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信息技术课程 培养信息技术素养

2019-04-07徐建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幻灯片课件笔者

◎ 徐建春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它是一门发展快、应用十分广泛的新兴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课程;是一门随时间变化,内容迅速更新的课程。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所以,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都明白了信息技术是什么,我们才能知道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应该学什么。

一、信息技术素养的认识

什么是信息技术素养呢?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指从由描述计算机的运行方式逐渐演变成以“人”而开展,成为一个由学科思想展现出的关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通过信息技术素养来培养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和全面发展的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人们掌握信息技术,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素养是对当代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措施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呢?根据信息技术学科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笔者归纳了两点。

1.将教材知识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由于信息技术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讲起来费时间,而学生也感觉枯燥无味。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深钻教材和教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变成易接受的游戏语言,让学生积极参与。

比如,在讲PPT幻灯片制作时,笔者首先结合书中制作范例,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的课件。课件中使用了文本、声音、视频、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而且每一个对象都进行了动画设置。展示完成时,学生很好奇,笔者就简单介绍了文本、声音、图片的插入,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及每一对象动画效果的定义,然后要求学生也做一个自我介绍的课件,他们很快完成了,但是问题也出现了。为了让课件更为美观,错字怎杨改正,字体与字色怎样改变,幻灯片的背景如何设置,以及笔者没有讲到的各种媒体的使用,如二维图形、艺术字等如何应用、调整。通过思考、实践,有的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有的学生没掌握但怀着迫切的心情认真听笔者讲解,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且记忆深刻。课件中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瞬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获取多种信息的兴趣。

2.结合日常生活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结合本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在设计教学时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长此以往,他们的信息意识就会逐渐增强,信息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比如,在学习PPT和Flash软件时,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笔者会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将软件的学习与“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相结合,在教学设计导入部分,笔者首先给学生展示获奖的优秀作品,鼓励他们通过认真学习,同样能制作出优秀作品,看到这些优秀作品,学生也找到了学习动力。此后,在对软件的具体学习过程中,笔者不要求大家按书中所给示例进行制作,而是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制作电子报,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好的作品内容的选取很重要,要善于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信息、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对信息的检索、筛选和加工使之具有使用性。明确了主题,有了学习动力,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教学目标中所要求的知识,同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丰富,还相互讨论、使用帮助等方法掌握了更多制作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能的目的。

又如,学习从网络上下载软件。当学生进教室时,笔者就用Real Player播放一首很受学生欢迎的歌曲。这一手段果真见效,学生马上就被吸引过来,一边听一边窃窃私语,笔者趁机向学生简单讲述用Real Player听歌的方法,但是学生的机上没有歌曲,也没有播放器,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到网上下载一个播放器和一首歌曲”,课题就这样悄悄引入了,学生听得全神贯注。他们不仅学会了下载软件,还学会了安装软件,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下课很久了,还不肯离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提出的要求。学生只有从小接触信息技术素养,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在逐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充当好一个组织者、指导者,一个良好环境的营造者,一个督促者的重要角色。

猜你喜欢

幻灯片课件笔者
水幕幻灯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