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柞蚕丰产技术略析

2019-04-17罗玉功

北方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柞蚕保苗丰产

罗玉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

陕西柞林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据历史资料记载,从1965年推广柞蚕茧生产以来,西乡、城固、洋县、勉县、宁强、汉中、乾县、汉阴、安康、蓝田、陇县、千阳、凤翔等山区都曾放养过柞蚕。除少数地方产量较高外,大面积单产一直低而不稳,致使发展速度缓慢。1970—1972年汉中地区放养柞蚕种量400 kg,平均500 g卵产茧量仅71.5 kg。为改变陕西的柞蚕低产面貌,我们从1973年开始在放养柞蚕生产量较大的城固县七里店公社张家湾大队蹲点,开展柞蚕生产试验与技术推广。该生产队位于巴山北麓山区,宜蚕柞林167 hm2(约2500亩),干部群众都对发展柞蚕生产十分重视。蹲点组驻进队之后,我们一方面大力总结推广当地丰产技术经验和学习外地行之有效的养蚕科学技术,一方面悉心探索整合当地群众创新的先进经验。边实践、边总结,摸索出一整套柞蚕稳产丰产的综合技术措施。尽管陕西的柞蚕生产衰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回顾和总结以往的丰产技术,对当今柞蚕生产或有意义。

1 张家湾柞蚕茧生产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家湾大队办有柞蚕制种场,蚕种可以自给,但科学养蚕水平较低,蚕病十分流行,1970—1972年3年共饲养66.1 kg卵量,平均500 g卵产茧量仅97.75 kg,基本代表陕西的生产水平。1973—1977年5年共养128 kg卵量,平均500 g卵产茧162.7 kg,较之前提高了66%,其中1977年放养30.5 kg,500 g种卵平均单产达200.45 kg,较1972年的83.75 kg增长了1.4倍。根据蹲点组的调查研究和典型蚕坡的统计资料,将丰产的1979年,遭灾减产的1976年,中等产量的1975年3年的产量结构按500 g卵平均产茧量列表如下(表1)。

表1 城固县张家湾大队柞蚕丰产产量结构(按500 g种卵计算)

2 柞蚕丰产技术要点

张家湾大队柞蚕丰产技术概括起来是:“巧用良种,严防病虫害,保苗控头,攻尾稳中”四句话。

2.1 巧用良种

种质优劣对于蚕茧丰欠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是养殖种植业生产中的普遍规律。1973年之前张家湾大队饲养的是丝茧,每年自主选留部分茧做为种茧,翌年再制种,因不分品种混合发蛾连续繁种导致种质退化,1971年和1973年曾用自制的混杂种和国家繁育的良种作过大面积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张家大队不同质量柞蚕种生产成绩比较

试验表明,良种较混杂种增产幅度大,引起广大蚕农的十分重视,于是1974年办起了柞蚕良种繁育场,并始繁育母种,原种实行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全大队柞蚕生产实现了蚕种原种化,并且全部采用快中子辐射处理蚕种,蚕种孵化率一般在94%左右,蚁蚕体质强健,正常年份保留在80%左右,为丰产奠定了基础。

优良品种各有其特征,现有的柞蚕品种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几年来在张家湾大队曾饲养过三三、三九、四一、四青、7182、7108六个纯种和三三×四青、三三×7182两个杂交组合一化杂交种,经在生产中观察,基本掌握了各品种的习性,对比鉴定选出三三、7182、7108共3个品种。7108品种的抗病强,适应性强,卵形小,500 g卵粒数一般可达5.8至6万粒,孵化齐一,蚁蚕活泼强健,壮蚕不择饲料,结茧头数多,产茧量稳定;唯茧形较小。7182品种的卵形小而茧形大,增产潜力较大、发育整齐,龄期经过快,稚蚕好养,壮蚕食量大但对饲料要求严格,厌食老硬柞叶,壮蚕容易跑坡,抗病力较弱。三三品种的生活力强,茧质也优,但稚蚕发育欠整齐,保苗率低,虽具一定的抗逆力,但在不良环境中饲养种质易退化,产茧量不稳定。在实践中根据上述3个品种的特性,在布局上,将7182安排在环境饲料条件较优的坡场闯高产,7108品种放养在环境饲料条件较差的蚕坡,发挥其体强的性能求得稳产;三三品种在上述两类蚕之间搭配使用,实际生产中达到了预期效果(表3)。

表3 张家湾大队主要柞蚕品种产茧量

2.2 严防病虫害

病虫害是柞蚕生产全过程中的天敌,其中以脓病危害最大,我们主要采取了以消毒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1)采用无毒蚕种。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即在制种前后对环境和制种室、蚕具,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喷洒消毒或用250 g毒消散熏蒸消毒,使蚕卵保证在无病原物污染的环境状态下进入催青室。

