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六年级习作教学中开展“生活叙事比赛”的尝试

2019-04-26黄梅光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观察方法习作教学比赛

【摘要】本文论述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开展“生活叙事比赛”的实践方法,提出让学生通过“人人是赛手”活动学习观察方法,通过“个个当评委”活动学会点评,通过鼓励学生赛后成文的建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生活叙事 比赛 习作教学 观察方法 点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A-0029-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许多学生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几个字。而教师面对一篇篇错漏百出、胡编乱造的作文,不到逼不得已都不想批改。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回忆起读师范的求学时光,想起有位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专门开展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比赛——“课前三分钟叙事比赛”。当时,这个比赛让我们压力很大,但不可否认确实让一个个胆小如鼠,站上讲台就战战兢兢的人锻炼成为敢于上台讲课、敢于上公开课,并且谈吐自如的教师。此事给了笔者灵感,于是笔者也结合工作实际开始尝试把“生活叙事比赛”运用于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中。实践证明,此方法不但易于操作,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生活叙事比赛”是全班学生轮流到讲台上,把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一件较难忘的事情讲述给全班学生听的一种比赛。一个完整的比赛流程包括“人人是赛手”活动、“个个当评委”活动和鼓励学生赛后成文三个环节。下面,笔者简单介绍“生活叙事比赛”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让学生通过“人人是赛手”活动学习观察方法

由于生活认知能力有限,学生平时不懂得观察生活,也不会积累写作素材,因而常常为找不到写作材料发愁。其实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活是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是我们写作时取之不尽的材料源泉。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他们的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塑造的文学形象也都是取之于生活原型。鲁迅先生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就不愁学生找不到写作的素材。

为了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比赛,笔者设计了“人人是赛手”的活动,每周抽取一到两节课,连续几周完成一个赛季的比赛。“生活叙事比赛”是一个人人要参与、人人可参加的低门槛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参赛者的每次叙事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提示、建议、评价和鼓励,也就是方法的指导。而台下的学生,在听取参赛者叙事的时候,能学习参赛者语言表达的方法,以及学习参赛者的观察方法。在学生比赛过程的过程中,笔者还把观察的方法通过提示、建议、点赞等方式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叙事比赛中,比如,让学生明白:观察小动物的外形或者人物的外貌,要懂得抓事物最具有特点的地方;观察比赛或打斗过程,要懂得抓动作、神态;观察风景,要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再让学生将这些观察方法运用于写作中。渐渐地,学生发现观察时,单单用眼睛看是不够的,要想使观察的收获更大、感受更深,就要尽可能多地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都用上,这样,才能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事物,才能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体味到生活中的道理。

“人人是赛手”活动要求学生有一双“亮眼睛”,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同时学会思考、品味生活,感受生活。为了收集“生活叙事比赛”的材料,让叙述内容更详细、有趣,学生逐渐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学会运用高效的观察方法与技巧观察事物,并学会用自己的视角叙述身边的一件件事情。这些叙事作文因为融入了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所叙述的内容都显得平凡而不简单。这些来源于生活的事件,就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个比赛无形中帮助学生解决了烦恼已久的“写什么”的难题。如A同学讲述在一次喂狗的过程中,发现狗吃草这一件奇怪的事情。笔者和很多学生听了后都将信将疑。为了印证其真实性,笔者还发动家里有狗的学生回去观察自己家的狗,以及观察狗面对草时的各种表现。最后,学生得出“有22%的狗吃草”和“草掺在粥里就吃,单独喂的话就不肯吃”的结论。从这一比賽中,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只要用心观察,都会成为写作的材料。比如,写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学生有的写旅游,有的写过生日,有的写嫂子生孩子,有的写等待妈妈回家时的心情,还有的写玩娃娃机的情景……这些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素材,由于学生有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因而能把原本不经意的一些日常生活小事写得充满童真童趣。

懂得观察,善于观察,就能为流畅表达做好充分的铺垫。为了收集比赛的材料,让内容叙述得更有趣、详细,学生逐渐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并不断练习如何把一个个细节叙述得更清楚。如A同学是一名对小动物很感兴趣的女生,但在刚开始参加“生活叙事比赛”时,她尚未掌握叙述方法,用两三句话就把她观察一群蚂蚁搬东西时的情景带过了,叙述起来平淡无味。赛后,经过笔者对其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以及鼓励其反复练习,第二次比赛时该生就能把“毛毛虫大战”描述得非常精彩,其中毛毛虫撕咬、翻滚的动作,受伤的情况,当时自己的联想等都描述得很详细,让人印象深刻。

二、让学生通过“个个当评委”活动学会点评

语言一般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要想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就应该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不但对写作文有帮助,而且有助于孩子的思维、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当通过加强说话训练,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方式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叙事比赛”中的“人人是赛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而“个个当评委”活动则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对于“个个当评委”活动的评分细则和奖励规则,笔者这样设定:能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评80分,其他方面如精神面貌、声音、题目是否恰当及新颖,是否表达真情实感,是否准确使用修辞手法、好词佳句,是否对开头结尾进行处理等分别酌情加分。这样的评分规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要想获得80分并不像平时写作文那样遥不可及,从而有助于树立他们参与比赛的信心。

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敢表达、不想表达、不知如何表达。“生活叙事比赛”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语言与思维训练的机会,学生只要能表达清楚一件事就能评80分,这一低门槛的标准有助于学生克服紧张心理,给了学生大胆说话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分享,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了应变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许多内向、胆怯、说话不流畅、表达条理不清晰的学生经过“生活叙事比赛”,胆量大了,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如我班的B同学在没参加“生活叙事比赛”前很腼腆,上课回答问题从来不主动举手,即使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也总低着头,音量小。参加第一届“生活叙事比赛”时,他站在讲台上半天也说不出几个字。赛后,笔者通过点评指导他寻找材料,以及练习把一件事表述清楚。后来,在第二届比赛中,B同学讲述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拒绝泼水》时,已然从一个不能完整地表述一件事的学生,变成为一个能轻易地叙述参赛内容的“小才子”。

