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逢灿烂中的英语分层走班
——分层走班在英语学科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2019-04-07祝可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考分层基础

◎ 祝可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1]。”但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往往会使我们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2]。问题在于我们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的是无差别的教育。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校结合实际,进行了英语教学中分层走班的探索实践,以此达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成功与喜悦的体验,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目的。

一、前期准备

1.有经验。经过多方学习与考察,我校已经从科学、数学这两门学科进行了分层走班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兼顾流动与稳定,同时便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程度的按3个班为一个教学单元开始尝试。由高到低分别为A层次、B层次、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意愿,自主选择与自己相适层次的教学班,开展走班上课。不同层次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有必要。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生源除了周边村落还囊括工业园区的学生,学生间学业水平差异较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教师教授的内容都能很好掌握,但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提升,而后进生在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给予进一步指导,根本没有精力去课外提升拓展。同时八年级教材内容开始增多,难度加大,也增加了学生间的分化。而九年级是最关键的一年,为了让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能,让他们都有长足地进步,从容应对中考,学校在八、九年级进行英语学科的分层走班。

二、实践探索

1.学生分层。班主任和英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类学生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扎实;B类学生基础较好,非智力因素较差;C类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成功体验,我们对以上学生进行动态的分层,并定期进行微调,一学期以期初和期中为时间界点。分层完毕后,及时与每位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用赏识的眼光,对他们进行激励,并及时调整学生层次,帮助其递进。

2.分层备课。“分层走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研究教材,在备教材的同时先备学生。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多种方式,启发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

3.分层教学。真正上好课就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及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行课堂四十分钟高效教学。其中,对A层次的学生,侧重于进一步挖掘潜力,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为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自我展示、自我提高的机会;对B层次的学生,侧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强基础、勤训练、习方法”为策略,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对于C层次的学生,侧重管理和激发学习兴趣,以“低起点、小坡度、重提高”为策略,帮助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主动完成学习任务[3]。

4.分层练习。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作业、练习、检测的选择设计上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尽力做到难易结合,合理安排,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也能认真完成,有所收获。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使教研组成员发挥集体优势,在充分研究课标和考试纲要后,针对历年中考真题,通过基础夯实、提高训练、走进重高等模块的设计,制作学生分层练习手册。练习手册既满足了优秀学生的需求,也充分照顾到了学困生的困难,让后20%的学生不再沦为中考的看客,积极参与其中。

5.分层评价。以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评价,实现分层评价和评价的个性化,在对各层次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A、B、C班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A、B班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C班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

三、成效与反思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分层教学班中的学生,基础、能力、偏好、成绩等相对接近,同时容易形成竞争关系和“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这对于高层次教学班会有更明显的效果。分层走班的效果在中考中也同样得到了验证。

当然,在分层走班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班级管理的难度加大。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扩大到三个班的学生。A、B层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多表现在积极方面,他们的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但大多数C层学生本身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当这些学生课后回到原来的行政班,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

2.学生心理问题增多。A层学生因为在相对较好的班级进行学习,因此部分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B层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A层学习,易产生急躁的心理。C层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所谓的差班学习,学习兴趣和动力日益减少。

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分层走班已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证明其鲜活、强有力的生命力。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又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它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

猜你喜欢

中考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整式”基础巩固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