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江银行及大江银行币述略

2019-04-04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中国钱币 2019年4期
关键词:皖江大江根据地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一 大江银行的建立背景及市场货币流通状况

1941 年1 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1 月20 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并派陈毅和刘少奇同志着手重建工作,将无为游击纵队和活动于皖中各部队组成新四军第七师。

1942 年4 月,为统一领导皖中地区的斗争,皖中行政公署在无为恍城成立,吕惠生任行署主任,下辖无为、和县、含山、庐江、巢县、桐城、繁昌7 个边区县,皖江地区开始有了统一的行政机构。在皖中行政公署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皖中总金库。

皖中抗日根据地周边环境复杂,处在日伪、顽的包围之中。根据地市场上出现了法币、日伪币、银圆、铜元、代价券等不同性质多种货币并存混合流通状况,货币之间的比价随时变化,民间商品交易成本加大,贸易不便。面对皖中地区混乱的货币市场,根据地急需发行自己的货币占领金融市场,调节经济,便捷贸易,建立自己的银行和发行统一货币势在必行。

图1 民国31 年大江5 角石印版

图2 民国33 年1 角陈家闸

图3 民国33 年5 角工农兵学商

图4 民国34 年工农兵学商1 元

1942 年8 月30 日,皖中区党委机关报《大江报》刊出消息,正在积极筹备我们自己的银行,定名“大江银行”[1]。由于敌伪扫荡和根据地条件的限制,1942 年大江银行并没有建立起来。

1943 年春末,皖中行政公署改为皖江行政公署。1943 年6、7 月间,大江银行在皖中总金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属皖江行政公署财经处领导,行址初设于团山里附近的大榆村,后迁无为县汤家沟[2]。汤家沟分行还下设严桥、石涧埠、黄洛河三个抗币兑换点。大江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发行大江币、代理金库、发放贷款、配合货检、税收、外贸等部门掌握和调剂市场金融。

二 大江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代理金库 开源节流

大江银行的前身是皖中总金库。大江银行成立后,银行和金库合署办公。金库的主要职能是统一收支各项公款。凡逾期未交者,金库有权催收或报告上级部门,并根据行署财经处审计签发的现金支付命令支付款项。

只要环境允许,即使在距离皖江根据地中心较远的地区,组织上为及时回笼资金,仍然会派专人将税款送交到无为县山水涧附近的根据地总金库。“除大款在必要时存放于基本群众或开明绅士家外,我们都是穿着周围是荷包的钱背心,白天随身带,晚上作枕共眠,时时与钱共存[3]。”

(二)发放贷款扶持工农业生产

1.日常贷款

工业贷款主要是给根据地手工业者的贷款。主要有纺织贷款,帮助作坊、个人收购棉花、买纺车、买织布机、印染土布;打铁贷款,帮助铁匠铺购买煤炭、熟铁等原材料,另外还有造纸贷款,肥皂贷款等。

农业贷款主要是给予农民对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的贷款。主要有种子贷款,帮助农民及时播种。为了不误农时,保证第二年收成,还有农具贷款、耕牛贷款,对于收成不好的农户还有口粮贷款等。1943 年大江银行的农业贷款在420 万元左右。大江银行在资金使用上对农村问题给予了足够关注,农民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保障了皖江地区农业发展。

商业贷款主要是帮助商店、合作社采购根据地紧缺物资,大江银行对凡有铺面的商店都可以发放商业贷款。并在发放时采取奖励的措施,对那些能到敌占区采购根据地急需的医药、医疗器械、炸药、食盐、布匹等二十八种重要物资的商人,大江银行则随要随贷,贷放金条、法币、中储券,且不收利息[4]。

2.专项贷款

又称政策性贷款,主要是服务根据地建设和慰劳群众性质的贷款。军队开荒生产所需的资金、灾民救助资金、堤坝修建资金、军属优待资金等都是大江银行的贷款项。

1943 年反扫荡时,财政状况极度困难,曾以皖中总金库名义发行本票,票面从100 元到1 万元,最高5 万元,票面由财经处长、副处长签名,持票可向区供销合作总社或指定的乡镇合作社兑现,或向供销合作社购货,但不许在市面上流通,为了不让持票人遭受物价上涨的经济损失,在票背注明该票面值相当于多少粮食、食盐的具体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凭票兑取实物,或将实物再折成抗币付给(实际上这相当于一种以实物作担保的短期公债券),深受边区军民信赖。

