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和而不同

2019-04-12文丨张世程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引申义历练云卷云舒

文丨张世程

“和”,篆书作“和”,都是由“禾”与“口”构成,只是左右换了位置。这显然是个形声字,就如《说文解字》说的:“从口,禾声。”至于它的意义,《说文解字》注为“和,相应也”,应该是指声音、说话或言论的呼应吧。《广韵·过韵》里说:“和,声相应。”《老子》里说:“音声相和。”这应该是“和”最初的意义吧,我们今天说的“和谐”是引申义。而“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曲高和寡”,“一唱一和”等,则表示跟着歌唱而与之和谐,就是唱和、应和的意思。

今人常常把“和谐”连在一起用,但有一种说法颇有道理,是说“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如此看来,“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难怪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能容纳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而且保持一种和谐的气氛,是多么了不得的君子风度。

还有一种君子之风便是温和的态度、平和的生活。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论语》,也读薛仁明的《孔子随喜》,常常想,孔子其实就是住在我隔壁的一个温和敦厚的老人。还有一个类似的人——辞官归田的陶渊明,他一回到村里,就仿佛成了农夫的好朋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仿佛一会儿是云,一会儿又是鸟。五柳先生回归到了一种多么平和的生活中。在我看来,大概只有王维感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居秋暝》)的那种自在平和可以与之媲美了。有副对联形容这种平和,实在佳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一个生命奔忙着、劳碌着,希望过一种平和的生活,怎奈平和难得、平和不易,作为现代人也不能动不动就“归去来兮”,更何况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很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有时候就只好交给时间,一旦消解了或是淡忘了,平和也许就能不期而至。除了生活的历练,还有精神的修炼,即彻悟生命,拥有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

历练与修炼,对于做老师的来说,很多时候就体现在跟学生打交道。比如说,这个学期某日大课间,几个学生围绕某个问题交谈着,困惑不解之际,就围到了我身旁。我们围坐着,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表面热闹,内里深入,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与思考得以放大,做老师的也收获不少。正所谓教学相长,而且其乐融融,大家都欢喜不已。可以说超越了“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的状态。于是,这种师生“围聊”就成了一种常态。这也算是“和”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同时也似平引领着我这个为师者走向平和的生活状态。

猜你喜欢

引申义历练云卷云舒
落枫叶
十年历练,非凡直-10
岁月的脸
挫折历练勇敢、行动见证成功
吴海琼
“耐”字原是剃胡须
刘月明 书法更多的是人生的历练和修养
企业汇率避险:在历练中成长
画说汉字——摆(bai)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