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19-04-07唐婧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昆虫素质教育美术

◎唐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美术课程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小学美术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所以应当加强学生的美术教育,促进小学美术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教育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有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但传统的美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学的进展。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整个素质教育的进展。

一、注重教学引入,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课堂教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此,有必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引入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洒水成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很难取得效果,学生没有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游戏导入。首先,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然后教师“变魔术”往地上洒水,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像什么?”然后教师让学生参与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其次,进行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水,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引导学生完成。最后,集中并汇报:“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可有趣了!”进而完成新课的讲授。教师用这种轻松生动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注重游戏教学的实施,实现寓教于乐

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引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压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到“快乐学习,学习快乐”。所以,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游戏,以便进行理论教学。把呆板变为生动、有趣,要赋予课堂教学生命力和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乐趣,真正实现教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美丽的昆虫》时,教师可以先分析PPT课件中的昆虫图案与真实昆虫之间的异同,让学生知道如何将生活中的小昆虫变成漫画中的卡通昆虫。教师邀请学生参与游戏:“我们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老师的鼓停了,谁就转过头告诉老师屏幕上的昆虫名字,对回答正确的小朋友有奖励。”这样就会调动起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会专注于大屏幕,竖起耳朵听鼓声,从而动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享受这一节课。

三、注重学生的竞争与合作,促进学生互动

小学生的天性都比较争强好胜。为了使美术课不枯燥,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类或协作类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参加竞技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使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权和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让学生了解如何实现合作共赢。教师可以设计分工协调的作业,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完成,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的同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群体,鼓励群体明确划分工作,相互学习实现学生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就可以理解团结的重要性,逐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捏泥动物》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这项任务。首先,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然后,教师提问:“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并让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最后,教师展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用橡皮泥捏一只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明确的分工学生分别负责搓、捏、压、粘、卷、揉等任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最后完成精美的作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劳动与合作,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育是现如今推行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十分有效和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当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并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昆虫素质教育美术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借昆虫上课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