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与认同:五星红旗诞生中的爱国教育

2019-03-28王铁成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认同国旗情感

王铁成

摘 要:五星红旗是各民主党派、各阶层爱国人士通力合作完成的,具有民主参与、程序合理的特征。无论是国旗图案的征求阶段,还是国旗的讨论、决定阶段,均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和激烈讨论。国旗的顺利诞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整合国家意识、寻求执政正当性方面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国旗;情感;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3.058

1949年6月,中国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成立。筹备会组织了国旗评审小组,拟定了国旗征求条例,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诞生的意义和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学术界对国旗诞生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国民情感及国家认同的研究尚付阙如,也为我们研究国旗留下了可以提升的空间。

1 国旗诞生的过程

从国旗小组的创建,到国旗征求条例的公布、国旗图案的征集、各界人士的讨论,再到五星红旗作为新中国国旗的确立,其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国旗征求阶段、讨论阶段、决定阶段。

1.1 国旗征求阶段(6月16—8月20)

1949年6月16日下午8时,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成立了第六小组,负责国旗的评审工作。7月4日下午3时,第六小组第一次小组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一会议室举行,草拟出了国旗图案征求条例。一周后,周恩来审阅了国旗图案征求条例并对条例的部分内容做了修改。紧接着,毛泽东、朱德、李济深、张澜等人也都先后审阅并同意条例的修正稿。条例包含以下四点内容:“(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丁)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条例还要求应征的国旗图案须附详细的文字说明,8月20日为国旗图案征求截止日期。”7月16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报社纷纷在头版显著地位刊登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引起了广大爱国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把设计的国旗图案邮寄到了筹委会。截至8月20日,第六小组共收到国旗图案1500件。

1.2 国旗审选阶段(8月20—9月23)

为了能挑选出一幅既能体现中国特征、又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的国旗,自8月22至9月23日,筹委会和第六小组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动员全体政协委员参与国旗图案的讨论。8月22日,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定国旗16幅。24日,第六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对初选的16幅国旗展开讨论,讨论结果如下:“(1)国旗图案中有左上方留四分之一的形式的一种比较美观,唯与美国及国民党之国旗相似,不拟采用;(2)为避免与苏联相同,拟不采用斧头镰刀形式;(3)一致意见认‘为初选第十一号较好,红白二色分配适当,制作容易,红星在角上,旗不飘也能看见,样式亦与其他国家并无雷同,配色美观,在象征上也适合征求条例,白色象征光明,红色象征革命政权,红星代表共产党的领导。”9月14日,第六小组第四次会议评选出国旗图案第17号与第11号修改图,作为备选继续讨论,同时把国旗来稿中较好的图案印成小册子让政协全体代表商讨。9月22日,第六小组第五次会议认可了复字第三号(郑考度修正图)或复字第四号(原第11号)。随后,政协全体委员也对备选国旗图案做了选择,有185人赞同复字第三号,占全体政协委员的28.59%;129人赞同复字第四号,占全体政协委员的19.93%。胡厥文、李烛尘、雷荣珂等15位政协委员主张用五星红旗作为新中国国旗。

1.3 国旗决定阶段(9月23—9月27)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期间,张治中问毛泽东喜欢哪一个国旗图案,毛泽东回答说:“我同意一颗星加一条黄河的。”而张治中认为中间一杠意味着分裂国家和革命,主张不予采用。9月23日晚,周恩来向有关人士详细询问了国旗图案的情况,当得知大家比较倾心于五星红旗时,明确地说:“好!按这个图案再画大一点的,并做一面大旗明天下午交给我。”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18人在中南海丰泽园继续讨论国旗的选用,毛泽东拿起一张放大了的五星红旗图案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毛泽东的解说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本着简洁原则,與会人员建议删去五星红旗原设计案中的“镰刀斧头”图像。9月27日,经政协全体会议审议,全体政协委员一致同意新中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2 国旗诞生的特点

国旗的诞生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确定过程凸显了评审人员构成合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确定过程严格有序的特点。

2.1 评审成员结构合理

国旗筹备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行业,聘请的专家顾问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的分别是民主人士马叙伦和北平市市长叶剑英;小组成员包括有民盟代表张澜,教育界知名人士张奚若、马寅初,文化界的沈雁冰、郑振铎、郭沫若、翦伯赞,艺术界的田汉和欧阳予倩,代表无产阶级的有李立三、叶剑英、妇女代表蔡畅,还有来自物理学界的钱三强及实业界的陈嘉庚。另外,国旗评审小组又聘请了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建筑专家梁思成和诗人艾青为顾问。这些评审成员和顾问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党派,是各行业、各党派的优秀代表,能够表达社会各阶层的意愿。

