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文化研究的时代价值及影响力提升路径探赜

2019-03-28琼,王

关键词:亳州历史文化

芮 琼,王 海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安徽 亳州,236800)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反映了党中央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不仅将“文化自信”这一历史性命题写入了党章,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19的历史任务。

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国各地域优秀历史文化的集大成。亳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补充和重要内容,是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历史发展与文化研究的一门学问。当前,深入推动亳文化研究、切实提高亳文化的知名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一、亳文化及其历史发展

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作为文化大省,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南有徽文化、北有亳文化”的格局,构筑起厚重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亳州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则反映出亳文化的形象与品位。

(一)亳文化

亳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融合、交流、积淀中塑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复式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文化形态。从地域上看,古亳州地处华夏文明腹地,跨涡淮流域,不仅下辖今天的三县一区,还包括了河南鹿邑、永城等周边地域。特有的区域优势使亳州成为古代中国南北地域文化的融合过渡地带,成为思想激荡、人文荟萃的文化渊薮,诸子百家的文化在此得到比较、吸收和借鉴,并历经选择和组合,熔铸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类型。“从地域文化的概念出发,这个中国南北分界区域的文化我们称之为‘亳文化’,它是这个地域范围内多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了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曹魏文化、医药文化、休闲养生文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以及古井酒文化,方言民俗文化等,是千百年来涡淮流域的亳州地域人们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活经验、社会价值观念与思想的文化遗产。”[3]在历史、地域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亳文化,兼容南北多种文化之精华,具有品格厚重、开放包容、禀性创新的价值取向,在诸多地域文化中独树一帜,对中华文明影响至深。

(二)亳文化与淮河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淮河流域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流域内的语言、民俗与物质文化面貌较相近,具有较明显的文化同一性,故可以将淮河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单元来研究。”[4]而从淮河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淮河流域早期突出的地方性文化有以涡淮为中心的中上游地区文化,学术层面的反映就是道家文化的诞育”[5]。

事实上,亳文化的发展正是验证了这样的论断。首先,亳州位于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涡河流域,即淮河支流涡水岸边;其次,道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地带就在亳州,“亳州作为天下道源所在,自有其历史与地理的根脉,同一条涡水岸边诞生了伟大的圣贤老子、庄子,之后的古亳州地域又诞生了三曹父子、神医华佗、希夷陈抟等,这一切都说明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及其道文化,是亳文化的精髓与核心”[6]。因此,特有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中形成的亳文化,必然成为淮河文化的重要内容。

当然,亳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文化特点,“若以‘淮河文化’‘皖北文化’等论之,不仅有大而化之之嫌,也难以凸显它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差异、个性特征,更难以彰显古亳地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其精神”[7]。不能否认,作为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亳文化既与淮河文化具有同一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三)亳文化的历史发展

文化的兴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积淀过程。亳州古文化一直随着人类历史的长河不断地萌生、发展、延续[8]20。对于亳州而言,“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存表明,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有史记载可追溯到3800年前,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8]14。千百年来,流经亳州的古涡河,孕育了灿烂的涡淮文化,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文明。

从亳州傅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中国原始第一村”的尉迟寺等史前文化遗址来看,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华夏先民就在此聚落、劳作、繁衍、生息,并较早地进入农业文明时代。同时,亳州境内多处商文化遗址的发掘,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亳州是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商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建设的高峰期。在亳州这块丰韵灵秀的土地上,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成为道家思想的先祖。庄子继承老子思想,将亳地道家文化推向新高度。老庄之后,亳州又出现了道教的创始人陈抟。道家思想文化是亳文化思想之魂,和儒家思想一起成为中华本土主流文化的滥觞,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传承至今、生生不息的瑰宝。

东汉时期,亳地承袭先秦学术风气,相继产生了大量作品,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在涡淮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曹操父子开创被誉为“建安风骨”的一代文风。此后,亳州文人辈出,大量著作传世,创造了亳州古代的学术奇迹,构筑起亳文化的新高峰,积极推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这一时期,亳州医药文化和酒文化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奠定了“药都”“酒城”的历史基础。

任何地域的历史和文化都不能断代,亳文化也是如此。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时期,亳州文化在历史文明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儒、道、佛、玄等各家文化汇流,是这一时期亳文化发展的特色。

明清两代,以涡河航运为依托,亳州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商业文化。今天的亳州古城大多是明清商业文化的承载物,它以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承载着亳州辉煌的历史,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亳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的回顾,应该说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亳文化的资源和特质都具有较强的可研究性。因此,深入挖掘和研究亳文化的学术内涵和时代价值,是推动亳文化发展、提升亳文化影响力的关键。

二、亳文化研究的时代价值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亳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有着较强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用价值。弘扬和发展亳文化,首要的是弄清楚亳文化的价值定位。

(一)加强亳文化研究,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18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不忘本来,这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中国13 亿人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将会丢失。”[9]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自信基础上的。

