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野与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

2019-04-26王江红

文教资料 2019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党员

王江红

摘    要: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保障,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先锋模范,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的整体形象、力量储备及社会主义事业的趋势走向。因此,需及时关注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在价值观教育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怕异议与争论,学会批判与选择,联系群众、走进群众,注重实践活动。对培养坚定拥护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视野    大学生党员    价值观教育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育新人,就是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新力量和储备军,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56.4万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4328.6万名,占48.3%,现有学生党员共178.8万名,2017年新发展学生党员69.9万名[2]。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学生群体是高校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其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影响到整个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国思想宣传工作的发展形势,“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首要任务”[3]。因此,关注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问题,培养大学生党员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促进宣传思想工作、培育能够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论著和通信中曾多次论及青年思想与青年党员的教育问题,其中体现的教育立场和教育方法可为当下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教育问题提供启发及参考。

一、价值观考察

“一般来说,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是关于现实的人对全部生活实践产生意义的一种评价、判断和取舍标准的思想体系,人们的信念、信仰、追求和理想等都属于价值观范畴”[4]。价值观是党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员素质的好坏。当今,国内外各种思想观念错综交杂,我国在社会结构各方面发生复杂变化与转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开放的校园氛围和互联网社交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思想潮流的冲击,致使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面临问题。大学生入党是大学生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活动,入党动机的考察是检阅党员价值观的第一道门槛。受市场趋利性质和各种思潮因素的影响,当下一些大学生对功名利益表现出追求意愿,对自我价值构成呈现出不同的定位。

1890年前后的德国共产党内,曾涌入了一批动机不纯的青年文学家和大学生,恩格斯在致拉法格的信中指出:“近两三年来,许多大学生、文学家和其他没落的年轻资产者纷纷涌入党内。他们来得正是时候,可以在种类繁多的新报纸的编辑部中占据大部分位置;他们照例把资产阶级大学当作社会主义的圣西尔军校,以为从那里出来就有权带着军官官衔甚至加入党的行列……厚颜无耻、胆小怯懦、自吹自擂、夸夸其谈这些特有的柏林习气,现在一下子似乎又都冒了出来;这就是大学生先生们的合唱。”[5]在信中,恩格斯对这些谋取个人私利,维护小资产阶级利益、破坏党内民主的部分大学生党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十六大党章总纲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纯洁性。因此,我们党在选拔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时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党员价值观念进行了解、考察,在层层考核与选拔中加强甄别与筛选,避免思想政治考察流于表面,更加注重对申请人日常行为的考察,把那些善于伪装、表里不一的申请者,为个人利益或抱有其他不良动机而来的申请者,坚决地拒在党的大门外。

二、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风气牵连着整个社会的思想风气,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高校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成员对党员思想觉悟、黨员群体形象的评判。

高校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任重且迫切,目前,高校价值观教育仍存在部分问题,如教育模式比较陈旧,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落后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变化;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或空洞说教,不能调动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面对部分大学生党员出现的情况,高校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不怕异议与争论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塑形的关键期。恩格斯在谈及新党员教育时曾说:“对于三年来新补充的七十万(只计算参加选举的人数),不可能像对小学生那样进行注入式教育;在这里,争论、甚至小小的争吵是必要的,这在最初的时候是有益的。丝毫不用担心有分裂的可能,十二年压迫的存在消除了这种危险。”[6]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具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不适合“填鸭”般“注入式”教育。因此,对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又要有灵活的方法,采取符合大学生性情和思维特点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大学生党员对价值理论问题的兴趣,教育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与现实的生活状况,贴近时代发展和学生生活,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利用有趣、新颖、便捷的宣传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党员群体积极地接受、认可。同时,价值观教育不排斥辩论、争论,有效的交流可以进一步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化,扭转部分大学生党员思想混乱状况。鼓励学生党员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可以在与其他各种不良价值观念的互相交锋中,展现它的合理性、科学性、优越性和崇高性,从而深入每一位大学生党员的深层意识中。

