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现深度教学的探索

2019-04-29杨世嘉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探索教师

杨世嘉

【摘 要】伴随着综合经济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科学素养的提出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针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进行深度教学研究,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这样会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将自己的专业度提升一个阶段。

【关键词】教师;深度教学;探索

在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大众对教育方面的要求逐渐严格起来,科学素养的提出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采取并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深度教学。教师要对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由浅至深的进行探索分析,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能更好的领会教师所教授的学习要点,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使学习成绩能够有所提升。

一、教师实现深度教学探索的要求

首先,教师想要教育好学生,一定要学会运用恰当有利的方法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利用不当,会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严重者会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所以,有效实现深度教学是特别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所传授的教材做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分析理解。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潜意识层面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点之前,应该进行有利分析,研究怎样教育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进行探索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不断学习增强专业度的过程,教师要时刻关注自己教学方法能否获得学生认可。从前期备课到课后作业,教师都需要做好准备充分,只有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增加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才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以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在实现深度教学探索时需要准备的,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才可以将知识的理解运用其中,借此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深度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将知识点与实际相联系,使课堂变得生动灵活,借此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让学生脑海中建立学习框架,使其有效地进行学习。最后,教师应针对课堂中所传授的内容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的形式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二、教师实现深度教学探索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自身备课能力,思考深度教学

教师在教学前期需要充分备课。教师充足的备课能够加强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实施深度教学打好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学会将知识点有效的分离细化。例如,在教学“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这节课的备课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这一现象,思考设计问题串,从而可以在课堂上使学生自主产生相应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也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动画或者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层次的分析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这一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备好课才能为深度教学打好基础。

(二)加强传授知识技能,实现深度教学

教师的传授技能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教学成果,并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会在教育过程中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会让学生就此养成对物理知识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因此,努力加强教师传授知识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师在讲解“光的传播”这一节课前,通过集体备课,总结出可以给学生看一些太阳、萤火虫等图片,并且拿出电灯和霓虹灯进行实践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然后教师给出例子让学生进行解答,并根据学生答案以此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做“天然光源”,由人类发光的物体被称为“人造光源”。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使其能够自发学习,从而实现深度教学。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深度教学

在初中的物理课教学中,知识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根据现实生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讲解,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同步掌握重难点。但学生的层次不同,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对于在课堂上不能及时掌握的学生,让其在课中或课后利用微课进行再学习,那这一部分学生就会逐渐找到合理并恰当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也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对于初三的动态电路分析,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并不扎实。因此,教师录制好微课,除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还能让学随时随地再学习,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实践深度教学

一堂课讲授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在讲课当中,不应该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而是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观察学生听讲的吸收性,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此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及时调整教学程序,让自己教学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声现象”这一堂课时,可以扩展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对声现象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在讲解到“骨传声”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拿起乐器中的三角叉进行敲打,让学生听其声音,再紧接着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了解;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堵住耳朵,然后将振动的三角叉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与牙齿上,让学生听声音的不同,并借此引领学生了解此声音为骨传声这一内容;还可以通过这一堂课扩展“立体声”的区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先提问“立体声是怎样的”,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恰当内容,告诉学生立体声是如何产生的。并且,教师可以采取实践的方式,拿出两个麦克风同时在声源旁边录音,将录好的声音信息播放给学生听,提示学生这便是双声道,紧接着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讓学生在师生交流互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声现象”这一堂课。

(五)课后加强探索研究,深化深度教学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时刻进行反思。要找寻优秀教师针对自己的授课方式给予教学内容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借此,教师就可以根据优秀教师提出的建议做出取长补短的修改,之后也应根据要点对自我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及时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取长补短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得到提升,加强自主学习观念,也为学生往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此,教师想要实现深度教学探索,需要加强与同事、优秀教师等反复的交流,也要学会寻找专家进行探讨,研究怎样的教学模式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熟悉掌握知识,这些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当中都要经历的部分。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选取其中优秀有利的部分并分享利用起来,然后每位教师根据利用的效果进行交流

讨论,在这种探索交流中,双方可以同时进步、取长补短,而且每位教师都可以借此反思一下自己在授课中的行为。

结束语

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学会合理恰当地运用其方法及手段,增加自己深度教学的技能,这样才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与缺失,至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自身的良好习惯通过教育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安富海,陈玉莲.深度教学及其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7(05):6-10

[2]张秋红.高中物理深度教学策略浅议[J].青海教育,2017(Z1):76

[3]伍远岳.论深度教学:内涵、特征与标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4):58-65

[4]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基本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0):7-10

[5]徐波.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研究概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9):10-12

[6]陈熙.深度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析——以“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16-1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探索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