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帮菜的身世沉浮

2019-04-29郭晔旻

中外文摘 2019年7期
关键词:徽菜咸肉上海滩

□ 郭晔旻

今天的上海老饭店

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全国各地的饮食业经营者及厨师们,纷纷来到上海,开设或经营菜馆、酒楼、饭店,五湖四海各大菜系佳肴,荟萃于沪上。

最先在上海滩崭露头角的是“徽菜”。早期徽菜馆在沪上饮食业中的显赫地位,和当时徽州人的经商势力发达是有密切联系的,“徽州人在买卖中占了上风,吃食方面也颇考究”。但徽菜讲究“重油、重色、重火功”,菜式临端上桌时,还浇上一层油,浮在上面。上海虽说是个“街头巷尾皆吴语,数祖列宗半外乡”的移民城市,终究以临近的苏南、浙江裔居民为主体,并“不像徽州人那样欢喜吃油”。

然而,苏浙菜也未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宁波人占近代上海市民来源的相当大的比例,但甬菜馆在沪上却始终未曾与宁波人的势力相称。如时人所说:“宁菜汤的容量太多(俗称宁波汤罐),腥味太重,所以外帮人难以下箸,便是本帮人寓居上海久了,也不喜食……”

结果,取徽菜而代之的是粤菜和川菜。粤菜走的是高端路线,上海的高级粤菜馆装潢奢华,为其他各帮之冠。至于川菜的流行则与两次战争有关。第一次是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由于北伐军中西南川、黔、贵一带人较多,上海的川菜馆也就相应发展较快。

到抗战胜利之后,习惯了重庆口味的党国大员们纷纷返回南京、上海,一时间川菜风行上海滩。当然,为了迎合沪上食客的口味,这些川菜馆的川味大减,“今则不过六七成耳”。

实际上,从开埠到抗战胜利,在上海滩餐馆唱主角的几乎都是客帮菜。但本地人也不是不会不做菜,松江人宋诩在明代弘治年间(1504)写成的《宋氏养生部》一书中,记述了当时松、沪地区的菜点,其中有“酱烧猪”(红烧肉)、“粉蒸猪”(粉蒸肉)、“糟鸡”、“烧鸭”、“烹河豚”、“油炸虾”、“油炒蟹”、“糊膳”、“田鸡”、“汤川桂鱼”、“炒螺丝”等,与苏州、无锡一带的农家菜颇为接近。

至于如今所说的上海“本帮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同治年间。说起来,它实在是出身低微,早期的本帮菜馆多是由小饭摊发展起来的。这些小饭摊面对的消费人群非常“草根”。到这里来就餐的,大多是一些小商小贩、车夫苦力等劳动大众。他们就餐的要求并不高,花几个小钱,图一个方便,主要目的不是要吃得好,而是要吃得饱。这些小饭摊正合他们的胃口,菜肴价格便宜,点菜也是普通的咸肉豆腐、清黄豆汤、清蛋汤之类。由于这些体力劳动者每日劳作流汗多,需要补充大量盐分,故而口味偏重,也就形成了本帮菜所谓的“浓油赤酱”的特色。

著名本帮菜草头圈子

蚝油菜心

同治年间,在上海县城旧校场街上,也就是城隍庙西首附近,出现了一家典型的经营本帮菜的夫妻店,虽说大名叫做“荣顺馆”,其实店堂内只有三张方桌,做些炒肉百页结、咸肉豆腐、咸肉黄豆汤之类的大众化菜肴。

张氏夫妻勤苦经营,将汤肴饭菜做得口味鲜美,小饭店的顾客日益增多,生意越来越好了。日子一久,人们就将它称为老荣顺了。这家老字号的本帮菜馆,就是如今有名的本帮菜馆“上海老饭店”(1964年命名)的前身。

上海的本帮菜馆最初只是下层人民就餐之所,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逐渐摆脱了“下里巴人”的刻板印象,连菜名也变得雅致起来。如广州人汪精卫最欣赏的上海菜就是凤尾虾、松鼠鱼和美人肝,仅听菜名就觉精致。其实,美人肝是鸭胰白:取鸭胰白经过开水漂,冷水浸,去臊筋,再加鸡脯肉辅佐,鸭油爆炒,做出的美人肝白里透红、娇嫩鲜脆,令人遐想联翩。

猜你喜欢

徽菜咸肉上海滩
文旅融合下徽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概说徽菜
尹亲林:寻味徽菜
腌笃鲜
——家的味道
《花样年华》里23套旗袍没有夸张,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是这样
Potential aspect of rice husk biomass in Australia for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production
中医药堂传奇 第二十一回 雷大升建业雷允上 雷子纯转战上海滩
咸肉中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