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现代职教课的“三要素”

2019-03-29胡桂军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三要素学生发展职业素养

【摘 要】影响职教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搞清楚我们的课堂需要“教什么”,也就是围绕职业能力需求来设计课程,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二是在现代职教理论指导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职教教师知道课堂“怎么教”;三是建立一种准确、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也就是解决“怎么评”。以上海开发并试点实施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为例,介绍了借鉴国外职业素养的培养机制,从职业能力需求、现代职教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职教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评价理論应用等方面,提出上好一堂职教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学生发展;职业素养;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4-0018-03

【作者简介】胡桂军,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6)机电系系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港口机械研究与教学。

本文以上海市职业教育国际水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的试点实施为例,探索了以之为基础提升职教课堂教学质量的“三要素”。

一、现代职教课堂“教什么”

(一)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为根本

我们先期对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调研,归纳起来国外主要有新加坡“教学工厂”、德国“双元制”、美国“校企契约”、英国“工学交替”、日本“企业访学”、澳大利亚“TAFE”、荷兰“能力本位”等模式。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产生了如“订单式培养”“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股份制办学”“集团化办学”等校企合作模式。此举有助于职业学校了解所开设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单位对其职业能力的需求,除了参照国内一些常用职业资格证书之外,还可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有影响力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德国AHK、英国NVQ、法国CAP等。

(二)以聚焦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

曾有调研显示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诚信、随意跳槽,不爱劳动、不能吃苦,好高骛远、缺乏认同,不够敬业、纪律性差等,这反映了职业院校在育人方面存在的缺失。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还要聚焦非技能型职业素养的培养,如职业道德、安全意识、职业态度、职业意识、敬业精神等。

(三)以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为课程设计基础

以港口机电设备行业为例,我国新建的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行的自动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MG)、自动导向车(AGV)等是人工智能、新能源、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的产物。职业院校需要与时俱进,在课程安排、实训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培养现代化港口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

(四)基于职业教育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设计实践

1.分析国内相应岗位职业能力。

在到企业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国内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2.确定职业能力标准。

在对接国际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颁布的《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机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交通行业职业技能要求》等,确定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

3.设计并描述核心课程。

项目组在充分听取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重点参考了荷兰职业教育集团《ROC TILBURG MBO机电专业核心课程资料》、上海海事大学《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资料》以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机电技术类专业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料,设计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机电类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把实习、实训作为学生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现代职教课堂“怎么教”

(一)现代职教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与发展

2012年,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中德职教师资教学法”的培训,德国教育专家传授了专业教育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机电类专业教学较多使用实验法、案例教学法、考察法等。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微课、MOOC、交互媒体等教学模式。

(二)正确处理“理实一体”课程

“理实一体”被看作技能训练的不二法宝,但是,“理论”和“实践”是机械叠加还是相互融合,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是有较大区别的。以前企业里“师傅带徒弟”的技能传授模式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创造“实际的工作场景”,把理论与实践交织在一起进行教学。

(三)重视教好职教课的教师因素

短短一堂课会考查到一名教师的专业造诣、道德、内涵、人格等多方面素质。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站好讲台,有这样几个关注点:一是认真备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做好学情分析,才能“因材施教”。二是语言表达准确、有力、凝练,注意趣味性、幽默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三是教态举止得体。四是师生互动到位,教师要充分运用眼神、肢体语言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五是要会随机应变。六是丰富教学资源,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设施、教具等辅助教学。

三、现代职教课堂“怎么评”

这里介绍安全职业素养课堂上采用的一种简单的教学评价模式。

(一)课程内容

先安排学生到港口机电设备制造商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进行安全生产的认知实习,并由企业专家给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再采用案例教学法,请特聘教师、全国劳模、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SCT)高级技师辛宝良在课堂讲授“港口安全生产”;随后安排学生到上港集团宜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生产基地进行安全生产学习,并邀请荷兰、美国专家向学生介绍国外工程安全知识,讲授在机电设备设计、制造、操作和维修中涉及的安全问题的处理方法;最后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的报告。

(二)评价标准

针对这种新课型,我们设计了学生安全生产职业素养教学考核评价标准。[2]

【参考文献】

[1]胡桂军,朱钢,沈阳.实施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提升交通职业院校毕业生含金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9-17.

[2]胡桂军,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养成[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1-140.

猜你喜欢

三要素学生发展职业素养
“三要素”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激活“三要素”,让课堂高效
浅谈电火花加工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