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四位一体”精准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9-05-04肖振南郭平贵贺佐平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精准教学因材施教

肖振南 郭平贵 贺佐平

摘   要:文章分析了如何利用极课大数据有效解决精准教学的技术瓶颈问题,构建了极课大数据平台下“四位一体”的精准教学模型,即采集学业数据,研究学情制订精准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准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评价学习表现;结合分析反馈,精准调控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极课大数据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精准度量和精准调控,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差异化、个性化、因材施教的精准教学。

关键词:精准教学;极课大数据;四位一体;因材施教

作者简介:肖振南、郭平贵、贺佐平,湖南省衡阳市衡钢中学教师。(湖南  衡阳  42100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030-03

一、精準教学发展历程及其技术瓶颈

教育领域的精准教学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奥格登·林斯利基于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提出精准教学这一系统的教学评估方法。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1954年,Skinne将这一理论引入教学,认为教学就是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控制,辅以训练、反馈和纠正性补救等措施,进而达到目标,并立即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强化的活动。基于此,精准教学引入流畅度指标,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流畅度是精准教学中衡量学习发展的指标,通过设计测量过程来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为精准教学的实施进一步提供数据决策支持。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精准教学现已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理论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精准教学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精准教学都是采用人工手段记录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分析和决策。教学和学业数据的测量、记录都采用手工形式以笔和纸为工具进行,因此,学业数据的记录采集、分析以及图形化、可视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不高。

调查发现,传统人工诊断学业的方法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教师人工手段记录学生学习表现的方法,看起来虽然是简单的工作,但事实上耗费了教师可以用于教研、教改的宝贵时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第二,这种诊断方法的精准度不高,教师虽然会统计出做错题学生的人数,但一般不会记录出错的是哪些学生;第三,诊断的跟踪性差,因为这种诊断方法是做点状统计诊断,而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线性跟踪分析,因此,诊断的教学价值也不高。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为精准教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精准教学的技术瓶颈问题。

二、极课大数据助力精准教学的有效实施

极课大数据是一个基于大数据来分析、挖掘学业数据,从而进行采集、分析、诊断和决策的平台。通过对日常教学过程中大量的作业和考试采用“先批后扫”的数据采集模式,在不改变学生和教师原有学习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常态化的数据采集,保留教师的批改痕迹和学生的订正痕迹。整个流程是先对学生的日常作业或练习卷进行传统批阅,然后再通过高速扫描仪将学生的作答情况以及教师批改痕迹保存至云端,由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等终端随时查看教学诊断云平台上收集生成的学生数据,如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错题名单等;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等终端随时查看自己的作业反馈,系统还会自动建立个人错题库,并给出个性化的补偿学习建议。

由此,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精准度量和有效调控,进而实现在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环境下的差异化、个性化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

三、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四位一体”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极课大数据平台的“四位一体”精准教学模式:一是深入研究学情,精准采集学业数据,制订教学目标;二是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准设计教学过程;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评价学习表现;四是做出相应决策,精准调控教学活动。其中,精准采集学业数据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确定精准的教学过程是基础层;通过极课大数据分析,精准评价学习表现是核心层;通过极课大数据平台精准调控教学活动是应用层,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且互为一个有机整体。

1. 采集学业数据,精准制订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充分研究学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能力和个性气质等。根据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特征与性质,将知识层层分解,形成知识技能树,并设计相应的知识或技能测试题库。由此,把传统的了解、熟悉、掌握、学会等粗放、含糊、内在化的教学目标变成外在可见的、可观测的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情,明确描述从学生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之间的各个细节行为,挖掘学生最真实的学习能力,精准界定学生下一等级的学习目标,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既定内容。

2. 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准设计教学过程。通过精准的知识技能确定学生的短板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度量,教师随时测量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同时还可以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根据教材、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短板知识,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学习素材,借助多种信息化设备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可视化。此外,还可以充分应用微视频、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成果,大胆尝试研究与创新。在教学形式上,将精准教学融入教学策略中,采用班级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研创型学习等教学模式,最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3. 通过极课大数据分析,精准评价学习表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凭经验判断学生学业表现,用“优良中差”、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粗放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同时,还应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采集学业大数据,用具体、精确的分析数据取代模糊、粗糙的人工统计,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模式对学生平时的作业、测试等学业数据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精准评价学习表现,从而形成个性化错题集,对薄弱、短板知识进行强化,使教师更准确、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业表现和需求。

4. 结合大数据分析反馈做出相应决策,精准调控教学活动。调查发现,借助精准评价的结果,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快速、简便地收集、存储、显示、分析和共享学习表现的数据,力争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自己的水平相匹配,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教学。由此,通过深入挖掘与分析极课大数据系统中学生的历次学业数据,更加准确地评估学习过程,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预测未来表现,并基于评价数据有效组织教学、诊断教学问题、优化资源配置,进而精准调控教学活动。

四、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四位一体”精准教学的应用价值

1. 通过极课大数据的应用,促使班级教学制环境下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补偿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需要在课后进行个性化的辅导答疑;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应在课后进行个性化的激励提升。借助数据信息,教师很容易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开展一些补偿性教学,包括录制一些知识点或者题目讲解微视频,并推送给相关学生,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及时答疑。实践证明,通过常态化学业数据采集,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知识结构、能力分布、强项、弱项等数据,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每个学生定制并推送一项学习建议,一份个性化练习、试卷、作业、微课等,从而较好地在班级授课制环境下实现因材施教。

事实上,学生学业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有学生做同一项作业,导致很多学生做了“不该做”的作业。笔者认为,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得到的差异性数据,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布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题目,由此实现因材施教,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在常态化采集学生的学业数据后,极课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学习之后最初遗忘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缓。为了避免或减少遗忘,及时复习就变得十分重要。对此,笔者要求学生定时通过大数据系统下载自己的错题本并订正,从而学会知识管理,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从而轻松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2. 通过极课大数据的应用,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改变。借助极课大数据,教师能从统计学业数据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有价值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上,由此大大解放了教育生产力。从长远的角度看,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

3. 通过极课大数据的应用,精准教学的主体关系由封闭的三元关系向开放的多元关系转变。在传统的班级制教学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实施基本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学校把控的三元系统,这个系统是相对封闭的。而在极课大数据系统环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弱化。极课大数据平台及其采集和分析得来的学业数据成为精准教学的重要依托。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家长和社会公众,他们在极课系统中对数据的获取是对等的。基于极课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实施,打破了传统班级制教学环境下教师主导、学生从属、学校把控的封闭关系,建立了以精准学业数据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指导、学校调控、家长参与、企业技术支持、社会关注的新型、开放的多元主体关系。

文章分析了精准教学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构建了极课大数据平台下“四位一体”的精准教学模型。实践表明,极课大数据平台把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个性化知识建构者,把教师从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极课大数据环境下,教师可以在考试(学业)数据统计分析图表中挖掘有用的教学信息,对学生学业情况得出精准的教学诊断意见,进而反馈和改进教学,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后的学习诊断报告正确认识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不足以及与同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反思自我的习惯,进而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缺陷,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根据学业评价结果,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

总之,极课大数据平台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精准度量、精准调控,有效开展差异化、个性化、因材施教的精准教学。

参考文献:

[1] 郑怡问,陈红星,白云晖.基于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精准关注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2).

[2] 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識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1).

[3] 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

[4] 张灵芝.翻转课堂中的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

[5] 胡水星.大数据及其关键技术的教育应用实证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5,(5).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精准教学因材施教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基于VBA控件技术与精准教学理念的授课课件设计实践研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