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19-04-14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英美跨文化以人为本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美文化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则是要对英美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和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董晓波主编的《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一书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英美国家的社会形态与文化特点。全书内容较多,共有24章。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作者在每章的开头都对本章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每章的结尾有对书中所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的详细注释。作者主要介绍了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内容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十分全面。作者选用的都是非常地道的语言材料,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报刊,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作者在书中并不只是用文字阐述,而且穿插有图片,让人觉得生动直观。因此,这本书无论是对在校学生还是对英美国家文化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错的读物。读者可以进一步开拓视野,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对英美国家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书名: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

作者:董晓波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ISBN:9787512117228

定价:39元

通过《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一书,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与英美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习俗和礼仪、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区,东临太平洋,北靠亚欧大陆。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在这种本土环境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一种静态文化。而许多英美国家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对生存空间的需求更加强烈,所以文化中有崇尚探险、扩张的部分,呈现的是一种动态文化。这一静一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因而有文化碰撞是必然的。其次是人文因素。由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特性促使其对外扩张和侵略。与之相反,中國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统治者也力求人们安分守己,所以形成了一种中庸文化。这些因素催生了中国和英美国家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而在近代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英美国家文化全面入侵中国,这才有了近一个世纪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新时期,中国文化与英美国家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多。因此,重视对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利于促进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读者掌握更多的英美国家文化知识,为未来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为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立足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实际。同时,为了全方位地展示英美国家的文化,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作者几乎囊括了英美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见其良苦用心。基于此,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对英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充分利用这本书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为未来的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罗琳)

猜你喜欢

英美跨文化以人为本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