2.2 评审人员认真负责

在国旗的评审、筛选过程中,评审人员不但显示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表现出了高度的敬业精神。第六小组就分别于7月4日、8月5日、8月24日、9月14日、9月22日召开5次会议,筛选征求来的国旗图案。筹备会又动用了647名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初选出来的国旗图案。9月23日,国旗方案组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勤政殿第二会议室召开,对国旗图案又做了一次筛选。9月25日,国旗商座谈会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毛泽东、周恩来以及郭沫若等共18人出席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国旗的图案才得以最后确定。在国旗评选过程中,评审小组成员争论激烈。郭沫若认为专家的政治性不强,不同意聘请专家,他说:“是否一定要请专家?要什么专家看呢?画家要审查有什么益处?”田汉则认为“我们看完后应全部请专家们看看,征求他们意见后再拿给我们看,如此反复就慎重多了。”张奚若和郑振铎也同意让专家参与讨论。由于坚持聘请专家的人数较多,小组最后肯定了聘请专家的意见。

2.3 民众参与广泛

国旗征求条例于7月16日分别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日报、光明日报、进步日报等报纸的显著位置连续刊登后,引起了国内外华人的热烈响应。截至8月2日,評审小组“共收到各方寄来之国旗、国徽、国歌、歌词、稿件共612件,其内国旗图案459件……从投稿地点看,已解放的地方都有来稿,投稿人包括工、农、学、商、教员等阶级阶层。”截至8月20日,共收到应征稿件“国旗1920件,国旗图案2992幅;国徽112件,图案900幅;国歌632件,歌词694首……再就应征来稿之地区分布而言,其范围之广,可以说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其中“北平411,东北435,上海391,天津140,江苏145,浙江142,河北120,南京107,山东128,河南61,武汉61,青岛54,安徽47,江西28,山西29,西安29,陕西22,湖南8,热河7,内蒙古6,绥远3,香港63,美洲23,马来亚4,澳门4,北朝鲜5,印尼3,待解放区4,其他及不明地址者289。”投稿者的职业、性别、年龄及所属阶层“有小学生,也有仍用文言文作说明并且引用了古书的老先生,有工人,也有农民,有机关职员,也有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作家,及其他自由职业者。”

3 国旗诞生中的情感与认同

从1949年6月16日成立国旗评审小组到9月27日国旗图案的最后确定,历时三个多月。三个多月里,各行各业的人们普遍表达了对国旗的情感关怀。国旗的诞生体现了人们在情感上对新国家、新政权的广泛认同。

3.1 国旗诞生倾注炽热情感

中国近代以来的坎坷历史,更加激起了各阶层对新中国的热爱。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说:“建立新中国,一直是萦回在我心头的愿望,一经看到她如旭日东升般展现在面前时,我能不为之兴奋吗?……想到去设计国旗图案,实在是一种欢呼新中国诞生的喜悦,一种热切爱国的激情使然。”徐悲鸿肯定了设计者们的态度:“叫我们感动的是作者都非常严肃认真,一点也没开玩笑的。”国旗制作者也表达了对新中国的情感。美术供应社的女工赵文瑞缝制了由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缝制的过程中,她“愈发精细起来,长长的彩线,密密的针脚,缝进了我对新中国的热爱,缝进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也注进了我对党和毛泽东主席的一片深情。”海外华人华侨也纷纷制作国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致公党中央主席黄鼎臣说:我们致公党有许多成员是华侨,他们当年听到新中国诞生的喜讯时,有的仿制五星红旗悬挂起来,庆幸自己不再是海外孤儿了。工人、士兵和诗人也对新国旗表示了无限热爱。工人张殿琥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国旗,这是我们的鲜血换来的,谁能不爱护它呢?”

3.2 国旗诞生体现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国民对国家制度体系的充分肯定,并从国家制度体系中得到精神满足和对自我身份的确定。国家认同是双向行动,是国家和国民对彼此的尊重。即国家的权力来自于国民的托付,国民从国家那里得到满足自身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国旗的诞生恰恰是国家认同在国旗上的反应。从国家角度而言,无论是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还是后来的中华民国,都没有也不可能明白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前者眼中的国家是神的授予,后者认为国家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只有新中国视人民为主人,在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国旗图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人民角度而言,新中国国旗的诞生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力协商的结果,体现了对人民的尊重。人民也能感受到新中国国家制度能给他们带来自由、发展和幸福。所以,在供政协委员讨论的三十八种国旗草案中,有三十一种图案的设计者一致认为,国旗图案上的星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体现了人民相信新中国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这一事实。作品是创作者心声的表达,国旗图案设计者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的认同,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

综上所述,国旗的诞生过程体现了国家尊重人民,“以民为上”、“以民为本”的情怀;而人民在情感上表达了对国旗的热爱,对新中国新政权的拥护,在心理上和信仰上认同了中国政权。国旗的制定过程也是一个思想和观念统一的过程。新的国家与政权在得到全体国民的认可之前,都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引导,以增强新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共产党联合社会各阶层、各党派采用民主的方式,通过广泛地社会动员,充分运用国旗这一象征符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广范围的爱国思想教育,增强了人民的爱国之心,强化了人民的国家观念。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国旗国徽国歌档案(上册)[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2]镡德山,熊华源.共和国的象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档案(上卷)[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4]李庄.新纪元开始了[N].人民日报,1949-09-24.

猜你喜欢

认同国旗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触摸国旗的那一刻
国旗升起
情感
国旗国旗我爱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