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玉溪市滇剧院当代发展的思考

2019-03-28田向弘

戏剧之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当代玉溪发展

田向弘

【摘 要】玉溪市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代的舞台艺术领域,玉溪滇剧不断收获着可喜的成果。玉溪市滇剧院的发展以当地的观众和历届敬业的院团领导、演职成员为基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的地域优势用心打造滇剧精品和拨尖人才,为云南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做出了表率和贡献。

【关键词】玉溪;滇剧;当代;发展

中图分类号:J8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031-02

玉溪市地处云南中部,是著名的“滇剧窝子”。全市现辖红塔区、江川区、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澄江县,及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七县二区。2016年常住人口为 237.5万,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67.73%,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32.27%。玉溪市滇剧院于1952 年初开始筹建,于当年9月20日正式建立,从当初的滇剧组发展到后来的滇剧队、滇剧团,2012年4月文化体制改革时升格为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加挂“玉溪市滇剧院”牌子。玉溪市滇剧院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历届中共地市委、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壮大,不仅发掘、整理、创作了《逼死坡》《荆轲刺秦》《八件衣》《白蛇传》《朱德与唐淮源》《京娘》《西施梦》《雁鸣陀关》《水莽草》等一大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戏剧作品,也培养了以冯咏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专业人才,还应邀到法国、意大利、突尼斯等地演出。先后两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还有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华戏剧表演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集体奖”、云南“山茶花戏剧奖”等多项大奖。2009 年,玉溪市滇剧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共同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多年来,玉溪滇剧院始终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时代的主旋律,积极开展送戏上山下乡活动,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始终坚持植根基层,积极开展传、帮、辅、教活动,不断培养基层的滇剧艺术人才;始终坚持从内容到形式改革传统戏,紧跟时代潮流,发扬传播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足迹遍布了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北京、上海、苏州、南宁、西安、四川、贵州、台湾等地。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因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1969年11月,玉溪地区京、滇、花三个剧团同时被撤销,绝大多数人员被下放到公路养护段或企业单位参加劳动,每个团只留下十人左右,共同组成“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进行演出。直到1974年初,中共玉溪地委才决定恢复剧团,把下放的人员逐步调回,但很多人才已经流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玉溪滇剧团和全国文艺战线一样,迎来了戏曲舞台的第二个春天,十年禁锢的传统剧目得到开放。当时剧院排演了《白蛇传》《秦香莲》《乔太守巧点鸳鸯谱》《屠夫状元》等,观众人山人海,仅《白蛇传》一剧,在玉溪和江川两县,就各演了50场,仍然场场满座。1978年至1983年这段时间,是一个演出的高潮时期,其中最多的一年,剧团共演出 286 场。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与繁荣,城乡电视、网络的普及,古老的滇劇逐渐淡出了青年人的视野,专业表演团体也陆续改制或撤销。到目前为止,滇剧表演专业团体,全省仅有云南省滇剧院、玉溪市滇剧院是体制齐全、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滇剧专业表演单位,如何保护和传承戏曲滇粹的历史重任,自然就落到两家文艺团体的肩上。

当前,在全国地方戏表演团体不太景气的状况下,玉溪市滇剧院编排的《选才记》《水莽草》等优秀剧目能拿到云南省和国家级戏曲表演的各种最高奖项,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并红红火火地走遍大江南北,走出国门弘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实属不易,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玉溪的滇剧有深厚底蕴和群众基础,根深才能叶茂。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丁三凤的泰安班到新平县演出,到新中国成立后各县滇剧团的建立都反应出当地有着深厚群众基础。

二、有一班热心奉献、执着追求的剧院管理干部。玉溪市滇剧院(团)成立65年来,各任党政领导干部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倾注在地方艺术事业的发展上。俗话说:“宁带千军万马,莫带吹吹打打。”确实,剧团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是很艰辛的。从建队初期的明辉南、 苏永华、和世泰同志,到剧团解散又恢复重组后的王绍珍、周家顺、 陈天佑同志,再到戏曲发展受冲击时期的李钟发、冯咏梅等同志,可以说没有哪一任领导是轻松的,他们都为玉溪滇剧事业的建设付出了智慧和青春。能把云南滇剧那么优秀地传承下来,不仅是每一个玉溪人,也值得每一个云南人向他们致敬!

三、有培养尖子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玉溪滇剧院建立至今,从大专文艺院校毕业后分配进来的人员很少,大多数骨干都是本院用以团带班形式培养出来的。剧院历届领导都把培养、关心、爱护人才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来抓,明确造就地方戏自己的尖子演艺人才,是评价该剧种发展水平及观众对它的认知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院里采取了送出去、请进来、拜师传承、观摩演出、请专家授课等多种方法培养人才,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本世纪以来滇剧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四、有很强的精品打造和宣传意识。任何一个专业文艺团队,都必须对自己演出的剧目进行不断加工、提炼和打磨,使它越来越好,这样才能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为了打造精品,剧院还在以本土基础为主的条件下, 邀请全国大师级的有关专家,到院里指导工作,在作品打造中同时加强了对外的学习和交流,极大地开阔了地方剧种发展的视野。

五、有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扶持,这是玉溪滇剧院在当代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2009-2016年间,玉溪滇剧院获得中央财政拨款及国家艺术基金共五百余万元用于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演;云南省拨给滇剧院文化事业经费及精品创作基金四百余万元;玉溪地区历来是云南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之一,当地历任党政领导和地方龙头企业对滇剧院(团)的建设都很重视,一直从财政上给予扶持,市财政及红塔集团拨给剧院各项补助资金五百余万元。有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滇剧院上下齐心的共同努力,玉溪滇剧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玉溪滇剧院对自己的使命与任务有很明确的认识。他们除了在队伍的年轻化、阵容化、有领军人物等方面取得突破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这项文化遗产,如定期走进校园,向中小学生宣传滇剧艺术知识;定期到聂耳文化广场为广大市民做公益性演出;定期到本市广播电视台教唱滇剧选段;定期以剧院的名义邀请滇剧爱好者代表与剧院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滇剧传承与创新的意见;录制了有代表性的滇剧选段69首出版发行;又与本市澄江、通海、易门三县和江川区文化馆合作,共同组建玉溪滇剧传承与发展培训基地,每年拿出经费给予支持,定期指派业务骨干下基层授艺等。2017年5月,又成立了“滇声梅韵”滇剧戏迷联谊会。这些措施,对保护和传承滇剧文化遗产都起到了较大作用。

最后还要说到的是在滇剧理论探索方面,玉溪市滇剧院最难能可贵的是承袭了建国以来剧院本身专业资料收集整理的优秀传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先后出版了《玉溪地区戏曲志》《玉溪市滇剧院(团)建院60周年纪念画册》《滇剧——玉溪滇剧》以及《玉溪滇剧院志(1952——2017)》等书籍,它们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玉溪滇剧各阶段的发展。能图文并茂地保留好滇剧的资料,在当代的云南戏曲领域是做得非常好的,也是值得各文艺单位借鉴和学习的,这些成果不仅是历代玉溪滇剧人智慧和辛勤的结晶,还为云南滇剧的发展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对推动我国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当代玉溪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从《玉溪文征》看滇中传统休闲文化
《当代》背后的当代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