2)提前收蚁。为了躲避后期易诱发脓病的气候环境,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和观察,城固、西乡等县春柞蚕脓病的发生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其中以5月中旬最盛,蚕坡气象资料5月上旬前气温一般不超过25 ℃,而中旬以后常常出现诱发脓病的高温天气。所以适当提前收蚁可以控制5龄脓病的暴发。1975年、1977年该大队收蚁的时间分别是4月2日和4月5日,当时蚁场柞芽伸长仅2~3 cm,这样蚕发育至三四龄时饲料不觉老硬,只要移蚕及时,不会发生串枝跑坡现象,蚕在5月上旬可进入大眠,及至5月中旬各地普遍发病时,柞蚕已安全进入5龄期,就可完全控制大眠前后发病。

3)加强蚕坡整理,改善蚕坡气象条件。柞蚕发病与蚕坡环境条件关系颇大。张家湾大队历年养蚕发病较重的常是二三个“老虎坡”,可是有六七个蚕坡则历年很少发病。这些经常发病的蚕坡和部位一般都在沟窄湾深或山坡底部靠近堰塘或水田的周围,其共同特点是树株高大枝叶茂密,日照不足,通风不畅。这种环境条件是诱发蚕病的主因,蚕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避开这类蚕坡,可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不得不利用这类蚕坡。采取疏树清墩开道通风的措施,割除柞树基部枝条和地面杂草,使阳光能够垂直照射地面,直使空气和土壤可直接交换热能,加强林间空气垂直交流,这样就可彻底改变树冠层内郁闭状态,也是有效防病的措施之一。1977年我们组织了一批骨干放养员在易诱发蚕病的“老虎坡”闯关,放养了0.8 kg蚕种,500 g卵产茧242.8 kg。

2.3 保苗控头、稳中攻尾

1974年我们对张家湾大队柞蚕丰产技术概括为“挖头、攻尾,保中间”七个字,即控制小蚕徒长,结茧前用嫩叶催育,三四龄及时匀移,让蚕过好三眠。

1)保苗。保苗是增加柞蚕结茧头数取得丰收的基础。张家湾大队群众保苗的主要措施是:整理好蚁场,小蚕密放,加强捉虫防鸟。这在一定程度上很有效,此外落地蚕的损失也是一个减产的原因,而蚁场位置和柞树树龄同落地蚕亦有十分密切关系。一般采取选择低坡向阳,土质薄,柞芽萌发早的山坡中腰固定蚁场,掌握柞芽生长到2~3 cm时收蚁较为适宜。

2)控头。群众也叫“蹲蚕”。蚁蚕时饲料嫩,水分和蛋白含量偏高,碳水化合物相对缺乏,生产中常常会观察到一二龄蚕生长快,2龄蚕特别肥胖,这种蚕往往易诱发脓病。“控头”就是通过放养技术措施控制蚁蚕肥胖的发生。张家湾大队偏早收蚁,“控头”的作用更为重要。其方法是:采取蚁蚕适当稀放。每中等大小柞树,放养小蚕不超过二三百头,一二龄通常不剪移,被蚁蚕咬破后叶内水分通过破口大量挥发,蚁蚕在较长时间取食这种挥发了水分的饲料,即可适当控制蚁蚕营养生长。这种措施在张家湾大队推广之后,大队蚕种场及一些生产队都采取了“控头”措施,之后普遍赢得增产。

3)稳中。柞蚕三眠是由单一的营养生长向营养生长与繁殖生长并进的生理过渡时期。眠前缺食和眠光枝是诱发脓病的因素之一。因此要求三眠前一定要及时剪移进入新坡场放养,三眠之后柞蚕绢丝腺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开始,而营养生长仍占着主导地位,故还不宜饲肥嫩叶促蚕,要饲适熟叶放养及时匀蚕防止4龄跑坡。

4)攻尾。柞蚕五龄期生殖和丝腺发育已进入高峰期,要求供给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营养,此时柞叶已开始老硬,要求采取收蚁前后经过断梢修剪,重新萌芽的二芽柞或当年生火芽放养,促进蚕体充分发育,蚕农称谓“壮膘”,增加丝腺物质。据表4调查,张家湾大队施行这一技术措施可增产14.3%,5龄食叶到第6至第8天嫩叶柞蚕茧千粒重一般可达7~7.5 kg,茧层率达12%左右,如留柞种茧单蛾产卵量可达260~280粒,茧重和产卵量可较食老硬叶增长40%。

表4 嫩叶壮膘增产效果调查表

注:1976年、1977年因放养量增加,用嫩芽壮膘的蚕坡最多只有1/3蚕头食到嫩叶。

3 结束语

笔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事13年生涯的柞蚕科技、生产工作。因年逾耄耋,仅是回顾、拾零拣回来到点滴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我们在科研、生产中反复实践证实的成熟技术,且是具有实践性的经验,我相信是在当今或未来的科研和生产中用得着的知识。

猜你喜欢

柞蚕保苗丰产
柞蚕饰腹寄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浅谈柞蚕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其综合防治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