图5 民国34 年2 元季家闸

图6 民国34 年10 元耕牛

皖江行政公署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事业,开展了大规模开荒、生产运动,无为、湖东一带在1944 年一年内开荒千余亩。皖江地区在抗战时兴修的最大的水利工程黄丝滩长江大堤工程,耗资巨大,时任皖江行署主任吕惠生在日记里记载,先后动员无为、湖东、临江等地民工20 多万人挑土40 余万方,江堤长6.5 公里,高6 米多,为完成该项工程,共投入:坝用费19439 元、行政费486092 元、材 料费134557.05 元,共计640088.05 元,这项大工程若没有大江银行贷款,从资金方面来说是不可想象的[5]。

大江银行贷款的政策与指导思想是贷款还款、贷粮还粮、贷物还物。虽然也有贷款还物,贷粮还款的,但一律按市场价计算。根据地的各项贷款解决了民众的困难,支持了生产发展,有利于大江币占领市场,建立自己本位货币地位。

(三)发行大江银行币逐步建立其本位币地位

发行货币、管理货币和开展货币斗争是大江银行的首要任务。

大江币的发行遵循皖江区党委提出“三防一基金”的方针,三防即是,一是要防止粗制滥造、盲目发行,每批印发的数量一定要经过区党委的批准。二是防止与日伪、法币混杂流通,在中心区禁止使用法币与伪币,各地设兑换所,建立和巩固大江本位币阵地。三要防止敌、伪、顽印造假抗币。一基金就是要有物质储备,用粮、油、棉、麻、布五种实物作为准备基金[6]。

大江银行在发行货币时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实物保证的方针,规定根据地各单位在预算、决算中以及根据地内一切商品价格以大江币为计算单位,大江币是皖江根据地的本位币[7]。

在皖江根据地的货币斗争战线上,大江银行执行有限量地发行抗币,扩大抗币阵地,稳定根据地的金融;排斥伪币,压缩法币阵地,具体体现在:对日、伪币、中储券,大江银行采取严禁使用的政策,群众手中少量的中储券,限期兑换。兑换期后,明令禁止流通。对于法币,初期允许和利用它作为流通手段,当日伪货币排斥法币时,大江银行就支持法币,不让日伪阴谋得逞,不准中储券立足;当法币贬值,影响根据地经济发展时,大江银行采取收兑办法,以收进为手段,以排出为目的,并且按规定的比例收兑,最后限期禁止流通。“在货币斗争中,我们采取实物保证和计划流通,使大江币的币值和市场物价比较稳,大江币与法币的比价从开始的等价关系到后来的一比三”[8]。

图7 民国34 年胶印陈家闸10 元

三 大江银行印发的钞票及版别

1942 年8 月,新四军七师政治部印刷所为了适应需要,印刷了五角面额石印版大江币,主图案为江船,这也是大江币中唯一的石印版。

大江银行成立后,积极组建印钞厂。第一个困难就是解决印钞纸问题,大江印钞厂成立初时的厂长是经过长征的许开良同志,他原是闽西造纸厂的工人,掌握造纸技术,因此在大榆村北的下胡里山沟里,建立了小型造纸厂,专门生产印大江币的纸张,因条件限制,生产出的土纸粗糙,印刷时破损率大,后来通过地下关系从上海购进一批进口印钞纸,从而解决了纸张的困难。印制大江币的另一个大困难就是钞版问题。没有印钞的铅版,只能用较坚硬的梨木、枣木代替。钞版由《大江报》美术工作者吴耘设计并执刀雕刻,木钞版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根据地军民生产的场景,如春耕、修造水闸、工农商学兵大联合,还有反映斗争的战士站岗图、埋雷图、军民欢庆胜利图,这些具有版画效果的钞票,将写实性与表现性完美的统一,不仅成为一幅幅的抗日民主宣传品,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防伪作用。

图8 34 年和含1 元站岗图

由于手工制版印刷的钞票数量既少,质量也差,无法满足日常流通需求,更不能实现将日伪币排挤出境的目的。1943 年反扫荡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印钞能力,新四军上海秘密采购站通过关系找到中华书局印刷厂胶印制版技工过雪川,动员他到根据地参观,并协助筹建胶印印钞厂,过雪川回到上海,利用中华贸易物产公司名义很快就采购到对开胶印机1 台,切纸机、磨版机、发电机、号码机、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并于1944 年5 月中旬全部运送到无为县姚隍庙码头,再将设备转运到大池州新建成的印钞厂,过雪川被任命为印钞厂厂长,员工发展到100 多人,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印出大江币100 多万元,此后的大江币多为胶版印刷。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1944 年10 月和含行政公署成立后,12 月底在朱家庵设大江银行和含分行,行长由贷管局长、金库主任王金城兼任,同时印发(和含版)大江币。1945 年1 月,在铜陵县苏家店正式成立了皖南行政公署,在张家冲设大江银行皖南分行,就地印刷大江银行币(皖南版),在皖南抗日根据地流通使用[9]。至于大江银行币发行总量,从目前看到的文献资料去求证很难得出结论,但 从1944 年 开 始采用胶印大江币来看,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印出100 多万元,估计从1943 年7 月至1945 年9 月大江银行累计发行约2 千多万元大江币[10]。

