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传统 心存真挚

2016-11-09张嘉维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观察方法

张嘉维

中国画的描绘讲究意象造型,深刻了解物象本身,利用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多方向观察物象,更注重对物象的表现,强调情感。意由心生。中国画艺术形象本身是源于客观事物,又融入艺术家主体思想的新形象。外师造化,终得心源。

【关键词】绘画的感受;绘画的理解;观察方法;物象的真实性

在绘画中我理解的真挚就是,你要用真诚的心面对周围的事物,真实地反映你所看到的物象,这眼前的物象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然后抓住它、放大它、利用它,构成绘画的意境。如何真实地反映对物象的感受,我认为要做到“快、准、狠”。“快”是用感性思维迅速地扑捉眼前物象给你的第一感觉。“准”是准确地把握周围的环境或事物与主体的联系。“狠”则是果断地剔除破坏画面构成或意境的物象。做到这些,不只是使用眼睛的功能去观察事物,而是调动全部的感受能力以及精神力量去接触客观事物,去体验客观事物。做到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和胸中之竹的综合性提炼。这里前者是通过感性思维确立整体画面的意境氛围,后两者则是通过理性分析,协助感性思维,使画面效果进一步完善,更接近于真实性。这里所说的真实性并不是像西方写实主义一样,摒弃理想化的想象,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外表的一种真实性的表现,用眼睛与手将物象搬运到画面中来,而是表现真实物象所传达的真实感受,眼睛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情感表达的载体。中国画就是超越物象表面的内在真实,这一点中国山水表现的尤为明显。达到了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林泉高致》山水训中,亦有云“远观之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跟人物画中追求真的道理是很相似的。“远观”即此人、此物、此景所表露的大体感觉。“近观”则是通过接触了解对象的性格特点来塑造形象的立体感。这能影射出一个观察方法,就是中国画的观察方法即意象观察法,这种观察方法在毕建勋老师所著的《万象之根》中更明确的指出“中国画的观察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观察方法,物观和我观指代了它的主客观方面,动观与静观涵括了它的使用状态,宏观和微观覆盖了它的空间广度。它从画家的澄怀与应目开始,或观景久坐,或视点游动,以大观小,以小观大去味象、去会心,最终达到通神的胸有成竹之意象,闭目如在眼前。”这种观察方法使我在塑造物象的真实性方面如获至宝。

除了塑造形象,观察形象的真实性以外,还要结合笔墨的真实性。清代王学浩《山南论画》中有云:“作画第一论笔墨。”因而笔墨也就成了中国画中最繁华的闹市。透过笔墨现今这种嘈杂的景象,历史告诉了我们笔墨的出身:笔墨最初是中国式的工具材料的使用,由工具材料而最终提拔成为了现在中国画独特的绘画语言。笔墨的真实性从它的出身可以看出,也就是笔墨语言的真实性。笔墨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的语言,它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物体,要说笔墨的真实性,我觉得就是在用笔、用墨的过程中,走心。清人唐岱也说:“用笔之法,在于心使腕运,存心要恭,落笔要松,以恭写松,始得收放用笔之决也。”用笔由心,心真则笔实,笔实则墨趣。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真善美,中国绘画艺术也就是一种“善”的艺术,至善是一种选择,真和美包涵其中,这也是中国画讲究意境层面与传统文化的一种契合。对于纯粹的文化契合,我觉得中国画对笔墨的契合要求更高一些,这些要求可能是技术上的,笔墨的关系就好像构成人身体的骨骼和肉体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笔就是“骨骼”墨就是“肉体”,“骨骼”离开了“肉体”就妩媚,“肉体”离开了“骨骼”则面目全非,笔墨就是同时存在又同时依赖的,笔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最初的革命分工不同:“笔以立其性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以笔墨而成。”到后来生米做成熟饭,笔墨纠缠的难解难分,笔离开墨无以成笔,墨离开笔无以成墨。王原祁:“用墨用笔,相为表里。”笔墨的关系式中国画形态的关键,用笔不好,用墨无法,笔墨语言也就无法成立,假使画面的主题、立意、意境都设想的非常完美,笔墨却像无骨的肉一样“不像样”,那这技术性的问题自然就破坏了画面的可观性,完美程度是要依赖于个人对于笔墨掌握的熟练程度,勤于练习。中国画家人越老功力越是炉火纯青,黄宾虹、齐白石都是在耄耋之年才臻化境的,这也是在强调人心要静,要有一颗平常心,存善,一点一滴地积累,基础打稳,路才能踏实走,所以说急不得,心态要慢慢来,告诫自己。真情真感融入真笔真墨,画意自现。笔墨结合形成了一种平衡的节奏关系。笔变化多了,墨变化就简化了;相反,墨变化多了,笔就趋于简化,二者相互揖让,达到了画面的平衡关系,笔墨乃走心运,走心,又能达到画面的意境层次。外师造化,终得心源。

中国画是一个内涵性很高的画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凝聚这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对于学习这样一个画种,我倍感幸运,既能接触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又能探悟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感,都是一种细细琢磨的欢乐,这种欢乐应该说是画者对美的发现和表达,每个作画人的精神境界、才气、学识的高低都影响了其对表现对象美的感受和理解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学习中国画时应该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独具一双慧眼,能在平常之中发现美,在被别人重复描写多次的事物中挖掘到与别人不同的美,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意境。我理解的中国画在观察、造形、表达方面都非常讲究,都需要苦心的经营,不得有半点马虎,真实地表现就需要用心的学习,对于中国画,我有一颗真挚而渴望的心。

参考文献

[1]毕建勋.万象之根[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08).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猜你喜欢

观察方法
学会观察,让小学生写作有“米”可“炊”
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开启学生观察之门的策略
科学观察方法的指导策略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观察初探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试论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