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X系”现象

2019-04-28陈鑫鑫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透明性模因构式

陈鑫鑫,王 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一、“X系”新词源起及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语言现象不断出现,为更简洁直观地表达态度情感,人们热衷于选择最经济直接的方式。其中在变动性词语后加固定词缀的词语形式开始频繁出现,如二十世纪初被广泛使用的“门、族”等后缀。基于这种心理,近年来由“系”构成的词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系”原本指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分类,而在“X系”新词中多用于指人或事物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或风格。

“X系”词起初源于日本,后被中国年轻人模仿使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治愈系”一词,原本是指影视女性艺人通过表演让人感到平静、舒畅等感觉。2000年时这个词开始用来指称男性同胞,具有温柔稳重气场的男性偶像、演员等也被称为“治愈系”。自“治愈系”之后,又出现了“森林系”(又称森系)、“禁欲系”、“盐系”、“萌系”,还有目前被我们频繁使用的“佛系”等词。其初始义都是用来指称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后来发展为可以兼指事物等。近几年来,求新求异的心理促使“X系”在使用过程中有明显的泛化趋势,其词汇意义更加宽泛,构词能力变得极强,特别是在网络的应用中最为明显。我们通过《人民网》报刊语料索引(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1月30日),对部分“X系”词语使用情况做出了相关数据的统计(见图1):

图1 “X系”词2011-2018年发展趋势图

1.从近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X系”词整体发展曲线为先升后降,其走向基本符合流行语的发展趋势。当某一“X系”新词出现时人们大量仿造并广泛使用,使其达到峰值状态,随后对该类词语的使用会逐渐减少。

2.不同的“X系”新词虽然在同一时段内生命曲线相同,但在热度(词频)上也存在高低之分。如“治愈系”“萌系”显然属于高频词,即使在2012-2013年达到峰值状态并开始衰减之后 ,其使用频率依然要高于“禁欲系”“森系”等低频词。

3.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X系”新词并未出现断层现象,也就是说,“X系”词一直活动于我们的词汇系统中,当旧词出现消亡时,就会有新的词语产生。例如,当其它6个新词的词频已处于趋稳或停滞的时候,“佛系”词开始异军突起,至今热度依然不减,可知“佛系”正处于发展上升期,其发展路径毫无疑问也会与其他“X系”词相同。

这些数据表明,“X系”词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系”作为构词后缀确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产性非常高。

二、“X系”的结构与功能

(一)“系”的用法

“系”在普通话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其他语素结合构词,如关系、联系、系统等。在句中作主语或谓语。如:

(1)我们婆媳的关系越来越好啦。(《老舍戏剧》)

(2)虽然巴结蓝先生是关系着他的前途。(《四世同堂》)

“系”还常用作后缀,表示某一类别、体系,常与名词性词语结合。如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分类,中文系、化学系、新闻系等;还表示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此时“系”可看作是一种分类标记,整个结构在句中主要作主语、定语、宾语。

(3)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4)新闻系的学生一般从事传媒工作。

(5)她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文系。

由此来看,“系”作为后缀,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构词能力。

(二)“X系”结构及句法功能

本文讨论的流行语中的“X系”结构,与上述普通话中的结构有所不同。流行语中的大部分“X系”词语都是利用仿造生词的方式产生的,即以早先产生的“舒服系”“治愈系”等为模型,采用同一种结构方式,以“系”为固定语素,替换不同语素作为区别特征而产生的一系列类似词群。

就语素“X”而言,流行语中能进入该结构的词语范围比传统用法更广泛。从“X”的音节看,既可以是单音节的语素或词,也可以是双音节的语素或词语,附加后缀“系”之后构成一个双音节或三音节附缀式词语是其常见形式。如“森系”“萌系”“佛系”“治愈系”“可爱系”“粉色系”等。

“X系”中的“X”,既可以由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短语充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中“系”在整个结构中作词缀,也是分类的标记。例如:

(6)短发森系girl一样很迷人。(人民网2018-07-12)

(7)禁欲系总裁和盐系女医生共同演绎“塑料夫妻情”。(人民网2018-09-03)

(8)在黄金九月这个收获的季节,治愈系单曲《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呀》终于全面发行。(人民网2018-09-07)

(9)故宫推出各种萌系文创产品,用可爱卡通形象展现古代的帝王名家,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能随手收获几件可爱摆饰。(人民网2018-09-10)

就充当的句法成分而言,整个结构在句中作句法成分时也十分灵活,可以作定语、补语、状语、宾语、谓语和主语等。如:

(10)相比之下,另外两位导师对于队内学员无缘冠军则显得“佛系”。(人民网2018-10-09)

(11)对这次创业,黄焱表现得似乎很佛系。(人民网 2018-10-08)

(12)我知道这一代青年很熟悉“佛系”。(人民网2018-08-29)

(13)现在也经常很佛系地分享自己的出游照、美食照。(今日头条2018-10-03)