图9 34 年和含2 元埋雷图

图10 民国34 年和含5 元灯塔图

大江银行币的面额有1 角、5 角、1 元、2 元、5 元、10 元、20 元共7 种面额,1942年5 角1 种;1944 年1 角2 种、5 角2 种、2 元2 种、10 元2 种;1945 年5 角1 种、1 元5 种、2 元8 种、5 元5 种、10 元4 种、20 元1 种[11]。印制有石印、木刻、胶印,其中木刻版别最多,胶印数量最大。钞票形制有横式、竖式二种。当时由于油墨缺乏,大江币在印刷中往往出版“正反一色、一版数色”的情况[12]。

大江币发行前后,因市场上大江币不足和辅币缺乏,为解决大江银行辅币不足的问题,皖江行署财经处和大江银行授权允许商号、合作社、联营社发行辅币券和代价券,发行单位为新四军七师对外公开的贸易机构,如裕民号、集成号、永大号;地方政府组织的合作社如南义合作社、信义合作社、无为联营社、无东联营社,其风格与大江银行币相同,形制与大江币相仿,代价券的特点一是面额小,仅见壹角、伍角二种,二是流通使用区域小,仅限于某县、某区。是对大江币辅币不足的及时补充[13]。

表1 大江银行石印、木刻版纸币一览表(单位:mm)

表2 大江银行胶印版纸币一览表(单位:mm)

表3 大江银行和含、皖南版纸币一览表(单位:mm)

表4 皖江行署联营社、合作社、商号代价券一览表(单位:mm)

1945 年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共签订了“双十停战协议”,为争取实现和平,新四军七师奉命从皖江地区北撤至苏北淮安。皖江区党委决定:1、除军需品外,包括粮食在内的其它物资,全数拨交政府公开拍卖,用以回笼大江币。2、拆迁军工厂、印钞厂等主要设备,外请技工暂回上海待命,生活费用由驻沪大成公司接济。3、已运出的外销物全部换成法币,存入当地银行备用[14]。大江印钞厂宣告停工,并由行署副主任魏文伯和师参谋长孙仲德监督,将回笼的大江币分别集中销毁,从而大江银行和大江币完成了自己的光荣历史使命。

四 大江银行币的特点

(一)大江银行币有多种反假防伪措施

在发行之初,大江银行币的制版是根据地独有的木刻钞版,票面设计风格都是反映根据地军民生产、斗争的场面,具有独特的版画风格,手工木刻钞版,因为雕刻师的刀法与风格,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具有不可重复的独创性,它在防伪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很难仿造。

在印制材料上,用自造的土纸加上有颜色的纤维,“纸钞票不能经久使用(大概只能半年)这本是一个缺点,但在防止假冒这一任务上,它有很妙的作用。因为票子一破旧,老百姓都会自动要求兑换新的,所以半年以后,旧票子就会自动的流回来,新票子又接着兑换出去,这样,只要在准备印制新票子的时候,我们将油墨颜色(版可变可不变)变换一下,到半年以后市面上所行使的抗币就会变成另一种了。”[15]这样从印制和油墨颜色材料上自动产生了防伪功能。

图11 民国34 年皖南1 元山景图

图12 民国34 年皖南2 元山寨图

抗币票面中常被添加暗记,以起到防伪鉴别作用,这些暗记可以是字母或文字与数字,大江币的一些券种上也设计了一些防伪暗记,如三十四年胶印拾元券陈家闸图案中,陈家闸旁边的树叶左边为英文字母“C”,右边为“K”,闸左边的大石砖下有“S”,左边最下角有“D”;三十四年胶印壹元的票面中陈家闸边上树叶左边有暗记字母“S”、“D”、“C”,右边为“K”,字母被安排在不同部位,既清晰又隐蔽。石印版与木刻版大江银行币中尚未见有暗记存在。

