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身边的陕西刺绣

2019-04-19宋奇欣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针法传承传统

宋奇欣

摘要:刺绣是传统技艺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装饰。本文首先简述了陕西刺绣的背景,然后介绍了陕西刺绣的相关种类、题材与针法,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陕西刺绣;传统;针法;传承

刺绣有着渊源长久的历史,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老辈与小辈间的传承,更是传承千年的艺术,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历经辉煌与沧桑;刺绣是凝聚情感的艺术,一针一线诠释着慈孝与柔情;刺绣是寄托祝福的艺术,丝丝缕缕沉淀着感动与希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的山山水水哺育着粗犷豪迈的三秦儿女,也同时孕育出了风格独特的陕西刺绣。刺绣不仅是传统艺术,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陕西刺绣的背景

1.历史背景

刺绣俗称绣花,中国刺绣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称“黹”、“针黹”。由于刺绣者大多是妇女,所以她又被称作“女红”,曾是女子的必修艺能之一。古时祭祀典礼、日常用品、服装鞋袜、床上用品、艺术装饰、玩具等都离不开刺绣,大家闺秀多精于此道。我国早在虞舜时期,就已有了刺绣。《尚书》中提到虞舜的衣服有十二章,“章”相当于今天我们见到的花纹,这十二种花纹中,至少有两种是通过刺绣完成的。“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中的“黼”、“黻”就是我国早期刺绣的两种纹样。“黼”为古代礼服上绣半黑半白的花纹;“黻”为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青半黑的花纹。成语“黼黻文章”中,用青色、红色线绣为“文”,用红色、白色线绣为“章”,“文章”二字古意是锦绣,后来才转义喻文。陕西刺绣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诗经》中就有豳风(今陕西旬邑西南)刺绣的记载:“我觏之子,衮衣绣裳”。孝文前六年汉朝曾赠与匈奴“服绣袷绮衣、长襦、锦袍各一,比疏一,黄金饬具带一,黄金犀毗一,绣十匹,锦二十匹,赤绨、绿缯各四十匹”,其中刺绣类赠品占有很大比重,在当时刺绣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陕西刺绣中的“纳纱绣”,因其风格宏伟大气、丰腴饱满曾盛行于唐代。从那时起,陕西刺绣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文化背景

都城历来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代都是高官巨贾云集、文人雅士的聚居之地,书法、绘画作品自然是既精且美又丰富。这为刺绣作品的设计稿(俗称花样)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大户人家中的女眷、丫鬟、绣娘不仅拥有家学渊源,还有机会学习到来自各地的刺绣技艺,吸取各类艺术精华,融会贯通、海纳百川而集大成,又因为近代历史及自然原因使其较好的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貌和民俗特点,刺绣艺术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的审美印迹。

提起陕西刺绣就会让人想起陕北民歌《绣荷包》,“小小荷包双丝双线飘,妹绣荷包坠郎腰……”刺绣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情感的载体。“地近函秦气俗豪”,陕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与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陕西人粗犷、豪放、爽直、热情大方、乐观豁达而又朴讷温厚、忠厚老实、固执倔强的性格特征。陕西人民的性格特征,也影响了陕西刺绣,让刺绣形成了色彩鲜丽,针法奔放,风格淳朴的特点。同时,由于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对上层文化的吸取,又有对生命繁衍这一永恒主题的崇敬之意,使之文化内蕴特别深邃。

二、陕西刺绣的种类

陕西刺绣形制丰富多样,常见的品种有服装、鞋帽、玩具、装饰品、日用品、床上用品等。图1是藏针用的布囊,被称为针札札,在乡俗生活中它又是妇女的佩饰。如果在一场婚礼上,还可以通过它来区分是婆家人(多以鱼、动物为标志)还是娘家人(多以花草为标志)。图2是绣鞋,在过去,女子出嫁之前,都会精心绣制结婚时穿的绣鞋,一般用大紅底料,上面绣有花、鸟等图案,寓意吉祥。图3是门帘头,是门帘的一部分,起装饰作用。图4的布虎和图5的虎头帽都属于“虎佑”。在陕西,从小孩子满月时,母亲的娘家人都要给娃娃送上虎头帽、虎头鞋、虎肚兜等绣品,意在为孩子消灾去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图6是小儿围在胸前为防止涎水或食物污染衣服的服饰,称作围嘴或围涎。大多也是婴儿满月时,孩子母亲娘家至亲送给小宝宝的礼物。

三、陕西刺绣的题材

陕西刺绣的题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文化习俗、神话戏曲、字画楹联等,看到的、想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主题。内容包含之多,主题范围之广令人赞叹。最常见的有虎、狮、龙、凤、五毒、并蒂莲、鸳鸯戏水等。陕西刺绣与婚嫁、生辰和节日等习俗紧密相联,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添丁増岁时,会给小娃娃送“虎佑”;“松鹤延年”、“寿桃”表达对长辈长寿的祝愿;“鱼戏莲花”象征男女婚配结合;在鞋垫绣上“月儿圆”文字图案,表达早日团圆之愿;“麒麟送子”表达求子传宗的愿望;“五子夺魁”表达对孩子学业的美好祝愿;“五谷丰登”、“如意”表达祈求平安,寄托美好愿望……

四、陕西刺绣的针法

陕西刺绣中平绣、锁绣、纳纱绣、参针锈、打籽绣、裹物绣、辫子股绣都是很常见的手法,网绣、平金、盘金、挑花、挖花雕绣、十字绣、立体绣等也经常会出现在陕西的刺绣作品中。施针用线不拘一格,或精工细作或粗犷豪放,随心所欲,边绣边配,随意而为。陕西省宝鸡茹家庄的西周墓中,就发现了今天还在使用的辫子股绣针法的绣品。

