校心育工作“两条腿走路”。

“幸福委员”的命名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暗示心理委员要提高工作的效能感。心理委员与学生有相似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彼此间心理鸿沟小,更容易沟通。他们有的组织丰富的班级心理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有的编印《与压力共舞》等宣传册子,向同学们宣传心理健康小知识;有的成立心理探究小组,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宁外心理委员工作记录册》,心理辅导站可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把握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我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领下,在 “师→生”基础上增加了“生→生”模式,实现了学校心育工作“两条腿走路”,让心育工作落地。

第二,形成了“他助-互助-自助”的良性发展机制,增强了工作效能。

心理委员从学生中来,带动班级共建良好的心理互助氛围,调动全体同学形成互助-自助模式,即通过“他助”,实现同学间“互助”,推动学生自我成长,形成了 “他助-互助-自助”的良性发展机制。

第三,发挥了心理委员的宣传力量,搭建了学校心理宣传体系。

我校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心理知识,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宣传体系,使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

1.心理小报《心说》。我校《心说》报每两个月出版一期,由心理委员组织成立了《心说》编辑部,编辑部成员根据同学们的实际需要编辑报刊,普及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心说》报贴近学生的生活,深得他们的喜欢。

2.校广播站传播“心声”。我校广播站心理栏目“心·声”主要分为四个版块:心文——欣赏心灵美文;心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心影——赏析心理电影;心路——名人心路历程。学生们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文章、电影以及心情故事与大家分享。

3.心理官方微博。我们在微博上发布心理知识、趣味心理测试,或者就某些问题发起讨论,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学生如果有问题需要咨询,也可以通过私信交流。它已经成为我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又一个有力的平台。

4.心理书签。为了更好地宣传心理咨询室——“心意坊”,心理委员设计了一套精美的书签。书签共有八张,分别介绍了心意坊的各个功能室,书签背面还有各个功能室的图片及优美的心理格言。书签形式活泼,内容充实,色彩丰富,深受学生喜爱。

5.心理自助手册。为了向学生宣传心理知识,并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学会自我帮助,心理委员设计了一系列心理自助手册,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压力释放、情绪调节的技巧等。

三、中学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评价与反馈

2016年1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组来我校,进行浙江省一级心理辅导站评估。专家们在实地走访了我校心理辅导站,聆听了心理工作汇报,查看了心理台账资料后,肯定了我校的“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的心理委员培养工作扎实、到位。

(一)心理委员自我评价

心理委员反馈,多种形式的综合培养对自身很有帮助,也让自身组织参与活动的动力更足,自主工作的能力更强。A同学说:“担任心理委员,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和陪伴者,很高兴,我开展的各项心理活动能对同学们起到正向的影响。我还介绍了两名同学到心理辅导站进行辅导,他们后来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二)班级学生的评价

为了解心理委员工作开展的效果,我校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学生中发放《宁外心理委员绩效问卷》。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在调查的18 项内容中,每项内容的平均得分都在四分以上。在开放性问题“心理委员做过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中,很多学生表示:“心理委员很贴心,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耐心倾听,组织的心理活动很有趣,积极处理同学矛盾。”由此可见,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三)学校整体评价

在过去的一年中,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高,学校里有几起危机事件都是心理委员上报的。在开展班级活动中,心理委员懂得借助心理辅导站的平台,开展更有意义、更具趣味性的班级活动。大家对心理委员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2015学年,心理委员中有1位学生入选“宁外之星”(全校15位左右),2016学年有2位入选,2017学年有4位入选。心理委员的综合能力、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四)心理辅导站咨询量显著增加

近几年,学校心理辅导站咨询量显著增加,学生主动求助意识明显增强。2015学年,咨询人次同比增长6%;2016学年,咨询人次同比增长11%;2017学年,咨询人次同比增长15%。一项对全校学生的咨询态度调查显示,学生对心理咨询污名化的人数减少了12%,对心理辅导站的知晓率有显著增长。这些变化与心理委员的工作分不开。

综上,积极心理学理念引领下的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契合了中学心育工作的实际,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实现了“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心理委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道七彩虹桥,成为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的抓手[J].中国德育,2013(10):17-20.

[2]詹启生.心理委员工作手册[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鞠晓辉,何召祥.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模式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30):124-125.

[4]刘宁宁.高校心理委员培训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培训,2017:312.

[5]詹启生.心理委员角色行为规范化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2,12(1):93-96

[6]田永静.发挥心理委员作用的三项举措[J].北京教育(德育),2010(3):57-58.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宁波,315211)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谈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