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中职成为学生的自愿选择

2019-03-29喻忠恩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中职教育

喻忠恩

【关键词】中职教育;发展困境;办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4-0050-02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基于这种情况,学术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大体相当”政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2016年年底,针对部分学者在媒体上发表的“取消職普比‘大体相当”的观点,时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予以反击。他提出,中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还远未达到不需要中职层次人才的阶段。此后,姜大源陆续发表了系列文章,指出了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1]石伟平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也先后发文表态,强调中职教育的重要性。

其实,自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层面对于“大体相当”的态度以及执行这一政策的要求始终是一致的。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地要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落实好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2016年12月2日召开的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在题为“依法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坚持职普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2]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政府坚持中职教育的适当比例是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是人口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角度,还是从解决就业问题的角度,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所以出现“大体相当”政策存废的讨论,是因为近些年确实出现了背离“大体相当”政策要求的中职教育规模快速缩减的事实。笔者认为,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出现规模缩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客观分析其原因。

民众弃读中职,不是一个认识水平的问题,恐怕也难以说成是一个觉悟问题。我们设想一下,在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拥有本地户籍的学生父母较大比例都是高学历群体,对他们来说,主动让自己的子女就读中职学校确实比较困难。这不是他们不理性,而恰恰反映了新时代的特征,即人们对更高质量和更高层次教育的追求。对此,我们应该理解。至于欠发达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对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更重要的是,与发达地区一样,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家长是否选择中职,也是他们的基本权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剥夺这些地区的孩子就读普通高中的权利。显然,“为了顺利在2020年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在某些重点地区以及某些重点群体中,尤其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至于那种依据一个初中生的毕业考试成绩,对其以后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进行判断的做法,更是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当然,对于“大体相当”政策,我们不得不承认,政府和家长的立场是不同的。进一步说,前者更多从国家、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而后者主要是基于个体现实利益的考量。一般而言,这两者之间存在分歧和差异是正常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恰恰就体现在这两者之间的协调与趋同上。如前所述,着眼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大体相当”政策是合理的。问题在于,当这个政策的合理性与个体选择的合理性存在差异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协调?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个体的选择按照某些人的逻辑归结为“不理性”,也不能简单地用强制手段迫使民众绝对服从。中职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就读中职学校,我们应该尊重民众自己的选择。因此,问题解决的方向应该是如何使“大体相当”政策由社会的需要成为民众的自愿选择。

这种转变有无可能?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的质量真正提上去,使职业教育真正具有吸引力,中职教育就有可能成为大家喜爱的教育形式,至少不会成为大家嫌弃的对象。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民众选择职业教育是“观念”使然,而首先是因为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够满足民众需要、能够解决他们现实问题的教育形式。正是在这种前提之下,职业教育才被称之为“类”的教育,而不是“层”的教育。可以想象,当我们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高质量教育的时候,“大体相当”将来很可能不再是一种政策要求,而是一种自愿选择的结果。

至于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已经阐释得很清楚,那就是依据“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办学原则,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更有效地配置,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从教育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这个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行之有效的。而我们当下面临的任务是,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如何落地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比如:如何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落实企业办学主体地位问题;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解决职业教育资源更有效配置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者的职责主要不是为政策做事后的合理性论证,而是为政策的顺利实施去实实在在地谋策略、出方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加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9):21-36.

[2]李晓红.依法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EB/OL].(2016-12-03)[2018-09-26].https://www.weixin765.com/doc/ysqfjnqf.html.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中职教育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新课堂、新模式、新活力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