(14)整体很森系。(人民网2012-11-2)

(15)话说诗诗你怎么还这么佛系呀。(人民网2018-08-27)

(16)在具体的感情生活心态上,“佛系”才是主流。(人民网2018-11-01)

(17)少女系双马尾!让你成为人群中的亮点(人民网2018-07-30)

(18)粉色系的口红一般色调比较多。(人民网2018-06-22)

上述例句中,例(10)(11)中“X系”结构是作补语,对前面的内容做补充说明;例(12)(13)中该结构分别是作宾语、状语,这两种用法相对较少;例(14)(15)中是作谓语,此时可以省略“系”字,意思不变;例(16)中“X系”结构作主语;例(17)(18)中“X系”结构在句中作定语,多修饰限定人或物品,这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用法。

“X系”后面往往可以加上一些后置成分,形成“X系XX”的结构,这些后置成分往往是双音节词语,以名词居多,如“男生”“女生”“图片”等,也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恋爱”“追星”“买房”等。例如:

(19)治愈系男生一般是指内心善良,外表帅气,很善解人意,很有亲和力的男生。(快资讯2018-09-16)

(20)全民佛系养娃,让中国万千少男少女提前当爸当妈。(人民网2018-02-07)

(21)《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延续了系列前作萌系哥特的风格。(人民网2018-07-30)

另外,就目前收集到的用例来看,大多数的“X系”结构是以不带引号的形式出现的,在标题中出现时多带引号,这表明“X系”词语其结构已经基本凝固,并且词汇泛化程度已经较高。

三、“X系”构式及语义特征

我们常用构式语法来描写语言结构。认知语法认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构式语法所指的“构式”以Goldberg的定义最流行: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便是一个构式[1]4。

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此处的“X系”就属于一个抽象构式,是半固定的结构形式。就其结构形式而言,是由变项“X”和固定项“系”两部分构成。其整体意义也并不是由“X”和“系”两部分简单相加,而是由构式完形压制而成。例如:

(22)酱油系男孩是不是你的最爱?(搜狐网2018-05-26)

(23)糖系风才不是公主病,最时髦的家居品牌都用它。(新浪网2018-01-30)

酱油是指由大豆、小麦、米麸皮等,经发酵加盐水而制成的调味品,例(22)中“酱油系”是指拥有立体的五官,浓眉大眼,给人浓重感觉的男生,其意义并不是“酱油”和“系”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X系”构式完形压制形成;同样,例(23)中的“砂糖”也不再指糖果,而是给人甜蜜、清新感觉的风格。

构式特征认识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是不能或不完全能从其构成成分推导出来的。”[2]而结构整体特征能多大程度上从其构成部分特征推知得来的现象被称为透明性或可分析性。据此,我们依据“X系”结构的透明性(可分析性),从推导路径的角度可以把“X系”构式意义分为两类。“X系”整体意义可以由部分义推导来的是高透明性结构,即高分析性结构;整体意义不可由部分义推知的是低透明性结构,即低分析性结构。

高透明性结构,即一部分词语可以从变项语素“X”的字面意思分析出整个结构的语义特征。如“萌系”“可爱系”,我们根据“萌”和“可爱”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整个结构的语义特征。

构式语法认为,规则性强的结构一定具有某种形义关系的透明性,而整合化的完形结构一定具有形义关系的不透明性[2]。“X系”结构明显是由变项“X”和固定项“系”整合化的完形结构,其构式义主要是通过构式完形效果压制而成,因此必然具有不透明性,这种不透明性或者低透明性的特征在“X系”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

(24)森林系的装扮真的非常适合她。(人民网2017-09-01)

(25)极具少年气息的盐系穿搭与品牌清新活力的内涵不谋而合。(人民网20118-07-23)

例(24)中,“森林”通常是指大片生长的树木,我们从“森林”和“系”任何一部分都没办法推出整个结构的意思,只有当前后两部分结合在一起时才指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的女性或服饰。例(25)中“盐”是指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的无机化合物,只有当“盐系”的两部分结合在一起时才具有清淡感觉之义。

我们推测,这种语义的不同推测路径很可能是因为“X”词性的不同造成的。形容词一般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所以在形容词进入“X系”结构中时,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形容词的字面意义推知整个结构的意思,如“可爱系”;而动词和名词进入“X系”结构时我们更多地是从“X系”整体结构中推知其意义,如“治愈系”“森林系”。

据笔者调查,当前使用的“X系”词大致适用于表达下面几种意义:

1.表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人。比如“禁欲系男生”一般是指颜值高,外貌清淡高雅,个性沉默内敛,高冷的男性。“佛系青年”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这种表达是最常见的用法,还有“森系少女”“萌系萝莉”“治愈系男神”等。