(二)学会批判与选择

马克思在对“虚幻”进行批判时指出:“这种批判撕砕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蕴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7]错误的价值观有时会以虚幻的表象显现,引诱思想较为单纯的学生群体陷入其中,无法识别它的真伪。因此,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党员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教育,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思想潮流时,自觉抵制庸俗价值观的诱惑,防止行为方式的失范,在思想出现迷茫或价值有所偏差的时候,拿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进行科学分辨、自发纠正,摒弃错误价值观,找到正确的价值坐标,确保自身能在当下校园生活中和未来社会工作中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自觉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联系群众、走进群众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注重同工人阶级保持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与工人运动保持密切地结合。1842年11月至1844年8月,恩格斯利用其在英国工作生活的闲暇时间,走入工人居住区,与工人密切交谈、来往,参与工人集会活动,亲自了解当地工人群众的劳动、生活、教育和运动状况,据此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被列宁认为是“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描述”,它不仅阐述了工人阶级伴随工业革命逐渐形成并壮大的过程,展现了工人遭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而且在工人群众的身上看到了他们斗争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看到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方向和光明前途,坚定了为工人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的决心。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在实践中,一开始就和这种共产主义批判相适应的,是广大群众的运动,而过去的历史发展是与这个运动相对立的。人们只有了解英法两国工人的钻研精神、求知欲望、道德毅力和对自己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想象这个运动的合乎人道的崇高境界。”[8]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辈相比,当代部分大学生党员囿于自我园地或校园象牙塔,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喜欢特立独行、唯我独尊,没有正确的群众意识,难以与其他学生群体或更广泛的社会人民群体保持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思想视野和价值观念相对局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应注重对大学生党员的群众观引导,组织或鼓励学生党员多多参与一些公益性或群众性活动,积极开展深入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状况、倾听群众心声、感受群众力量的活动,只有更贴近一步地、更深入一步地走入群众,才能真正认识到群众精神的可贵和群众力量的伟大,更好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

(四)注重社会实践

1842年夏天,柏林的青年黑格尔派成立了所谓的“自由人”小组,沉迷于唯心主义的哲学思辨和空洞抽象的哲学争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多次深入而严厉的批判。比如,《神圣家族》批判了埃德加“哲学是超实践的”观点,指出其“未能对世界做出任何实际的判断,未能表现出对世界有任何现实的识别力,也就是说,未能通过实践干预事物的进程,至多只是不得不满足于抽象形式的实践”[9]。恩格斯在《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中提出:“我是这样做的:我放弃了资产阶级的社交活动和宴会、波尔图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和普通工人交往;这样做,我感到既高兴又骄傲。感到高兴,是因为这样一来我在了解你们的实际生活时度过了许多愉快时光,否则这些时间只是在上流社会的闲谈和令人厌烦的礼节中浪费掉。”[10]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格外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强大作用。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将价值观的教育仅限定为观念上的教育,缺乏实践性。马克思曾批评德国人“它的思维的抽象和自大总是同它的现实的片面和低下保持同步的”[11],大学生处于思维的活跃期,也有着缺乏动手能力的缺点,因此,大学生党员价值觀的教育要时刻与个人实践、社会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丰富实践中加以检验,真切地落实到、贯彻到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实践活动中。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12]。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储备力量,大学生党员代表着大学生群体的先进模范,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我国社会主义提供一层安全的思想政治保障和根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将价值观教育贯穿每一位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入党后的思想政治考察与教育活动中,由外到内地对每一个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启发与引导,自内而外地使每一个大学生党员对自我的价值观进行反思、甄别、批判、检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实际行动,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确保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党员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的腐蚀,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构筑一道坚硬的思想防线。

参考文献:

[1]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823/c40606-30245183.html,2018.8.23.

[2]中共中央组织部.二〇一七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8-7-1.

[3]制度治党——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规定》选编组编.制度治党——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规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233.

[4]唐耀华.大学精神传承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3(1).

[5]恩格斯致劳拉·拉法格(1890年8月27日)[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7)[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46.

[6]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格尔(1890年8月9日)[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7)[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35.

[7][1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8][9]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0.

[10]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2.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党员
高校节庆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英语小话剧”对学生英语学习及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