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聋校数学教学

2019-04-29倪清华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聋校新课程数学

倪清华

【摘 要】《聋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之上。一直以来,聋哑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恐惧心理。究其根源是数学学习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聋生本身对抽象知识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乐趣和意义的活动,用活教材,用好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聋校;数学;教学

抽像的数学概念相对生动形象的语文课文,对大部分聋校学生来说都是一门枯燥的课程。聋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差,而数学又是提倡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找寻解答方法、解答技巧,甚至自己总结规律的学科,这就成了很多聋哑学生头疼学数学的根源。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结合新课程理念促进聋校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实际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有效地开发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就是有效地开发教材,合理地“用教材”。

教材是经过教学法加工的一个材料,一般来说教材凝聚了很多专家,包括一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他们研究了聋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从而设计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活动的线索。

例如聋校数学教材第十一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如原教材左下图,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再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原教材右下图(每一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你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算)。

笔者认为编者安排两幅图的意图至少有这么三点:

1.通过数方格,发现问题。因为把数出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可发现它们的面积相等。

2.通过分析,提出假设。因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已学过,而上面两图面积又正好相等,因此通过联想,可假设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研究。这就引出了割补法。

3.通过计算、判断,验证结论。通过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再用面积公式计算上右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验证正确性。

这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线索,编者的设计渗透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思维过程。教师只有这样钻研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聋生去猜想、探索,鼓励聋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使聋生在相互比较中优化思维结构,这样虽然多花一点时间,但却比教师直接给出正确解法的效果要好得多,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首先,我向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并向学生解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然后,我安排学生自由讨论,平行四边形必须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一起猜想、观察、动手操作,经过动手验证,书上写明的三种判断方法均一一找出,还由此引申出了另外的方法。例如,两组对角相等,一组对角相等,且一组对边平行。通过对比教材,聋生对此发现兴奋不已,如此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知道,不仅要去写,读,更要去讲,去倾听别人的想法,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数学,在交流中学会数学交流。

三、活用教学方法

聋校教学改革越是深入,越要研究方法,对一个聋校教师来说,要上好课,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而且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怎样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呢?首先,选择教法前,要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其次,要根据聋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来选择。再次,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特点。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多种教法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全面发展聋生的认识能力,而且有利于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使聋生以多种记忆和思维方式去理解教材,提高学习质量。

四、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强调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开发多媒体课件,聋校的教学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精彩的画面,艳丽的色彩,更为具体,更加直观,更加真实,让聋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让聋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了解,由直接的感受弥补了听力的缺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因

此,很多教师的公开课中普遍存在“课件代替板书”“电脑代替人脑”,片面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教学,甚至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辅助课件”。教师按照顺序播放课件,完全不顾实际的课堂情况。我们一定要明确: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许多知识要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这是电脑无法解决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学具、黑板、生活实物等)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手段,这样才有利于聋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维的形成,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合理的设计作业

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启迪聋生的智慧,开发聋生的智力,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使聋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根本上实现聋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聋校作业设计要关注聋生心灵。作业的形式应该生动活泼,样式新颖,让聋生一看就喜欢去做。作业的内容要“情真意切”,要鲜活,吸引聋生兴趣,让聋生爱读。这样的作业,才能激发聋生做作业的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聾校作业设计要发展聋生思维。在教学中,布置的练习题要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开放题,积极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培养聋生的多项思维。要联系聋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手、脚、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下,通过走一走、量一量、算一算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激活思维,锻炼能力。

3.聋校作业设计要引导聋生参与。教学中要根据聋生的特点,结合学习的内容,让聋生自己设计作业,教师把优秀的作业编进相关的练习,让全班聋生共享,促进聋生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鼓励聋生自评和互评作业,通过评价,不仅使聋生理清了知识的脉络,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和巩固了兴趣,张扬了个性,而且在评价中使聋生重新认识了自我,树立了自信,增进了友谊。

4.聋校作业设计要体现聋生差异。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聋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潜能的重要手段。高效的课堂,就是让每个聋生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班级聋生的能力不齐,在设计练习时就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聋生,通过不同层次内容的训练,让每个聋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聋校数学教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中,必须用科学的以“聋生为本”的教育观、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合理运用视觉化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等综合教学手段,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其学习态度,提高运用数学的实际能力,使聋校数学教学取得更大成效。

猜你喜欢

聋校新课程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聋校多年坚持用心用手“唱”响国歌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聋校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实施
初探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聋校语文教育教学
论聋校语文对话教学实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