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优秀群体的构建对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9-04-17吴松洋

科教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

吴松洋

摘 要 学风建设是各高校主抓的问题,现阶段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现今优秀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诠释,阐述了如何构建和培养大学生优秀群体,以及就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优秀大学生群体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学风建设 大学生优秀群体 构建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01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tyle is the main probl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urrent excellent college students, expounds how to construct and cultivate outstanding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outstanding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aspects.

Keywords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excellent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1 大學生优秀群体应具备的素养

现阶段,中国大学的新使命被重新概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针对这一使命,高校大学生优秀群体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总结为由一类思想端正、综合能力优秀的而非只学习优秀的人群,自发的或人为构成的一类青年学生先进群体,在校园内外均具有“领头雁”的作用。所谓综合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1.1 学习能力

优质的学习能力是指当遇到一些新事物、新知识时可以迅速的了解掌握,融会贯通。大学生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在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中,迅速进入状态,达到最好的效果。

1.2 沟通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沟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使学习和工作顺利进行,若是团队作战,无障碍沟通则会使这个团队和谐、奋进、力量倍增,同时,沟通能力也是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

1.3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缺少创新能力是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容易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新工科时代,专业的融汇贯通、交叉升级给所有的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与变革。作为优秀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即便是知识储备不足,也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有所体现,只要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2 大学生优秀群体的构建

大学生优秀群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构建完成,是个发掘、选拔、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因此,需要为优秀学生的培养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例如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类竞赛及学术实践活动。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或校级的各种学科类竞赛(如英语竞赛,化学竞赛,建模竞赛等),及综合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等)。参加各类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研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会大大加快大学生优秀群体的培养速度,优秀大学生群体的质量也将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2)培养大学生接纳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高校衡量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就是大学生是否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改变教师课堂的授课方式和课堂氛围,例如利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实验法等等,使学生更多了解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令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课堂知识。学校应多设置实践类活动,甚至可以走出课堂,在实体环境下,通过大量的实践培养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者不可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通过与他人团结合作, 集众人智慧与力量,才能实现目标,创造价值。[1]高校应多开展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及团队形式的竞赛,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通过通力合作,锻炼团队意识,凝聚团队精神。

3 当前普通高校学风存在的共性问题

高校学风建设一直是学者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人们也针对高校的差异性和地域性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旧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大学生活没有合理学习生活规划。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结束了十二年的苦读考上大学,到了大学再也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和约束,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十分茫然,没有一个对于大学四年生活的合理规划,渐渐疏于自律和丧失学习动力,不愿意学习,到最后整天在寝室中无所事事,再无学习积极性可言。[2]

(2)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不良的现象。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考试作弊,上课玩手机,吃东西等现象时有发生,足以体现当今大学生对于高等学校教育的不重视,更有甚者抱着读书无用论的想法,认为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从而不去上课,在寝室里打游戏,睡觉。[3]

(3)学校整体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尽管高校也在不断的积极举行各类讲座、学科类竞赛、学术实践,但学生并不感兴趣,也不买账。有的高校师资力量匮乏,没有出类拔萃的学术带头人,整个学术氛围不浓,学生没有仰慕和叫好的学术大家,因而学习兴趣没被激发出来。同时大部分学生表示宿舍同学都在打游戏,玩手机,自己随波逐流便好。可见,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4 大学生优秀群体对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采用以“少部分人带动大部分人”、“以榜样激励大众学生” 的做法,从而带动学风建设,而启用优秀大学生群体便可以达到目的。

(1)大学生优秀群体有利于带动高校整体学习氛围。经过调研,许多大学的学习氛围都不尽如人意,但在一些普通高校,某些班级学习氛围相当浓厚,究其原因,发现这些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中,都有一部分优秀大学生的存在,他们带动起了自己寝室室友们学习,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让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们觉得自己不学习,在这个班级待不下去,自然而然的跟着大家的步伐开始学习,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优秀班级;而这个班级给其他班级带来了危机感,为了来避免掉队或者在专业中排名下降,影响奖学金的评比,其他同学也开始学习,由此形成了良好的连锁效应。

(2)大学生优秀群体有利于推动校园人文建设。大学校园人文建设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些优秀大学生的一举一动,本身就是校园人文精神的正面表现。另外,他们还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自己的视角,发觉问题,并对学校方方面面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学校和学生双方面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法或改进意见,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精神,从而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3)大学生优秀群体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甚至有同学还提出:“创新创业是给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准备的,我们是来上大学的又不是来创新创业的,我们就是做了也做不明白”,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大学的创新创业需要所有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以这种形式带动大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勇于发现和探索新知识欲望,让自己的头脑和精神丰富起来,为走入社会奠定基础。优秀大学生群体,可以以自身为引线带动周边的同学,引导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发现生活生产中可以改进的新方法、研制新产品。

5 小结

我们意识到,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面对中国大学的新使命,如何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有见识、有魄力的新时期大学生,优秀大学生群体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群体的构建,能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司忠业.理工科优秀大学生培养的多维度探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0.114(4):10-13.

[2] 赵治.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79.

[3] 胡枫.浅谈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纵横,2017.11:225.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辅导员作用探讨
三本院校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基于学生工作视阈下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学风建设“供给侧”改革刍议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就业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