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审美的精神办开放而灵活的教育

2019-04-27马维林

江苏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

【摘 要】开放而灵活的教育从呵护人的完整性出发,以解放和自由为价值立意,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彰显审美精神。让教育彰显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让学校顺应时代进行变革,为学生自由生长留足空间,让课程教学链接真实世界,是开放而灵活的教育的基本样态。

【关键词】開放而灵活的教育;审美精神;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0-0019-03

【作者简介】马维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37)副校长,高级教师,硕士生导师,博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美”(美好、美丽)成为其时代特有的召唤。回归到育人本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办开放而灵活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回应这一召唤的应然选择。开放而灵活,就是让教育充满美学旨趣,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应该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样态。

一、开放而灵活的教育彰显审美精神

开放而灵活的教育彰显审美精神。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写道:“美现在除了使人能够按照本性,从自己本身出发来创造他所愿望的东西——把自由完全还给人,使人能够成为他所应是的东西,此外,美无论什么也达不到了。”席勒对美的阐释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人被异化,人变成了适应机器高速运转的工具,人的情感、价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呵护。因此,席勒提出要以美育来恢复人的完整性,让人成为审美的人,进而实现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审美层面人的“完整性”是指人能够达到物质与精神、外在状态与内在人格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幸福。美育的出发点就是实现人的解放,克服僵化、封闭、压抑的教育方式,以开放而灵活的教育呵护人的完整性,把人从外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而灵活的教育理念与美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彰显着审美的精神。

审美是无功利的,是令人解放的、自由的。如果把教育看作是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创造和更新自我的过程,那么,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保持开放而灵活的状态,“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保护生命的活泼和原创力”,让人的各种潜能从沉睡的或受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使之充分自由地发展。因此,开放而灵活不仅是教育的应然状态,亦是教育所精心呵护的生命的本然状态。生命本然状态应该情感丰盈、激情洋溢,对未知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希冀。从根本上说,生命所从事的学习、生活、探索、追求、创造等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人的审美追求的艺术活动,人生一直行走在对美和美好追求的道路上。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立场,和谐发展的人应“既具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既能从事哲学的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充满力量,又温柔;既有理性的成年性,又有想象的青春性。”这就需要教育保持开放而灵活的状态,让束缚少一些,让压抑少一些,让自由多一些,让激发和唤醒多一些。

二、开放而灵活的教育留足让学生自由生长的空间

教育的痛苦常常是由于不能顺应儿童的天性而导致的过多的强制,因违背教育规律使教育付出甚多而收获甚少。而事实上,生命之美就在于生命的生生不息与创造至美,就在于生命的求真向善之美,在于生命的热情涌动之美,这些都是生命自然而然的状态。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他过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牺牲了快乐的时光才达到他这种完满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他们是齐头并进的”。合规律的教育要让生命服从自然的法则,让身心自由发展,让教育发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灵活的自由成长空间,提供符合他们认知规律、满足他们成长需要的课程和教学,用尊重差异、关注个性的尺子去评价学生,让学生自然地符合生命规律地成长。

学校空间建设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如以学校环境整体设计构成的校园物质文化空间、以课程教学资源为主体构成的学生发展空间和以尊重生命尊严为核心营造的学生精神成长空间。学校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设计,学校景观空间的建设,如校史馆、艺术馆、文化长廊等,这些场馆本身就是艺术的审美的空间,加之学校进行深度的课程开发,便形成了彰显美学意蕴的学生成长空间。场馆课程的教育模式是涵养、滋润,是欣赏、感受、体验、参与和创作,学生在课程中进行充分的审美体验,感悟艺术场馆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这些都引起了学生深层的情感冲动,唤起了学生崇高的审美情感。学校在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的过程中,要创造空间让学生具有丰富的审美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追求,让学生在情景陶冶中自然生长。审美的校园生活总是充满了尊重、包容和等待,教师可以按自己专业的理解从事教学,享有专业自主权,因为得到信任和尊重,他们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外在的控制,而是变成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积极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学校一切都是开放而灵活的,这是基于对生命规律和个体人格尊严的敬畏。

三、开放而灵活的教育缩短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距离

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展迅速、急剧变化的时代,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学习方式的日益普及,传统的学习方式面临新的挑战。

教育对真实世界链接的主要途径是学校课程。如南菁高中的大美育课程体系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其中基础课程是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关注现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如历史教学中对“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注,化学教学对“长江生态保护工程”“大气污染问题”的研究等等。拓展课程则要求教师基于国家课程,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体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综合课程则关注复杂问题,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设计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如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研学旅行课程,学生们走进祖国的名山大川进行历史文化考察和科学研究实验。面向真实世界的教育是开放的,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赋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是灵活多样的。唯有开放而灵活的教育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与真实的世界发生关联,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中进行自我确证,彰显主体存在,激扬生命活力。

四、开放而灵活的教育顺应时代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开放而灵活的教育需要顺应时代面向未来进行自我更新。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变化引发了紧张不安,人们寄希望于教育能够培养个人和社会掌握适应变化并作出反应的能力。面对世界新的挑战,教育应负起其责任,顺应时代变革,以开放而灵活的姿态积极做出改变。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和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学校要面向时代进行改革。学校课程和教学要因此作出变革,要培养孩子在信息时代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要灵活地为学生学习进行设计,教学资源的获取要面向开放的世界。

普通高中要通过课程变革以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面向世界未来育人才。一方面,弘扬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因材施教,乐学善教,文以载道,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基于学科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既让中国学生学习世界多元文化,又面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放而灵活是对教育规律的坚守,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但教育的开放而灵活并非没有边界,因为真正的教育时刻受到伦理的规约和价值的牵引,体现崇高的教育追求。开放而灵活的教育需要弘扬审美精神,要让每一个教育行为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指向崇高的价值,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为幸福人生和美好生活奠基的使命。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求新求实求突破 考师考生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