在“生活叙事比赛”中,最具亮点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当评委现场点评。在比赛中,学生用童心、童眼看待这个世界,点评也非常“接地气”,更容易被参赛者接受。如评委或在点评中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点赞同学叙述中的亮点,或建议补充事件发生的一些重要信息等。被评价者也会跟评价者之间进行互动,如在师生的提示下,现场进行补充或学会更准确地表达。

如C同学是一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她从一岁起就由阿姨照顾其生活起居,阿姨还支持她学习跳舞。一次比赛中,她讲述的是《都是鞋子惹的祸》:一个周末,我到了舞蹈培训中心才发现自己忘记带舞蹈鞋。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猛地看到阿姨骑着电动车冒雨送鞋子给自己。原来细心的阿姨发现我没带鞋子,特地送来了。结尾,她说了一些感谢阿姨和责怪鞋子的话。

对此,学生这样点评:1.准确地运用了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七上八下等成语,运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自己很着急的心情。2.写出了阿姨的关心。3.心理活动说得很详细。4.声音响亮,表情自然。5.建议把题目《都是鞋子惹的祸》换成《雪中送炭》。

笔者也对此进行了点评:C同学用这个题目恰当吗?鞋子不记得带是什么原因呢?能怪鞋吗?××评委火眼金睛地发现文中含着阿姨对她的爱,非常棒!建议C同学写作时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穿插阿姨关心自己的一两个温暖回忆,那么,它将会成为一篇感人的文章。

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每个学生就像一本内容不同的书,他们叙述生活、抒发心声、表达观点尽管有时候不够准确、不够成熟,但敢于表达、敢于评价本身就是新时代的人才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是缺乏创新精神的;面对不正确的行为、有异议的观点不敢提出质疑是缺乏主见的。“生活叙事比赛”让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在“个个当评委”活动中,学生变得自信了,有主见了,被评价者也开始学会反思了。

“生活叙述比赛”一学期可举行两至三个赛季。每个赛季结束时,首先从选手中评出优胜奖。其次,每个人每个赛季的成绩既进行横向对比,也进行纵向对比,从中选出“进步奖”进行奖励。纵向对比,让潜力生也有获奖的机会,也能体会到“只要伸手跳一跳,就有可能摘到‘果子”。再次,设置“最佳评委奖”,激励敢于发言评价的学生。奖品除了奖状和一些物品,还有一张“特权卡”,学生可用来参加随机抽奖,也可以用来免扫一次教室或清洁区,或者在变换座位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有效期为一个学期。最后,教师把获奖同学的作品刊登在自制的“班级报”上,并发到家长群中。这种与众不同的奖励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鼓励学生赛后成文

赛后成文是“生活叙事比赛”的后续环节,也是终极目的。每次参赛完毕,学生都要综合评委的点评意见,写成一篇作文,然后经过学生自评自改、生生互评互改,最后交给教师批阅。这个后续环节是要把叙述的事情通过作文的方式呈现出来,比的是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能力与技巧。

在指导学生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时,笔者主要分为四步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一步,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确书面语的特点,比如:书面语比口语简洁、通顺、严谨、有条理等。第二步,日积月累。每日一次的记录:让学生抄录一些好词佳句在黑板上,或记录教师的诵读,或记录比赛中懂得学以致用的学生所表述的句子;每周一次的佳句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书中收集到的优美句子;每月一次的成语比赛:可分为成语听写接力赛、“你表演我猜成语”、成语互考赛等,可分小组赛或个人赛进行。别小看这些活动,它可是促进学生积累知识的最佳动力。至今令笔者记忆犹新的是,2012届的毕业生中,有一名女生曾经在成语比赛中使用了近三十个成语,创造了当时的记录,令观众叹为观止,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之间比拼使用成语的兴趣。第三步,批改作文时,重点指导学生纠正口头语言,帮助学生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第四步,在写作方法上给予指导。如提示语的运用、布局谋篇、开头结尾的书写、如何巧取题目等。如类似B同学的情况的学生还有很多,在口头叙述比赛之后,经过赛后的点评和指导,曾经令他们头疼不已的作文已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无论是“生活叙事比赛”中得到的现场指导,还是写成文字后的评价、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学生解决了“如何写”的难题。学生也深切地感受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并非那么困难。经过指点,学生成功地把口头叙事转化为条理清晰、文从字顺、耳目一新的书面作文,如学生写的《针尖对麦芒》《黑夜之怕》《没妈管的孩子像根草》《惊喜》《那不是游戏,简直就是战斗》等作文,都是一篇篇上乘佳作。

有人说过,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我们必须牢牢以“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书写生活”作为教学切入口,进行习作教学。“生活叙事比赛”虽然是个小比赛,但从比赛中学生能学习到的东西不少,得到锻炼的地方有很多,真可谓是“小比赛,大收获”!

作者简介:黄梅光(1981— ),女,汉族,广西合浦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曾荣获“北海市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合浦县优秀教师”“合浦县小学毕业班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从教以来,笔耕不辍,获奖论文有11篇,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曾编写过《同步学习》习题册。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观察方法习作教学比赛
选美比赛
比赛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感悟传统 心存真挚
开启学生观察之门的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科学观察方法的指导策略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