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2019-04-09叶晓蓉

关键词:初中美术

叶晓蓉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成分,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技巧,还应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美术素质,创造力。本文分析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美术兴趣的原因,并提出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育氛围;美术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3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重新构建美术课程,按学习方式将其分为四大学习领域,分别为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综合与探索,强调对学生外化能力和内化品质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空间和机会。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不高,受传统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对美术学习重视度不足[1]。

一、学生缺乏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在幼儿时期学生普遍喜欢绘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骤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学校外部因素和家庭的误导,学校内部因素的影响[2]。

1.学校外部因素和家庭的误导。

入学后,从小学升到初中,学校和家庭开始以学习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表现,评判其好坏,给学生传递了“学习成绩最重要,兴趣爱好可有可无”的错误信号,并且灌输了兴趣爱好影响成绩时将其舍弃的思想,导致学生天性逐渐被扼杀,画画逐渐变成一种玩耍的方式,给了学生误导,阻碍学生兴趣发展,进而逐渐失去美术等爱好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學校内部因素的影响。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校升学率的提高,因此为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课程,许多学校虚设美术课和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加剧,艺术课程逐渐受到重视,但部分学校教学意识仍未转变,美术课资料缺乏,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形式化,导致学生逐渐失去美术兴趣[2]。

二、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美育意识。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驱使下,学校教育中逐渐形成主科、副科,对必考课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过于忽视了音乐、美术等课程。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这种大学科、小学科的教育意识逐渐得到改善,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师应不断深入自身专业化发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美术教育,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度。美术教师还应提高自身教学综合素质,包括美术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高的美育意识等,从自身做起推动初中美术教学的改革创新,最终培养学生美术兴趣,达到美育教育目的。学生和成人的描绘水平、眼中的世界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多综合直觉和想象来表现视觉形象,只有不断提高绘画技艺,累积美术知识,才能使学生变为主动创作,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并不是要将所有学生培养成美术家,画家,而是教会学生基础美术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内心感受,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3]。

2.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任何课程教学中,课堂导入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导入,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初中美术教师应积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引进美术故事、利用轻柔音乐、展示美术作品、提出问题等,展开课堂导入,激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中。通过充分利用课堂导入,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既轻松又保持对课程的兴趣,进入到后续的学习中[4]。例如:在《用色彩表达情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林妙可演绎《歌唱祖国》的画面,向学生提出在奥运会隆重的场合她穿红色衣服的原因,红色衣服代表的意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色彩的美术作用,让学生感受冷色调和暖色调之间差异,让学生思考色彩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景和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保持对后续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并且活跃课程氛围。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丰富美术教学方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美术素质,那么教师就应该摒弃传统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采取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和美术认识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压力,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学设备进行直观教学,通过现代电教设备直观展现美术素材,将作品生动形象化,增强学生感受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创设活跃的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其中,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

教师还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强课堂互动,通过美术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美术知识的习惯[5]。例如:在《中国画的形式美》教学中,将学生分组,通过展示经典国画,让学生讨论中国画美在哪里?让学生加强交流互动,共同探究美术知识。

4.开展动手操作,组织多种美术活动。

在学生理解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绘画技巧之后,教师应多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融入美术知识,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应联系现实生活,积极组织多种美术活动,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例如:《面具的设计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彩绘、贴纸等方式设计面具,并让学生带上设计面具进行现场表演,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金双.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十一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6:1.

[2]张静.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4(05):131.

[3]高海岩.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20):157.

[4]陆惠芳.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4:5.

[5]何娴.营造良好美育氛围 提高学生美术素质[J].新课程学习(中),2013,12(04):163.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
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窥探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