(二)大江银行币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发行方式

大江币的流通范围,是随着皖江根据地的扩展而逐步扩大的。皖江根据地绵延于安徽省境内的大江南北两岸,由于交通阻隔、运输不便、敌伪封锁,大江银行币在发行与流通过程中实行了“分散发行”、“定点发行、定点流通”的策略,分散发行是指同一根据地在内部各行署区各自发行、各区间互不流通,如在大江币上加盖“和含”“皖南”字样来表明大江币的发行和流通区域。分散发行货币在根据地是较普遍的做法,分散发行是战时特殊环境所决定的,在抗日根据地被分割、封锁、包围的环境下,也不可能做到统一发行。1945 年4 月23 日,《大江银行货币通知》中就指出:一、本行发行之抗币;1、正面绿色反面紫黄色工农兵学商图本厂纸三十三年版(和含地区)拾元券。2、绿色的灯塔图红色底纹本厂纸三十四年(和含地区)伍元券。3、棕色的工农兵学商图洋纸三十三年版(和含地区)壹元券。以上各券“计有地名都限于当地通用”。二、另据各办事处及县政府报告之代价券,如:无为县联营社壹角陈家闸三十三年版。此项代价券票面均是抗币金额。唯只限各地流通[16]。从“通知”中清楚表明,大江币的加盖地名券仅限在指定地区流通。

相关性分析显示,创业意愿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但访谈过程发现,61.6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表示对自主创业感兴趣,但问到 “是否想过创业方向和实施计划”时,只有17.84%的学生有较为清晰的计划,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创业意愿较强但不会付诸于实际行动,真正积极准备创业的学生较少。

大江银行除了有加盖“和含”、“皖南”地名外还有加盖单字,笔者已发现加盖单字多达32 种,如“芜、大、联、来、雍、利、民、李、埠、蚌、放、川、攻、战、力、备、经、辅、上、卫、紧、保、运、南、头、京、海、叶、苏、合、头、苦”等,这种加盖单字是大江银行发行中的定点发行、定点流通。一般认为单字是指地名或单位,如“芜”是指芜湖;“大”为正大号;“联”为联营社;“雍”为雍家镇;“埠”为石涧埠;“李”为团山李;“蚌”为蚌埠;但大多数加盖单字的目的仍不明确。这种定点发行、定点流通的发行方式既可拓宽大江币的流通范围,又由于其流通量小,当某一个单加字出现假钞或发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便于及时收回不影响其它地区大江币的正常流通。

五 结语

皖江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由于时机、环境与条件等决定,具有“建立最晚、发展最快”、“地位突出、影响深远”的特点[17]。大江银行为皖江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缓解了根据地面临的巨大的财政压力,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为根据地与日、伪、顽斗争提供了稳定的物质来源,同时利用大江币对日、伪币及法币进行了有力的反击,稳定了根据地的金融秩序,适时灵活地调节了市场需要,加快了根据地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注释:

[1]过仕伟:《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特点》《安徽史学》,1992 年3 期,67 页。

[2]应兆麟:《皖江抗日根据地财经史稿》,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年,159 页。

[3]刘夏亲、任旭娟:《大江银行及其货币研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 年2 期,27 页。

[4][9]姜宏业:《中国地方银行史》,湖南出版社,1991 年,823 页,824 页。

[6]李雪峰:《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金融工作》,《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年1 期,56 页。

[7]唐启炎:《大江银行初探》,《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 年2 期,131 页。

[8]中共巢湖市委党委研究室:《皖江抗日根据地史》,2001 年1 月第一版,224 页。

[10][11]应兆麟:《皖江抗日根据地财经史稿》,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年,166 页,68 页。

[12]杨涵:《新四军美术工作回忆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年,135 页。

[13]安徽省钱币学会:《华中革命根据地货币史第二分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年,175 页。

[14]马文和:《安徽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中国钱币》,1998 年3 期,67 页。

[15]江苏省钱币学会:《中国近代纸币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年,945 页。

[16]吴筹中、金诚:《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年,945 页。

[17]安徽省钱币学会:《华中革命根据地货币史第二分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年,179-181 页。

[18]姜宏业:《中国地方银行史》,湖南出版社,1991 年,824 页。

[19]安徽省钱币学会:《华中革命根据地货币史第二分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年,299 页。

[20]高燕:《抗币防伪措施探析》《中国钱币》,2014 年3 期,43。

[21]过仕伟:《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特点》《安徽史学》1992 年3 期,72 页。

猜你喜欢

皖江大江根据地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建立自己的 写作根据地
百万雄师过大江
窗台上的妈妈
《题〈大江弦歌〉①》
搞笑秀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大江和堤岸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