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

2019-04-12郭青松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本心批判性心态

郭青松

编者按 批判性思维是指能够抓住问题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的一种清晰敏捷的思维。首先,它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进行评估与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意义上,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独立人格的基础。其次,它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

批判的核心要素,就是追问合理性、追问可能性、追问必然性,大胆质疑、谨慎断言。批判一个对象,首先意味着去准确理解一个对象,并由此去追问这个对象成立与否。所以,批判的结果既可能是支持,也可能是推翻,但目的并不是推翻。可见,批判是一种健康的求索,它既不盲目相信,也不盲目拒绝,批判性思维的对立面就是教条式思维,这种思维的核心就是只接受,不追问;或者,只拒绝,不追问。

批判性思维从来就没有要求人们单纯地说“不”、发难、破坏,用揭露缺点或故弄玄虚的目标去做研究。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首先,质疑是一种谨慎的态度,对某个观点、论证,不是立即接受或反对,而是延迟判断。其次,质疑是提问,而不是判断,是对观念的理由、根据的提问,而不是对观念的判断,更不是否定判断。质疑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方的概念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论证是否合理,可见,批判性思维包含对他人和自己行为和观点的反思,是为了完善和超越的批判。

作为当代高中生和未来的国家公民,理应直面社会、直面人生,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应死啃书本,作文中只会拿几个古人说事,套话连篇。而在议论文写作中,部分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故意对一些事实视而不见,把不利于自己的观点遮蔽,这不仅仅是思维惰性的表现,也是滋生狭隘、偏激的一元论和二元思维的温床。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仅仅停留在非黑即白的单环思维层次,其结果是,写出来的议论文往往有一种偏见,在对立当中无法自拔,毫无说服力和生命力。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关注社会生活,重视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突出理性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思维能力跟不上,再好的文笔,再完美的章法结构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病文展现

“千古文章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在当下思辨性成为高考作文评判重要指标的情况下,立意深刻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所谓“深刻”,多指文章的见解、立意有深度,且角度切入比较独到。对议论文而言,“立意深刻”很重要,因为它能反映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思想的深度决定行动的高度,想得全面,看得透彻,你的观点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你的分析才会逻辑严密。但是,立意深刻需谨慎,如果刻意追求深刻而不顧文章整体结构,可能会弄巧成拙。

笔者曾看到某出版社刊登的来自上海卷的考场“高分作文”一篇,且来看分析:

不染不妖

上海一考生

(何为“不染不妖”?按照周敦颐文章的意思来理解,字面意思就是“不被污染,不妖艳”,也就是做人要保持高洁的品质,不能同流合污。可是,这与“被需要”又有什么关系呢?)

周敦颐之所以爱莲,是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于方塘间婷然伫立的莲,从未失掉自己的本心。莲花不是为求行人驻足观赏而傲然绽放,它并不渴望被需要,它不在意被赋予价值。而如今,拥有莲之品性的人,还剩几何呢?

(“莲,花之君子者也”,这是以花喻人,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可是,能据此就在议论文中,把莲花作为论据吗?要知道,所谓傲然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人“强加”给莲花的,我们可以说人要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但开头把莲花作为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

等待着被需要的人,在等待着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们需要依附于他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似蜉蝣米粟,因渺小而做着无奈的讨好。(等待被需要的人为什么就一定是渺小的呢?为什么就一定是无奈的讨好呢?彼此之间为什么就是“依附关系”呢?)最终,在自卑心态的影响下,渴望“被需要”的人失掉了自我,忘却了本心。(等待被需要就是自卑吗?渴望被需要就失掉了自我、忘却了本心?)太在意旁人赋予自己的名誉和评价,不由自主地在浮世中起起落落。

所以,人便应该做到不染不妖,坚守本心。(用“所以”这一关联词,就表明之前写的那些是原因,这才是结果,二者是因果关系。既然如此,“结果”才是重点,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岂不是变成了“要坚守本心”?)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认为人类所产生的爱慕虚荣、嫉妒和愤怒的情感,是因为“不完美社会”的存在而引起的忘却自我的表征。这个与旁论有些相悖的观点,却似一把利刃,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在随波逐流。(爱慕虚荣、嫉妒和愤怒的情感等等是消极负面的,渴望被需要能归于此类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完美,充斥着类似“被需要是靠他人证明自身价值的绝佳方式”的心理,这种谨小慎微、讨好他人的风气,不知让多少人迷失了自己,何谈坚守本心。(渴望被需要与谨小慎微、讨好他人能等同吗?)

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人为“渴望被需要”的心境所奴役。刘禹锡曾写“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韩愈曾著《进学解》。他们曾抒发不得志的愤慨,遗憾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无满意的头衔,就像自己失去了自己能力的证明,也就等同于失去了自己的能力。他们没有一个需要尽忠效力的皇帝、朝廷,那么只能患得患失。相比之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出世态度,则显得他更加豁达。他不求什么“彭泽令”,不追求百年后的赞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只为“忘怀得失”无拘无束地生活。(作者为了增强说服力,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但所选事例存在争议:对于封建社会儒家知识分子而言,要“兼济天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被朝廷需要,所以韩愈他们又有什么错呢?韩愈们想“达则兼济天下”,这怎么又是为“渴望被需要”的心境所奴役呢?陶渊明不是不想当官,他只是受不了官场上的那些“套路”,而且,能不能说他的隐逸只是在逃避现实社会呢?“独善其身”能不能看作是只顾自己呢?至少这些事例存在争议,而有争议的事例是不能作为论据的。)

到现在,陶潜之后无人爱菊,爱牡丹者遍地可寻。有官做的人,要挤破脑袋挣得一个评级,就像契诃夫笔下戴着假冒勋章的文官们,刻意标榜身份,只为受追捧、被需要;在工作的人,寻找着被需要的机会,像个想吸引观众的滑稽小丑,生怕不受重视;学生们要去拿奖,去应试,以证明自己是个好学生,才能得到老师的青睐。人逐渐迷失了自己,获得疲劳,空望着触不可及的本心。(想获得一个工作机会,怎么就成了小丑?就算是舞台上的小丑,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要吸引观众,又有什么错?得不到观众“需要”的小丑难道还值得肯定?一个没有任何优点的学生又凭什么获得他人的青睐?)

