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曲霉毒素B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019-04-20芬,陈胜,李杨,吴

中国畜牧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肥育抗氧化机体

周 芬,陈 胜,李 杨,吴 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产品安全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

黄曲霉毒素是由寄生曲霉、黄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它能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甚至引起动物癌变致死[1],在所有的黄曲霉毒素中尤以黄曲霉毒素B1(AFB1)在饲料中存在最为广泛,毒性最为强烈。AFB1会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破坏机体免疫机能,使动物的内脏器官组织受损、病变,还可引起动物死亡[2-5]。

在日常生产中,AFB1少量超标很难通过感官发现。龚阿琼等[6-9]于2014—2017年连续4年对市场上收集的猪料进行AFB1含量检测,发现猪料AFB1检出率分别为97.9%、100%、100%、96.2%,超标率分别为27.6%、25.0%、12.0%、3.8%,由此可见,虽然AFB1超标率逐年下降,但其检出率一直居高不下。肥育猪体型较大,其对AFB1的耐受性相较于小体型动物要好些,但如果肥育猪在上市前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饲料,除了会造成自身机体损伤,也可能给人类安全造成危害。目前,大多数霉菌毒素的饲养试验多采用自然霉变的饲料,是多种霉菌毒素共同作用还是单一AFB1对动物的影响也未能区分。本试验选择在肥育猪上市前1个月左右进行纯品AFB1的饲喂,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AFB1(卫生标准限量、5倍限量、10倍限量[10])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取体重(8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28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处理日粮,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100、200 μg/kg纯 AFB1(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每日记录采食量。

1.2 试验材料 AFB1纯度>99%,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每日按试验猪前一日采食量计算浓度分装于胶囊中定点投喂,确保试验猪每日采食AFB1含量为20、100、200 μg/kg饲料,对照组投喂空胶囊。

1.3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试验日粮为全价配合饲料(购自安徽省新康饲料有限公司),营养成分分别为水分11.7%、粗蛋白质16.0%、粗纤维4.7%、粗灰分6.0%、总磷0.60%、钙1.0%,AFB1为未检出。试验猪为圈养方式,自由采食,试验期间每天观察猪只状态并统计日采食量。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样品采集及处理 试验第29天晨饲前用真空采血管前腔静脉采血5 mL不加抗凝剂,静置30 min,4℃离心(3 000 r/min,15 min),分离血清,分装于1.5 mL离心管中,-20℃冰箱内保存,3 d之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

试验期结束后,禁食,自由饮水12 h后,每组选取3头猪称重并屠宰,取肝脏同一部位组织,冷藏送回实验室,用生理盐水制成10%肝匀浆,取上清液分装于1.5 mL离心管中,-20℃冰箱内保存,3 d内测定生化指标;取背最长肌及肝脏同一部位样品,冷藏送回实验室,测定AFB1含量。

1.4.2 生化指标的测定 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均采用比色法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仪器为北京普析通用1810-DSPC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1.4.3 AFB1的测定 AFB1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试剂盒购自江苏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最低检出浓度为0.10 μg/kg。测定仪器为瑞士Sunrise酶标仪。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单因素ANOVA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用LSD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AFB1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整个试验期间,猪只表现正常,无发病死亡情况发生。从表1可知,日粮中添加AFB1饲喂后,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仅高剂量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1)。此外,高剂量组的耗料增重比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肥育猪肌肉及肝脏中AFB1残留量检测 4组肥育猪肌肉中均未检出AFB1含量,肝脏中AFB1仅高剂量组有检出,为 0.40±0.05 μg/kg。

2.3 AFB1对肥育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AFB1添加组肝脏的GSH-Px、GST、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增高(P<0.01);除低剂量组外,中、高剂量组SOD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AFB1高剂量组SOD、GSH-Px、GST、CAT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4.7%、28.5%、44.4%、36.0%,MDA活性升高了93.6%。与对照组相比, AFB1添加组的GSH-Px与CAT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G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SOD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AFB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n=3)

表2 AFB1对肥育猪肝脏和血清中SOD、GSH-Px、GST、CAT、MDA活性的影响

3 讨 论

3.1 AFB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AFB1是最具毒性的霉菌毒素[4],高剂量急性中毒会导致动物死亡,而高剂量急性中毒在日常生产极为少见,大多数是长时间、低剂量的慢性中毒。《饲料卫生标准》规定肥育猪饲料中AFB1含量不得超过20 μg/kg[10],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合格饲料由于出厂后的运输、储存等问题,在饲喂动物时其AFB1含量有可能超过20 μg/kg,并且仅凭肉眼无法判断饲料是否发生霉变。由于每批饲料的保质期有限,在短短几十天的饲喂时间内,很难发现超标的AFB1对猪产生的影响。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饲喂AFB128 d之后,高剂量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耗料增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差异,长期饲喂200 μg/kg AFB1影响了肥育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化率,这与前人的试验结果一致[11-13]。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虽然也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饲喂剂量有关。

肝脏是动物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AFB1作用于动物体的靶器官,动物摄入的AFB1会在肝脏中累积,使肝脏功能受损。在本次试验中,肌肉均未检出AFB1,肝脏也仅在高剂量组发现轻微残留。推测可能是由于本次试验周期比较短,且AFB1摄入量较小,并未在动物体内产生大量聚集。

3.2 AFB1对肥育猪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动物机体内的抗氧化酶主要有SOD、GSH-Px和CAT等,这类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机体细胞免受体内自由基的损伤,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和损害,是动物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之一。SOD、GSHPx、CAT活力下降表明肝脏清除机体自由基的能力减弱,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本试验中,AFB1组的肝脏和血清中SOD、GSH-Px、CAT的活性较对照组均有下降,且高剂量组差异显著;肥育猪肝脏中GST活性随着AFB1的添加量增加呈显著下降,而血清中GST活性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因为GST是一组与肝脏解毒功能有关的酶[14],AFB1进入肝脏内,在GST的催化下会与谷胱甘肽相结合,并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15];而当进入肝脏的AFB1超出GST的解毒能力时,肝脏受到伤害,肝细胞破裂损害,GST会迅速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血清中GST活性的升高。MDA是脂质氧化的终产物,本试验中AFB1组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加,表明AFB1进入到机体内使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机体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和活性氧无法及时清除从而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11]。

综上所述,肥育猪在饲喂AFB128 d后,其生长性能、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均有显著下降,虽然在肥育猪肌肉中未检出AFB1残留,但是从血液及肝脏各项抗氧化指标中能看出,机体抗氧化能力正在逐步受到破坏。在实际生产中,也要注意肥育猪饲料AFB1的防控,尤其是长时间低剂量的摄入,以保证人类餐桌上的安全。

猜你喜欢

肥育抗氧化机体
肉牛育肥技术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架子牛肥育技术
逍遥散对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浅谈高温抗氧化涂料在LF炉石墨电极的应用
邓俊峰作品选
留住容颜之抗氧化
肥育鹅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