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颈部CTA联合ABCD2评分法预测TIA患者脑卒中风险的价值分析

2019-04-12许小伍张敏何军刘建光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许小伍 张敏 何军 刘建光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CTA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脑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收治TIA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A检查及ABCD2评分。根据TIA发病后7 d、3m内继发为脑梗死为最终结果。结果:ABCD2评分法、头颈部CTA、头颈部CTA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CTA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CT血管造影;ABCD2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4-0003-01

短暫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常会引起脑梗死的不良后果,是脑血管或视网膜动脉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是脑梗死的重点预警信号,具有可逆性,TIA 发作后7天及3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高,及早发现并治疗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6月我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TIA患者120例,男77例,女43例,年龄32~74(52.81±10.27)岁,患者以单肢或者单侧无力、发麻,失语或语言障碍,眩晕,记忆模糊,反应迟钝,视物不清等情况,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压44例、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15例、吸烟或饮酒42例。

1.2 纳入标准

1)发病时间明确并首次发病,持续时间短,发病时间不超过1h,无后遗症;

2)影像学检查无出血、肿瘤、梗塞等责任病灶;

3)病人病史、影像学检查及ABCD2评分齐全;

4)患者在3月内发生脑卒中提示事件中止;

5)本研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同意书,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 检查方法

采用GE 64排或Philips 16排螺旋CT机。

1.4血管狭窄程度计算公式

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方法狭窄程度=(狭窄近端正常动脉管径-狭窄处残留管腔管径)/狭窄近端正常动脉管径×100%,10~29%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相对数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分析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TIA患者CTA检查发现112例存在不同程度头颈部血管狭窄,发现颈总动脉狭窄12例;颈内动脉颅外段18例;椎动脉狭窄23例;基底动脉狭窄17例;大脑前动脉狭窄5例;中动脉狭窄18例;后动脉狭窄19例。头颈部单支血管狭窄35例;多支动脉狭窄77例,多支血管狭窄者取责任血管最窄处测量。对TIA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脑卒中的进行3月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120例患者7d内继发脑梗死47例(39.2%),3m内继发脑梗死61例(50.8%)。

2.1 患者经ABCD2评分法对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结局见表一。ABCD2评分中危组对比低危位组7d,3m梗塞发生率均有差异,P<0.05,χ2=4.400,4.577(P=0.036,0.032)。高危组对比中危组7d,3m梗塞发生率亦差异显著,P<0.05,χ2=5.914,11.677(P3=0.015,0.001)。

2.2 患者CTA对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性(表二)。CTA中度狭窄组对比无或轻度狭窄组7d,3m梗塞发生率均有差异,P<0.05,χ2=10.360,6.030(P=0.001,0.014)。重度狭窄组对比中度狭窄组7d,3m梗塞发生率亦差异显著,P<0.05,χ2=7.659,7.498(P7=0.006,0.006)。多支血管狭窄者取责任血管最窄处测量。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常在1h内缓解,本质上,TIA与脑梗死是颅脑缺血损伤的不同阶段。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塞的特级警报,影响TIA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年龄、血压、糖尿病、颅内外动脉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微栓子脱落等因素相关,而颈内外血管狭窄作为风险独立因子。 ,本组资料中显示120例患者7d内继发脑梗死47例(39.2%),3m内继发脑梗死61例(50.8%),其继发脑梗死的风险很高,因此对TIA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非常重要,本组发病率较文献报道明显升高,可能与住院患者病情重,早期临床干预不理想且症状持续加重有关。

本研究采用ABCD2评分,兼顾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其方法较全面、合理。将责任血管狭窄<50%及≥50%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其结果发现责任血管狭窄<50%时,TIA患者ABCD2 评分<4分与≥4分7d内脑梗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管狭窄≥50%且ABCD2 评分≥4的TIA患者7d内梗塞发生率明显高于ABCD2 评分<4分者(P<0.05),提高了对高危病人的预测效能。ABCD2 评分与 CTA 头颈部血管狭窄评估二者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预测TIA 病人7d内发生脑梗死风险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吕铁钢,刘佳,郝健. 头颈CTA联合ABCD 2评分量表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5):62-65.

[2]吕凤琼,王世民,陈荣杰,等. ABCD2评分对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评估价值[J].山东医药,2013,53(2):4-6.

[3] 王丽,张元刚,李转会,等.头颈部CT血管造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7):123-124.

(1.宣城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安徽 宣城 242000;2.宣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 宣城 242000)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ABCD2、ABCD3—I、ABCD3—I+HCY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应用的比较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