有太多的人持着“渴望被需要”的心理,害怕被遗忘、被忽视,害怕自己一文不值。可是,做到不染不妖,坚持本心,反而才是自己拥有真正价值的证明。(把“不染不妖”与“坚持本心”放在一起,所谓的“坚守本心”的意思就应该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要保持自己的本真,不应该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可是这又与“被需要”有什么关系?渴望被需要的人就是“被污染了,变得妖艳庸俗”了吗?)

原题解析

本文有几大“不可原谅”的缺点:论证逻辑混乱,论据与论点不一致;观点片面偏激,素材老旧,语言也缺乏文采。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本文作者为了“创新”,在立意上显得“深刻”,刻意贬低“被需要”。为了批判而批判,却没有领会到批判性思维的真正含义。那么2018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到底应该如何解读呢?先来看题目: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首先,从材料本身来看,命题人认为渴望“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并没有对此表现出明显的好恶。而且,从道理上讲,这样的心态本身也没有任何错误之处。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关注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现象很普遍,所以,这种心态本身不应该成为被批判的对象。那么,可以批判的是什么呢?

仔细审读就会发现,这个材料其实需要考生深入思考自身需要、他人需求、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之间的联系。比如,究竟人们是为了自我需要才无视社会需要,显得自我,还是经常过分强调“被需要”,而忽视了个体自我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呢?如果时时处处总在纠结他人究竟需要我做什么,会不会束缚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掘,进而影响个人需要的满足,最终影响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呢?再比如,对于“被需要”的后果我们也要理性分析,如果真正出于利他,那当然是牺牲、奉献精神;如果只是刷存在感,那倒是利己的表现。还有你所认为的他人需要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不需要,或者强加的“需要”,那就是伤害。所以,从立意的角度讲,如果实在要批判,就应该从以上角度去展开,而不是像上面那篇文章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完全否定“被需要”,片面地认为渴望被需要就是自卑,就是對他人的依附,就会迷失自己。

优秀佳作

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人

上海一考生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心态太普遍,似乎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我认为仍需辩证地去看待这种现象。

首先,这种心态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蒲娇、冯骥才抢救濒危村落是被传统文化需要;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担任村官是被农村需要;钱伟长放弃文科转学物理设计导弹是被国家需要。这些“被需要”既实现了自我价值,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这种结果只是因为那些“被需要”的人,都如同鲁迅一样,单纯地抱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精神追求。

如今,渴望“被需要”的心态复杂了许多。这些人可能是出于“从众心理”,为融入群体而选择大部分人所秉持的心态;抑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善于利用别人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应明白我们实际上生活在自己的皮囊里,他人眼光与我无关。当我们为他人眼中的自己而奋斗的时候,便脱离了自己的皮囊。更应该提醒自己,渴望被需要也是一种自我的需要,无节制地放大“被需要”的渴望,过分地追求“被需要”的心态的满足,即使披着这样的“利他”外衣,本质上都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也有可能是虚荣心作祟。在被他人需要的生活里,证明自己的价值,越被他人需要,越觉得自己有价值,满足了被认可的虚荣心,却忽略了对“被需要”的辨别能力。这些“被需要”是真正的“被需要”吗?如此被需要是因为我的能力,还是因为我的“来者不拒”?对他人需要的回应是否应该有门槛和底线呢?

渴望被需要的心态,显然优于犬儒主义者的愤世嫉俗和佛系青年的得过且过。犬儒或佛系,弊端都是浮于表面的,但这种心态的弊端却隐于暗处。有一种空巢主义者,他们大多是青年人,这类人往往内心空虚,缺乏自我认同,缺乏安全感,生怕自己被世界抛弃。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有“被需要”时,他们才真实地“活着”,才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我想人生的价值并不一定仅仅体现在这里。“当他拿起画笔时,就感觉自己是国王。”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如是说。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舍弃了在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谁能说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命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呢?价值的根基,不应该仅仅建立在他人的需要上,忽略了自身的需要,只关注“被需要”,我们又能真的幸福、真的自由吗?

总之,我们要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人,努力向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追求奔跑,但不必过分放大这种渴望被需要的心态,否则就会迷失自己,陷入另一种欲望的深渊。

点评:

同样是把重点放在对“被需要”心态的批判上,但本文的立论远胜于上一篇文章。作者先肯定了“被需要”心态的积极影响,接着话锋一转,谈到当今这种心态的复杂性。明确指出如果无休止地放大“被需要”的渴望,过分去追求,其本质就是自私自利的行为。这就把对这一心态的批判限定在了一个狭窄的范围之内,而不是“不分敌我”地批判。文章先对现实生活中刻意过度追求“被需要”心态进行分析,并逐一加以批驳。在此基础上,再正面分析这种心态显然优于犬儒主义者的愤世嫉俗和佛系青年的得过且过。先破后立,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结尾总结全文,点明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辨证看待,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我们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限制批判的范围,精准定位批判的对象,这样的“立意”才会真正做到“独到、深刻”。

猜你喜欢

本心批判性心态
跨年时 有所思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做谦逊的人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一人一心一山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