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单一理答,让追问激活课堂思考力

2019-04-12林芳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考力

林芳芳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增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持着课堂,理答模式单一,导致学生不会提问、不想分析、不能解答,从而缺乏数学思考力。为此,教师应把握时机,从四个方面入手展开追问,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关键词]课堂追问;课堂理答;思考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87-02

新课标明确将数学思考列为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并提出要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往往把持着课堂,理答模式单一,致使学生无暇思考。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抓住有利时机,突破平铺直叙的单一理答模式,针对学生的回答追根究底,帮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提问,由此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拓展和延伸,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一、紧抓认知冲突点,适时追问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障碍,因为缺乏解题经验,所以不能进行有效思考。面对学生的思维冲突,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展开追问,从学生的认知冲突点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发现问题所在,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的“找规律”时,笔者先给学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图片中有花盆、彩灯、彩旗等物体,这些物体的摆放顺序有一定的规律。为了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笔者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分别找出第15盆花、第18盏彩灯、第19面彩旗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虽然采用的方法不同,但结果都是一致的。根据探究结果,笔者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常用哪种方法?”按照课堂预设,学生毫无疑问会回答“计算法”,但实际上,计算法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这正是学生在学习“找规律”时所产生的认知冲突。对此,笔者追问:“是不是每道题都是用计算法找规律,而且是最快、最简便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发现,并不一定每次都用计算法找规律才最快、最简便,还需要根据具体情況进行选择,有时用奇偶数分类法最简便,有时用画图法最快捷。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已有答案进行追问,帮助学生梳理找规律的几种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策略来找规律,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把握知识难点,层层追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学习数学时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牢牢抓住知识重难点,分层追问,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开启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的“认识平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际操作,已经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平行,也从动手操作中认识到了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这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横线,又在黑板的后边画了一条竖线,让学生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平行还是相交,学生立刻产生了分歧,有的认为这两条直线相交,有的认为这两条直线不相交,但是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学生无法说明白。很显然,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平行和相交的意义,根据这一难点,笔者分层追问,第一,先结合生活经验追问:“如果有一只蚂蚁甲在前面那条直线上爬行,另一只蚂蚁乙在黑板后面的那条直线上爬行,这两只蚂蚁会撞在一起吗?”学生通过经验判断这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第二,笔者结合数学逻辑进行追问:“这两条直线既然不相交,那么是否平行呢?和一般的平行线有什么区别?”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展开分析,通过思考之后,学生发现这两条直线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没有可比性,而平行的一组直线必须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的。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牢牢把握学生的认知难点,结合答案设置了两次追问,从两个层次巧妙化解学生的认知难点,让学生对平行概念中“同一个平面内”这个重点要素(也是难点要素)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抓住思维发散处,恰当追问

教师的提问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问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课堂理答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发散点,从不同角度追问学生,启发学生找出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材编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村里有一个正方形鱼池,要在鱼池的四个角都栽一棵树,但村里要扩大鱼池,扩大之后形状仍然不变,但是面积扩大了2倍,如果不移动这四棵树能做到吗?根据这道练习题,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可以以四棵树的位置为边长的中点画一个正方形,即可满足条件。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笔者设计了一道变式练习题:村里有一个三角形池塘,池塘的三个顶点都栽了一棵树,现在要扩大池塘,扩大后形状不变,面积是原来的4倍,如果不移动这三棵树你能怎么做呢?(如图1)

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解题经验,在读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后,学生画出了草图(如图2)。

学生能够给出这个答案,就意味着教师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此时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的有利时机,笔者追问:“除了这种画法,还有其他方法吗?”果然,学生展开思考,立刻又画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图3)。

这些答案出乎了笔者的意料,让笔者在吃惊之余倍感欣慰。如果笔者没有追问学生,学生的思维可能就无法得到发散,他们的解题方法也就没有机会展示。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在学生已经得到答案的同时恰当追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并提出了不同于教材的解答模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四、紧扣常见错误,巧妙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这恰恰反映出学生在构建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也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学生的错误正是提升课堂思维的有利先导,教师作为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纽带,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巧妙追问,让学生自我反思。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其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学生在开始思考的时候,笔者就预先暗示学生分别用公式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学生经过计算之后,马上得出了答案:“结果都是16,因此可以判断面积和周长是相等的。”笔者追问:“想一想面积和周长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在追问之下恍然大悟,这才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分析:虽然周长和面积都是16,但是周长是指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总和,其单位是16厘米;而面积指的是正方形整个面的大小,其单位是16平方厘米,虽然数字相同,但是单位不同,两者没有可比性。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牢牢抓住了学生常犯的错误,展开巧妙追问,让学生深刻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理答并不是一人把控,而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要牢牢把握时机,突破单一的理答模式,适时、恰当地追问,长此以往,一定能够让数学课堂绽放思维的光彩。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思考力
Logic Dots
Logic Dots
提升思考力
提升思考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策略
“让学引思”:初中数学课堂的新视点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