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04-08朱晓伟

中国医院统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根治术乳腺癌状态

朱晓伟

作者单位:313000 湖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乳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术后外观效果好等优势。但报道显示[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常处于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对其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均造成不利影响。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配偶作为主要的照护者,不仅是其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同时配偶的认知行为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思维、信念和行为。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应用了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即根据认知行为理论[3],制订并实施患者与配偶同步[4]的护理干预计划,探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浙江湖州中心医院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共纳入符合标准者108例,随机化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54例。其中,患者年龄29~62岁、中位数47.78岁,小学或初中96例、高中及以上12例,诊断时间3~12周、中位数8.02周;配偶年龄30~65岁,小学或初中90例、高中及以上18例。

纳入标准:(1)经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2)初次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意识清楚,具有一定阅读和理解能力;(4)住院期间患者由配偶照护;(5)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具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2)术中更改手术方式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常规护理,同时发放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指导手册,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包括乳腺癌疾病相关知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方法和疗效、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方式、术后康复训练等。

1.2.2观察组方法

应用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配偶参与患者护理干预的全程,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制订并实施患者与配偶同步的护理干预计划,干预形式主要为个体干预结合团体干预,具体如下。

(1)个体干预:患者入院3 d内至出院前1 d,每2 d进行1次干预,每次干预时间30 min左右。首先,入院时采用一对一床边访谈的方式与患者及其配偶进行沟通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现存的认知行为问题和原因,对其错误的认知、行为进行评估和识别,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个性化的认知教育和行为指导,帮助其建立新的、积极的认知行为模式。其次,针对围手术期负性情绪表现严重者,鼓励患者倾诉自身的内心想法,指导其采取合理的方式宣泄负性情绪,采用积极性语言等心理疏导方法帮助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鼓励配偶与患者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指导其学习如何更好地照护患者、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等,促进患者进行主动地自我调节与情绪管理。

(2)团体干预:患者入院3 d起进行团体干预,每次60 min左右,每4~6对患者及其配偶作为一个小组,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干预,根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安排1~2次干预。首先,针对患者、配偶各自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对患者、配偶分别发放解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指导手册和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配偶健康指导手册,以小课堂的方式讲解手册内容,指导其学习乳腺癌的疾病、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出院后康复指导等知识,纠正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负性情绪。其次,运用乳腺癌手术典型案例,帮助患者及其配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组织各小组进行互相讨论和学习,小组成员针对自身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分享自身经验,互相启发。最后,对小组成员的提问进行解答,记录每位患者、配偶的发言并进行总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及其配偶的一般情况、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研究者分别在管理前(入院时)、管理后(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均现场填写和回收,统一指导用语并及时补充缺损项,双人录入及核对数据,本次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1.4 评价标准

(1)一般情况:对患者及其配偶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教育水平、诊断时间和配偶的年龄、文化程度等。

(2)心理状态:对患者发放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其中,HADS量表包括焦虑(Anxiety,A)、抑郁(Depression,D)2个亚量表,分别有7个条目,0~3分4级评分法,总分21分,评分越高则焦虑或抑郁症状越重;SAS量表、SDS量表均为20个条目,1~4分4级评分法,总分为20个条目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到百分制标准分,评分越高则焦虑和抑郁症状越重。

(3)生活质量:对患者发放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癌症生活质量评分调查问卷的乳腺癌模块(QLQ-BR23)进行评价,包括功能领域、症状领域2个部分,分别有4个条目, 1~4分4级评分法,采用极差化线性变换为0~100分表达结果,功能领域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评分越低则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及配偶一般情况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及配偶的一般情况比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心理状态情况

管理前,两组评分比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HAD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管理前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2.3 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管理前,两组QLQ-BR23评分比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管理前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不仅面临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同时承受着手术本身带来的女性部分性别功能属性丧失等一系列改变和打击,这些都会导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突出[4-5]。在乳腺癌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中,配偶的支持是最重要的[6-7]。本研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了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旨在纠正患者及配偶的错误认知,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行为,以良好的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应对疾病,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术后康复。

结果显示,应用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组HAD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和QLQ-BR23的功能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QLQ-BR23的功能领域评分较对照组升高,说明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可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使患者围手术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10]。提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而言,根据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控制或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特别是在围手术期,让配偶参与护理干预的全程,尽量为患者及其配偶提供全面、详尽的知识,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认知水平,并促使配偶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目的。

综上所述,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也具有一定局限,未对该管理模式对患者是否有长期影响进行关注,计划增长随访时间,以观察配偶同步认知行为管理的长期效果。

猜你喜欢

根治术乳腺癌状态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状态联想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