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必“严进” 但须“严出”

2019-03-29王道坤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职业院校考核

王道坤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4-0069-02

职业院校该怎样设定“进口”与“出口”标准?我认为,抬高进门限制,并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职业学校的功能定位;相反,提高出门标准,则有利于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是职业学校对学生、企业和社会负责的表现。所以,“严进”不可取,“严出”必须做。

职业教育属于大众教育,应充分重视有教无类,注重面向人人,尽量将门槛放低,让有愿望、有能力学习专业技能的人,都能接受合适的职业培训与技术教育,以便形成相应的专业能力,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降低招生门槛,放宽入校条件,这是职业院校应有的职责和担当,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宽进”并不意味着降低人才培养标准。教育培养的手段、教学管理的策略、教师的因材施教、学生的主观努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一个人积累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的重要条件。职业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大胆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灵活整合教材内容,不断加大动手操作训练力度,让理论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让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供给与需求达成高度契合,才能有效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实现讓人才尽快成长的目的。

毕业考核是人才“出口”最后的把关环节,务必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原则不妥协。对待学生的学习若不能严格负责,会大幅度降低学校的社会声誉。一所负责任的职业院校,宁可让那些想混文凭的学生望而却步,也不会让不合格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毕业。

高素质劳动者不一定非得有多么宽广的知识面,也不一定非要掌握高深精尖的科学理论,但必须有能适应生产岗位需求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动手操作技术,有相应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一个有能力、有见识、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职业院校一定要有职业人的思维,有职业人的视角,跳出学校看教育,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普及性,坚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职业院校必须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办学,跟企业、行业达成深度融合,在联合中不断完善人才标准,在融合中科学修订培养方案。评价人才不拘泥于形式,考核方式要灵活,考核手段要多样。要创设严肃活泼、紧张有序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进来的学生都能练就一身硬功夫。

进来时可以不挑选,出门前必须严考核。职业教育只有坚持“宽进严出”原则,畅通进口,打通出口,严把中间的教学与管理环节,培养更多的“优质品”,才能更好地获得社会的尊重,才能更快地树立优质教育品牌形象。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职业院校考核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