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关节Y位的X线摄影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9-04-12刘建光向以四王绍刚李刚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2019年7期

刘建光 向以四 王绍刚 李刚

【摘要】目的:肩关节Y位的X线摄片技术与应用,根据肩关节解剖结构特征,使用正确的摄片技术,为诊断和临床提供肩关节疾病的有效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有肩关节疼痛症状(有外伤病史)的患者(男63例,女37例,年龄32~68岁)使用飞利浦DR X线机对所有患者进行肩关节正位片及肩关节Y摄片检查。并将其照射图片与常规肩关节正位片对比显示肩关节解剖结构。结果:100例患者中,78例一次拍摄成功;22例由于身体倾斜角度过小或过大,拍摄不成功,经改变身体倾斜角度拍摄完成。显示肩峰形态分为扁平型(Ⅰ型)15例、弯曲型(Ⅱ型)44例、钩型(Ⅲ型)41例,肩峰下间隙肩峰下间隙变窄 45例 ;肩峰下骨赘( 肩锁关节下骨赘,锁骨末端侧面骨刺, 向下突出)28例、肩峰小骨的存在4例、冈上肌肌腱的钙化5例,骨折及关节脱位13 例。结论:肩关节Y位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的直接依据,可观察肩峰下间隙、肩峰端骨赘、肩峰小骨的存在及冈上肌肌腱的钙化,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具有病因学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

【关键词】肩关节Y位;X线摄影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4-0002-0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00 例病人,其中男63 例, 女37 例, 年32 ~ 68岁。 所有患者均使用飞利浦 X 线 DR 设备进行投照。全部入选患者临床均有正常或外伤肩关节疼痛,上举痛35例, 肩关节肿痛 47 例,肩背痛18例。

1.2检查方法及评估方法

利用飞利浦DR 对所有病人均进行肩关节前后位及肩关节Y位检查。

肩关节Y位片X线照片显示--肩胛骨内缘(薄)投影于肩胛骨外缘(厚)中央,与喙突、肩峰一起,组成Y字形投影,并与肋骨缘完全分离。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78例一次拍摄成功;22例由于身体倾斜角度过小或过大,拍摄不成功,经改变身体倾斜角度拍摄完成。

本组患者经随访MRI检查结果,85例行MRI检查,其中肩袖损伤 69 例(63/85),其他如肩袖变性、粘连性关节囊炎等22例(22/85)。

3 讨论

肩关节撞击征的概念首先由 Neer于 1972 年提出并认为 95% 肩撞击征是肩峰下撞击所引起。病人外展或前屈时肩关节疼痛,常规内旋前后位和腋肩位只显示肩锁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但对骨刺的范围不能作出评定。肩峰下撞击临床表现为上臂外展,触摸、上举、投掷运动时出现疼痛疼痛弧,患侧卧位痛Neer征或Hawkins征(+),肩峰下封闭后击所引起。 病人外展或前屈时肩关节疼痛, 常规内旋前后位和腋肩位只显示肩锁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 但对骨刺的范围不能作出评定。冈上肌出口位或Y位片发现肩峰形态II型或III型MRI发现肩峰下滑囊滑膜增生,且常可合并肩袖损伤。

3.1 肩关节的解剖特点:肩胛骨是一大而扁的三角形骨,有肋面和背面,上缘、 外侧缘和内侧缘、 下角、 上角和外侧角以及三个突起,即肩胛冈、肩峰和喙突 。肩胛骨上部结构肩峰、喙突形态不规则,常规肩关节前后位显示肩胛骨上部重叠较多喙突后空间显示不理想,在进行投照前应了解每个部位的解剖关系,以便灵活运用,恰当的 X 线投照技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有学者相继通过解剖研究对肩峰形态的多样性进行分型, 总结肩峰分三型: 1 型为扁平肩峰,2 型为弧形肩峰,3 型为钩型肩峰, 此次抽取病例以 2 型为主。瞿玉兴等认为肩峰指数可准确地反映肩峰与肱骨头在冠状位上的位置关系,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与较大的肩峰指数有关。

3.2 肩关节Y位投照时注意事项:患者倾斜的角度应尽量使肩胛骨平面与片盒垂直, 根据病人肩部的肥厚情况确定, 肩部较肥大者向前倾斜角度应略有增加[7] 。另外,无明显外伤史病人,一般为肩关节退行性变,要使肱骨与出口重叠更少,以便观察肩峰出口内情况,可嘱病人患肢持物,使肱骨头下垂,更好地显示出口处的腔隙。 肖正远等[8]认为被检者肩部不能自然下垂者,应增加中心线向足倾斜的角度。 本组病例为能更好地显示肩峰下关节间隙, 采用在持物状态下进行投照,使肱骨尽量往下拉,肩峰下关节间隙明显增宽, 显示间隙内情况更为清晰。X 线照片是了解骨质病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并可以了解肌腱、 肩峰下滑囊是否存在钙化性肌腱炎或钙化性滑囊炎。此外,亦可通过肩关节出口位观察肱骨头与关节盂关系,了解肩关节有否前、下脱位,还可以观察肱骨近侧、肩胛骨体、喙突、肩峰等骨質情况,了解是否有骨折或慢性损伤。 3.3 肩关节Y位的临床价值:本组患者经随访MRI检查结果对照:100例患者中肩关节肩袖损伤 69 例(69/100),合并肩关节增生 15 例, 合并肌腱韧带走行区(冈上肌腱)钙化 5 例。X 线图片显示肩胛骨呈侧位,Y型显示,肩胛骨体部呈垂直方向,肩峰和喙突显示上肢。关节窝呈冠状位,被Y型的三个肢所遮盖。在正常关节,肱骨头重叠在关节窝。 可显示位于上方的喙肩弓部, 肩锁关节间隙显示比无倾斜角度的真正的肩关节侧位显示较宽。肩关节出口位显示肱肩关节间隙间距, 到达肩胛嵴出口的区域。此投照方法常用于怀疑有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病人,显示肩峰下骨刺、韧带钙化及肩峰形态, 喙突、 肩峰、 锁骨三都间关系。

综上所述,肩关节Y位的X线摄片技术与应用临床意义在于肩胛骨Y 位能够清晰显示肩袖出口骨性解剖结构,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建军.肩袖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Ⅱ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13(14):110221103.

[2]瞿玉兴,郑冲,范文潮,等.肩峰肱骨头相对位置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J]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8, 16 (5) : 362-364.

[3]肖正远,戴贵东,兰永树.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方法及临床应用 [J] .

(宣城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安徽 宣城 2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