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图示之法,助力高效复习课堂

2019-04-19苏巧波

新课程·中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苏巧波

摘 要:历史与社会由于其涵盖范围广、知识的复杂性和零散性,毕业班学生对这么多内容进行记忆有很大的难度。担任初中毕业班教学多年,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发现图示教学法可以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能有效提升复习课的效率,从化抽象为具体、化零散为系统、化烦琐为简洁以及化被动为主动等方面来谈谈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历史与社会;复习应用

一、问题背景

历史与社会课程由于其分数的比重及考试形式的特殊性,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由于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成绩不算入总分排名,家长、学生普遍对这门课不重视,因此九年级中考复习时,毕业班的学生底子非常差,名为复习课,实则跟新课一样陌生,学生一下子要掌握整个初中阶段的知识,难度加大,因此教师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来提高复习效率。

图示教学法是用图形、表格、框架等形式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展示的教学法。通过这些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根据图示分析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就可以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这种图示教学法能够使抽象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实践应用

(一)化抽象为具体——用图式简化地理概念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强调,图式描述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而不是定义。这就告诉我们,图式可用于描述事物的各种特征,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复习七年级地理专题“等高线地形图”时,课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而我们的学生缺乏对山谷、山脊、鞍部等地形概念的理解。要学生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做到看图识地形,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试着用手来形象演示不同的山体部位(图1),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让学生伸出右手,手背向上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凹陷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水笔描绘,表示水流顺着山谷而下,山谷会发育河流;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这样学生能马上理解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了。

又如,在复习新疆的地形特征和空间分布时,可以用新疆的“疆”字来开展图示教学(图2)。新疆地形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以高山和盆地为主,山脉与盆地南北相间排列。而“疆”字高度浓缩了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右边上面第一横代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间一横代表天山,最下边一横代表昆仑山,三横之间的两个“田”分别代表两大盆地,上面的是准噶尔盆地,下面的是塔里木盆地。左边摆放了一张“弓”,弓代表武器,而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位于边防要塞,因此需要设防保护,保护国土不被侵占,因此在“弓”内加了一个土字。正所谓文史不分家,这样用汉字“疆”来演示新疆的地形特点,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二)化零散为系统——用表格强化历史信息

历史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学生往往对理清历史线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感到有困难,而且记忆的遗忘率高。利用图示教学法中的表格法复习时可以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本教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知体系,从而起到一种简化教材的作用。利用直观形象的表格进行梳理,可以把纵向和横向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使学生避免孤立地看待历史,又能较生动地再现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懂得不能静止地看待历史,从而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例如,在复习考点16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时,我让学生根据如下表格,对知识点进行自主整理归纳,提升他们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由于表格教学突出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而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系统化。这个过程一方面使书本知识借知识结构图示整理、重现,从而揭示教材内容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熟悉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的规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在整理知识结构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根据表格图示来梳理复习的内容,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连贯性和科学性,并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如,在复习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时,也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种复习方式可以查漏补缺,巩固每个阶段的复习内容。

(三)化烦琐为简洁——用图示揭示历史规律

通过图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思考不同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通过对类似的历史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得出一些历史性的规律演变。例如,我在复习八年级历史中国历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时,我利用秦朝、唐朝、明朝和清朝行政制度的演变图(图3),引导学生进行直观对比,发现从秦朝设立丞相(独相)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群相)再到明朝废掉丞相(无相),最后清朝设立军机处,通过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央集權制度的变化规律,即皇权在不断地加强。通过多幅图示,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揭示不同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又如,我在复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专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时,使用了图(图4),如此一来把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分散的外国的对华侵略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集中起来,不仅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方便学生记忆,还通过鲜明的图示揭示了层层递进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过程和规律以及中国人民探索西方道路学习的变化规律,加深了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四)化被动为主动——用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动机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在复习中有些学生反映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繁重又琐碎,学生往往复习了后面又遗忘了前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一条线索把零散的片段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条线索就是思维导图。它在复习课的示学环节中,起到了很好的串珠子的作用。

教师从填鸭式的讲、记、练,到主动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再现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教我学”到“我会学”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改善,自然教学效果也会大有提升。

例如,我在回顾八年级下册中国屈辱史和近代化历程以及串联九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图5),通过这个绘制的过程,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前后联系,分析比较,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过程。

当把学过的知识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相信这样的学习不仅是高效的,还是有创造力的。同时也是对前面导学、助学、自学、固学的一次凝练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尊重了,就能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后,不仅使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教学中使用圖示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它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助力中学生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历史意识、综合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度,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有效提升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当然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图示教学法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图的科学性和适度性,这都有待于教师不断进行尝试、创新、实践、改进,在思考中不断前进,去发掘更多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新民.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2]蔡志新.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新课程学习,2014.

[3]周琳.浅谈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图式教学”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47-48

[4]吴景珏.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有效复习的策略[J].读与算(教师版),2014.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历史与社会》应增加“美国南北战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