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激励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2019-04-07王怀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效果

◎ 王怀岗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工作者也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目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没有一套成型的激励教学模式,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明确的探讨计划。尽管我国教育界已针对激励理论开展了讨论研究,并提倡应用,但在实际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仍有很多问题和误区,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一、激励性教育的作用

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好多年了,但教学质量相对素质教育并不尽人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探讨的课题。其中将奖励机制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有助于完善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体系

我国一些专家针对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重点都放在了教育成果上,并未对教育过程进行过多探讨,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体系并不完善。目前,在新形势的要求下,思想品德教育要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要求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并将奖励机制更好地应用于教育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教育理论体系。

2.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态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中应勇于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提倡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恰当应用激励,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学习且乐于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兴趣,这将对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激励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针对激励教育的倡导也有一段时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赏识教育就是一种激励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一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并没有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性现状。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奖励单一,效果不明显

很多家长及学校用物质奖励孩子,这显然是错误的。必要的物质奖励是可以的,但太过重于物质奖励将会使奖励失去其意义,甚至于产生拜金思想,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使激励效果流失。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肯定学生,予以鼓励无疑是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但并不只是“三好学生”“模范学生”,要采用“版面展示”或宣传先进事例等多形式、多元化奖励,否则激励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效果。

2.只重视表面形式,忽视其内在作用

教育的核心是引导,而不是强制,激励也是如此。一味刺激学生,而不加以引导,使激励空洞,从而失去教育的意义。

三、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并恰当合理地应用

1.把握时机,创设情境

优秀学生予以适当地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若学生存在犯错误的倾向或已经犯下错误,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予以批评,及时控制犯错误学生的不良动机和不良思想。要注意,教育最好等到学生比较冷静时,在学生恢复自控力时再批评教育。另外,初中学生已有较强的自尊心,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否则激励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在不同时机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并且及时予以激励,莫错失良机。

2.合理适度应用激励

激励要有度,程度太高,学生可能会产生投机心理;程度太低,学生则体会不到,激励效应难以体现。学生心理会随思想政治教育而产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分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味强调激励,或长时间不予激励,都起不到教育效果,只有良好的措施与方式,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给予学生尊重和关怀,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兼以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把握奖励的程度,应用多元化奖励方式,满足学生基本需求,使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3.形式多样地予以激励

恰当合理地激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应用激励要情境交融,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情与自尊,教师必须真诚才能打动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良好的情感应用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转变自己的角色,以朋友、同学的身份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应用激励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疏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在摸索探讨中。所以广大教师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应用激励机制,掌握其规律,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活,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其独立性、创造性,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培养新时代祖国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抓住“瞬间性”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