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结合硬膜外阻滞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04-24张瑞生韩丽莹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6期
关键词:皮质醇硬膜外全身

张瑞生,晏 达,韩丽莹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宫颈癌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科肿瘤,且患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1],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2],但手术创伤很容易引发应激反应,加重免疫反应[3],因此,选择科学麻醉方法至关重要,为研究全身麻醉结合硬膜外阻滞对需要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故设计此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入选标准:1)需要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有明显手术指征;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4];3)TNM分期为Ⅰ~Ⅱ期[5]。排除标准:1)不同意参加试验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者;3)患有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晰者;4)患有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疾病终末期患者。2组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体质量、TNM分期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手术前:2组患者均按规定禁食,进入手术室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手术中:试验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首先进行硬膜外阻滞,在L1-2或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4 cm,注射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0.06 g,5 min后测得对应平面,利用泵注入质量分数0.5%罗哌卡因40~60 mg·h-1。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通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质量分数1%丙泊酚2 mg·kg-1,舒芬太尼0.3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插入气管进行机械通气;期间通过泵注丙泊酚 4~8 mg·kg-1·h-1、维库溴铵 1 μg·kg-1·min-1,吸入质量分数1%~2%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来维持麻醉。机械通气的相关参数:潮气量6~8 mL·kg-1,呼吸频率12次/min,二氧化碳分压4.2~5.4 kPa,氧流量1.5 L·min-1。手术结束关腹时停止使用七氟醚和注维库溴铵。手术完全结束后停用丙泊酚。待患者意识恢复,二氧化碳分压、潮气量恢复正常后移除气管导管。对照组:单独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同试验组。

表1 2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

手术后:试验组硬膜外自控阵痛,持续注入 100 mL 质量分数0.2%罗哌卡因+0.4 mg芬太尼,速度设置为2 mL·h-1,锁定时间20 min;对照组利用静脉自控镇痛,1 mg芬太尼、6 mg布托啡诺用生理盐水加至100 mL,持续输注,速度设置为2 mL·h-1,锁定时间20 min。

1.3 观察指标

1.3.1 应激反应指标 分别在麻醉前、切皮后、术后10 min取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糖、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皮质醇水平。

1.3.2 免疫功能指标 分别在麻醉前、手术结束后、术后3 d,取静脉血,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值。

2 结果

2.1 2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麻醉前,2组患者血清血糖、Ang Ⅱ、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切皮后、术后10 min,2组患者血清血糖、Ang Ⅱ、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麻醉前,2组患者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结束后、术后3 d,2组患者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降低,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3 讨论

全身麻醉一般是通过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麻醉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系统短时间内被抑制,从而松弛骨骼肌、抑制反射、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当药物代谢排出后,可恢复知觉。但是全身麻醉只能抑制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以及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反射系统,并不能阻断手术部位伤害性刺激对交感神经传递信息的过程,因此,不能避免或减轻手术伤害引起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引起激儿茶酚胺与肾上腺素释放,使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蓝核-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异常兴奋[6]。

表3 2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硬膜外麻醉可以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阻滞脊神经根,短时间内麻醉被阻滞脊神经根所支配区域。2种麻醉结合发挥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的优点,从而阻断伤害性刺激与交感神经中枢的连接和神经根水平与中枢水平的连接2个方面着手,更好抑制交感神经,缓解应激反应[7]。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帮助患者减少受伤过程中血清一氧化氮与P物质含量,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对稳定,减少应激反应。血糖、Ang Ⅱ、皮质醇是反映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切皮后、术后10 min试验组患者血清血糖、Ang Ⅱ、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与上述文献[8]观点一致。

机体在抗肿瘤的过程中,细胞免疫非常重要。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代表细胞总体免疫能力,CD4+代表辅助并激活其他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能力,CD4+/CD8+则是反映机体免疫平衡的敏感性指标。应激反应引发神经内分泌反应,进而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不仅减轻应激反应,还阻断了纤维传导的有害性刺激,减轻术后疼痛,保护细胞免疫功能[9]。本试验结果显示,手术结束后、术后3 d,试验组血清血糖、Ang Ⅱ、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结合硬膜外阻滞能减少全身麻醉用药量、充分镇痛、帮助患者尽快苏醒恢复意识、减少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皮质醇硬膜外全身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拿起手机扫一扫,就知道你压力大不大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根据雾气现象判断硬膜外腔导管位置的临床研究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