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 提升阅读能力

2019-04-07杨兰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自然段课文文章

◎ 杨兰平

应试教育让不少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严重地制约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提升阅读能力,就是针对以上问题在高中阶段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课前认真、仔细地预习,在课堂学习中就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地去攻克难关,就不能进一步地深入理解课文。课前预习一般分三步走。

1.疏通字词。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所表达的含义,是读懂课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尤其是一些重点词语,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词的本义,还要理解词的引申意义,即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每个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概括自然段段意,进一步弄清每一段与上下自然段、与全文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3.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学生把各个自然段的段意联系起来,弄懂课文大意。这是个循序渐进、呈螺旋形上升的语文训练阶梯,也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

二、优化课堂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数育,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训练的主渠道还是课堂。它要求教师在有限的40分钟内,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而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极大地吸引学生投入学习之中,而且对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创设丰富且必要的情境,在愉快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训练学生阅读创造条件。

1.设置悬念,诱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设置必要的悬念,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中学生的有意识记处于发展阶段,而无意识记则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意识往往受新鲜事物的支配。而巧设悬念能使学生在新奇、强烈的求知欲下探求问题答案,进而理解课文。

2.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阅读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这种能力就是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最终能力,不是到“最终”才培养,而是在有目标、有步骤的学习中逐步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地、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这种自学能力。

(1)精讲范文,掌握学习方法。在碰到新类型的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文章结构、表达顺序、重点段落的联系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2)引导学习,巩固所学方法。在同篇课文中类似结构的段落或同类型课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利用已学的知识对新知识消化吸收。

(3)自学课文,运用方法。在学生有了以上两步的训练之后,对已有学习方法要尽快加以利用。此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使学生在顺利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为以后学生自身的有意注意奠定了基础,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运用电教,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分解文章的重、难点,教师可适当地运用一些必要的电化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自始至终围绕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宽思维,加快教学节奏,加强阅读训练。

4.以情激情,渗透思想教育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上,它还依赖于文中深远而博大的思想感情。一篇优秀的文章,不应该只是从形式和内容上吸引读者,最主要的,要以文章深处表露的真挚思想感染和陶冶读者,使教师、学生与作者三位一体心灵感应,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驱动力,才能诱发学生深层地理解文章。因此,教师应正确运用这把“感情”的钥匙,以文中高尚的品质、上进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5.学以致用,知识转化为技能

在学习了某种类型的文章后,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目的及知识有了理解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做课堂小练笔,将已有的感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也是加强阅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了《囚绿记》《故都的秋》这类借物抒情的散文之后,及时指导学生以《明月》《松》等为题,写几篇类似的作文。在学生作文中,不难看出,有着文本范文的运用技巧和别具匠心的创意的痕迹。

三、紧抓课后复习

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易记、易忘的特点,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将这种短暂的记忆延长,最终转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1.背诵、摘抄佳句、名段。实验表明,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记忆的事物保留时间最长。中学生记忆力强,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可适当布置一些优美文段让学生背诵,增加作文素材和语文知识的储备。同时,引导学生摘抄些佳句名段,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扩大知识范围。

2.巩固所学知识,开展学习竞赛。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以各种方式检查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储备情况,并鼓励和表扬温习旧知的学生,以此促进学生在不断汲取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所学的原有知识。此外,还可以在学生中间开展“文字游戏”“词语集锦”“读书读报”“语文基础知识抢答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影响和促进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高效有序的阅读,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流于形式,既要让学生身心愉快地接受知识,增强语文阅读能力,又要注重实效性、长期性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地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自然段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秋天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