2.表示具有某种性质、风格的事物。比如“治愈系小说”是指那些能够温暖心灵的文学作品;“森系婚礼”是能带给人清新自然的舒适氛围的婚礼;“萌系动漫”,只要动漫作品中出现可以“萌”倒观众的女性角色或男性角色,皆可称为萌系动漫。

3.表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动作行为。如“佛系追星”是希望远离纷扰,转而追求一种心如止水,不动怒,不吵架,不控评,不反黑,一种爱与和平的追星行为。“佛系育儿”是孩子写不写作业家长都不紧逼,上不上补习班全看孩子的态度,在佛系家长看来没有出息的人太少,何必那么痛苦。

4.表示对生活具有某种共同的生活态度或价值观念。如“佛系人生”多是形容年轻人无欲无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随缘”为精神指导的生活态度。主要用于家居装修的“盐系时代”,指一种纯粹、明朗、温暖、简约的装修理念。

“X系”作为一个庞大的词群,其成员个体特征由只表示人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到指称事物风格、动作行为、生活态度,进而表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它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使用界限也日益宽松活泛,功能更是十分灵活,只要具有部分类似的特征,就可以称作一个“系”。

四、“X系”构式形成的理据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构式形义关系的透明性跟语言结构的理据性有关。为了满足人们的思维和表达需要而产生的“X系”词群,也并非任意、无理据的结构,其生成具有必然的理据性。主要包括隐喻和转喻、社会因素的压制、模因的复制。

(一)隐喻和转喻机制

人类的认知能力就是由具体客观的事物来认知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暗喻)和转喻(换喻)都可以解释为一个映射过程,隐喻涉及两种经验的相似性,转喻只涉及一种经验的延续性[3]167。也就是说,隐喻是基于两种经验的相似性产生,转喻是基于两种经验的临近性产生。“X系”结构构式义的透明性(可分析性)正是与隐喻、转喻密切相关。我们认为,“X系”的低透明性构式与隐喻相关,其构式义由完形压制而来;高透明性构式与转喻相关,其构式义由与其意义相近的“X”推知而来。“X系XX”的构式义也是如此。

由隐喻主导的低透明性构式有“森系”“佛系”“治愈系”等。“森系”借用隐喻的认知识解,将森林清新自然,给人清澈澄净感觉的特点,用来喻指具有清新自然,给人舒适感觉的人或事物。“佛系”中的“佛”本为宗教术语,但是佛系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治愈”本义为使恢复健康,其构式义为让人感到平静、舒畅的人以及他们的动作。由转喻主导的高透明性构式有“萌系”“可爱系”“少女系”等,整体结构义可依据“X”推导。

(二)社会因素的压制

语言中任何一种新结构的出现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和新思想的产生人们求异心理的表达需要都会成为新生构式产生的必然前提。另外,互联网为网络新词的产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习惯于在网络环境中使用更简洁、轻松的表达方式,而网络无疑为新生词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检验场所。只有意义和结构都符合人们的表达需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构式才能保留下来并进入语言系统中。

“X系”词表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或事物的用法来自日本,如“森林系”“盐系”“妖精系”“治愈系”等。因其结构简单、表述轻松诙谐的特点,迎合了年轻人追求时尚和力求标新立异的语言心理,而受到国内年轻人的追捧。这些词开始流行于网络并广泛使用,进而复制衍生出一系列类似词,具有了较高的能产性。

(三)模因的复制

对这一新兴的修辞表达,我们还可以运用“模因论”来理清“X系”的发展历程及其修辞动因。李宇明在《语法研究录》一书中提出了“词语模”概念,他认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造词模子,能批量产生新词语,并使其产生的新词语形成词语簇;词语模是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这种框架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模标是指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模中的空位”[4]2。“X系”结构正是由模标“系”和模槽“X”两个框架结构构成,这就为其广泛复制提供了可能性。

语言模因的传播可分为“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后者又分为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三种[5]。根据“X系”结构的传播方式,毫无疑问,其属于“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其语言和结构未改变,只有“X”的内容发生改变。当“盐系”这一模因出现时,人们根据其框架结构复制出“砂糖系”“酱油系”“醋系”等词语;当“佛系”这一强势模因出现时,我们复制出“道系”“儒系”“法系”,这正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模因在其复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变异,“X系”模因在复制过程中产生了“X系XX”框架结构,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两者之间仍保持了模因固有的性质,有相当的共性特征。

五、结语

本文从“X系”词群入手,探讨了新生词“X系”词群的用法。从语义上来说,该结构表示某种共同的属性特征,可用来指人、事物等。其句法功能也十分灵活,表达多样。而模因的广泛复制和构式框架的形成为其存在与流行提供了可能性,迎合了人们的语言心理。“X系”得以在现代汉语中固化并广为流传,正是以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相信,其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猜你喜欢

透明性模因构式
日本建筑师蛇形画廊展馆的透明性特征探析
透明性理论与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构式理论与韩国语“?”句式教学
模因论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从实践中认识水性坦培拉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版权保护视频水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