平绣也称为平针或齐针,是最常用的绣法,绣面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富有质感。“齐之云者,务依墨钩画本之边线,不使针孔有毫发参池出入之迹。平面线务使平匀,匀则不致有疏密,无疏密则平矣。”

锁绣是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绣纹效果似一根锁链。图15中的手帕边缘就用的是锁绣。这方手帕同时还用了挖花雕绣,使花朵部分与边缘部分产生藕断丝连的效果。花心部分是用丝线轻轻勒出的小孔。

纳纱绣的针法有短串和长串两种。短串是以较短的针脚进行刺绣,按绣线的走向分为“正一丝串”和“斜一丝串”。长串是根据纹样和色彩有规律地拉长针脚,针脚之间一般变换色彩,露出“水路”。由于绣品花纹有缎面铺绒的效果,所以纳纱绣也被称为铺绒绣。参针锈用于同一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表达出渐变均匀的色阶,衔接处须参差不齐,互相交错,又不显痕迹,色彩和谐。打籽绣是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绣一针,形成一粒“籽”。每个籽都很小,排列灵活。这种针法非常适宜绣装饰性较强的图案,如绣花蕊、果实等。

图8是表姐的练习作,花朵部分采用的是立体绣。现在许多婴幼儿服装会用到这种绣法,我小时候的衣服上就有类似的花。

裹物绣的立体感特别强,常用来制作五毒背心和玩具。辫子股绣因外观呈辫子形而得名,是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绣纹效果似一根锁链。网绣运用网状组织方法绣制,变化灵活,图案清晰秀丽,具有浓郁装饰效果。围裙、衣边、头巾、帐沿、烟袋等常用网绣图案。平金绣是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适宜绣制花卉和水浪等花样,绣品光亮、平匀齐整,具有富丽辉煌的装饰效果。盘金绣有“双金”、“单金”之别(两根金线并在一起绣称双金绣,一根金线称单金绣),一般以双金为主,因其线条方向依样盘旋,故称盘金绣。挑花绣是在棉布或麻布的经纬线上用彩色的线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构成各种图案。一般使用在枕头、桌布、服装等上面,作为装饰……

此外,不同的针迹给人的视覺感受也是不同的。回针针迹、平伏针迹、织补针迹、点粒针迹非常相似,只是入针和出针的位置不同,针脚大小、长短稍有差异,却可以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多种针迹组合使用会呈现出更多的变化,例如种子针迹可以是开放式的,加线结就可构成线结种子针迹,也可加花结、加锁缝针迹等构成新的针迹,千姿百态,随心而变。

五、陕西刺绣的发展

秦汉之前生产力低下,刺绣费工费时,与广大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距离比较遥远。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闲暇时间,伴着追求美的脚步,刺绣也逐步走入千家万户。直到上个世纪初,刺绣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以说人们生活在各式各样绣品之中。

在外祖母的口中有许多我不曾见过的绣品。家中的男孩子衣服上会绣松竹骏马,女孩子衣服上又会绣花鸟蝴蝶。舅舅小的时候衣服上绣的顶着蛋壳的雏鸡,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家里还挂着的日出韶山的门帘(雏鸡和日出韶山都是姥姥按照舅姥爷的画稿绣制的。可惜画稿和绣品都没能保存下来)。还有祖上某位诰命夫人的衣服用蓝色锦缎为底,配以桃红色的花朵。那些花朵采用掺针绣法,颜色过度自然,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能引来飞蝶。外祖母小时候戴过虎头帽,穿过虎头鞋。她的衣服除了配色上有讲究外,所绣花样也不尽相同,凌空飞翔的凤凰,傲雪绽放的梅花,国色天香的牡丹……外祖母告诉我,只有采用上等丝线,细密缝制才可能有这种对着太阳泛光的效果。这些无论听多少次也不会厌烦的故事,让我一次次想象着那些老绣品的瑰丽。遗憾的是,这些绣品早已不知所踪,就连母亲小的时候,外祖母为她绣的衣服、鞋帽等也早已不在,只留下些美丽的故事供我回味遐想。

随着叫卖花样、绣线的货郎身影渐行渐远,新的时代悄然走近。如今网络资源丰富,不管是名人字画还是卡通形象,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想自己设计,现代工具也如虎添翼。古时要制作对称图案,常需要用剪纸工艺来辅助完成,而现在电脑上的许多软件都可以轻松完成。各种工具、绣线、底料也可以通过网购轻松获得。一些新材料也给刺绣带来新的变化。例如绣绷,过去都是木制的或竹制的,而现在又有了工程塑料、树脂等材料制成的绣绷可供选择。

如今市场上常见将花样用水溶性染料直接印在绣布上并配好绣线的十字绣材料包,让一些没有学过刺绣却又希望自己动手制作的人们实现愿望。家庭刺绣也不局限于传统工艺,许多家用缝纫机也附带刺绣功能,并且刺绣内容趋向多元化。工厂里有刺绣功能的缝纫机、专门刺绣的绣花机给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一些旅游景点出售的传统手工艺品也常常出现机绣的图案,机绣的稳定质量及高效的生产率让人们趋之若鹜。但机器刺绣的绣法单一,多了些规矩整齐,少了些灵气,因此一些追求艺术效果的绣品还是只能纯手工制作。机器毕竟是冰冷的,母亲的手永远都是温暖的,作为情感的载体,“妈妈牌”手工制品的魅力永远无法取代。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与刺绣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如此美好的技艺正从我们指缝间悄悄溜走,多种传统刺绣技法面临失传的风险。如何让传统刺绣技艺在我们手中获得新生,如何让其它刺绣手法也重新走进千家万户,如何让刺绣艺术生生不息,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指导老师:刘玲玲

猜你喜欢

针法传承传统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少年力斗传统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