亳文化的发展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有着自己特殊的、非同寻常的历史地位。“迄今为止,除了儒文化以外,似乎还没有哪一种地域文化能像亳文化这样充分地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样坚强支撑着中国文化的实质和精神。”[10]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其中,亳州的老庄道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至今还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流传。此外,亳州具有鲜明地方特质的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饮食养生文化、酒文化等,都对中华文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加强亳文化的研究,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是其它物质所不能代替的,它不仅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立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文化担当的有力支撑。

(二)加强亳文化研究,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

当前,全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化间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激烈,思想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中国要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大力构建以亳文化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的文化话语权。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华夏先人积累的智慧凝练和理想思辨,是当今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比如道家思想文化,从黑格尔、海德格尔,到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曾引用过老子名言,并作为思想的楷模、行动的遵循;再如被誉为“和圣故里、仁义之源”的亳州利辛县,是和圣文化研究的代表。“和”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价值和精髓,符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处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对于亳文化中这些思想精髓的深度挖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

(三)加强亳文化研究,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匡正社会风气和教化民众

当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作用。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否则价值观就成为干瘪的教条,失去了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1]因此,历史的发展要求我们努力挖掘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亳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塑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比如道家思想,以哲理的思维解读人与社会,他们的思想学说反映的是对待社会与人民的态度,以及人生观及价值观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相通,诠释、印证和丰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亳州市致力于推动老庄思想的研究传播,先后举办了“中国·亳州老庄思想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老庄与老庄思想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从老庄思想与亳文化、老庄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角度,阐述老庄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引导群众从亳文化中汲取营养,匡正社会风气和教化民众,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不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向深入,彰显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四)加强亳文化研究,有利于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亳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厚,内容涉及多个文化层面,既与中国多个优秀传统文化相交叉,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形成的核心区域是古亳州地区,其文化辐射区则包括了豫皖交界区域,影响范围更广。作为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地域文化,亳文化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上。目前,亳州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0 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处,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 处。这些历史遗迹遗址,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物质遗迹遗址方面,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全国道教第一大殿太清宫(天静宫),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曹操运兵道,庙祠完整、古朴典雅的华祖庵等。非物质文化遗存方面,独特而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造就了亳州门类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二夹弦、民间舞蹈、民间剪纸、亳州清音等。当前亳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将亳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使之在推动城市文明进步、加强社会教育、改善民众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亳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亳文化研究虽然仅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省亳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取得了一批有质量的成果。目前要推动亳文化的深化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亳文化资源仍在遭到破坏,保护的任务迫在眉睫

亳文化研究是建立在亳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亳文化研究的重要物质支撑,它们的破坏和消失直接影响到亳文化的研究。由于长久以来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以及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亳州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压力增大,保护、管理和利用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亳州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在建造新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一些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亳文化的一些主要标志,比如盛极一时的北关历史街区等都正在逐渐消失;其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比较滞后。在对一些古建筑和遗址等进行维护过程中,受到人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部分古迹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原汁原味、古香古色已经被现代化气息冲蚀,部分历史街巷遭到了灭失的危险;第三,在市场经济逐利的本性影响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经费投入、传承后继乏人,也在日渐没落;第四,对于亳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内容较为分散,且制度执行不力。

(二)亳文化研究起步晚、研究力量薄弱,缺乏研究合力和集体攻关

地域文化的研究离不开专业研究队伍的密切配合。近年来亳文化研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一些关心亳州文化建设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汇聚在省亳文化研究会的大旗下,开展亳文化的研究。但受到亳文化研究起步晚、研究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的主要力量还集中在省社科系统和亳州学院等部分高校从事文化研究的人员,且多为兼职研究,以亳文化研究为副业。同时,尽管现有研究力量都在从事亳文化研究,但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没有能够做到统筹规划,难以形成研究合力和集体攻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亳文化研究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亳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不够充分,服务现实社会发展功能亟待加强

政治经济的文化性与文化的经济性,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发展水平。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直接关注现实社会,推动其研究成果服务于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重重。比如,亳文化研究的功能之一就是传承弘扬亳州历史文化,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可以说,亳州文旅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亳文化研究成果的丰硕程度和转化力度。但从亳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与亳文化的历史影响相比,显然还是捉襟见肘、任重道远。不可否认,亳州文化旅游发展整体上还是起步阶段,对亳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属于初始状态,但这也与亳文化研究深度和内涵挖掘不足密切相关。

四、加强亳文化研究,提升亳文化影响力的路径

任何一种现代文化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力度直接关系到这种文化发展的前途命运。当前,如何进一步推动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扩大亳文化的影响力,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亳文化研究

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工作。中国的地域文化能够成为全社会的关注对象,充分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当前,就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看,不少地方都在大力研究和宣传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很多地方文化的概念,亳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在新时代,我们要实现做实、做透、做优亳文化,就必须突出文化意识,弘扬亳文化精神,展示其历史发展脉络和丰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讲好亳州故事,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文化支撑。这一切,离不开社会各界对亳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因此,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亳文化,加强亳文化研究。比如,除了省亳文化研究会以外,作为文化资源所在地党委政府部门,也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和队伍建设,推动研究工作的常态化。通过挖掘研究、传承弘扬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强对全省范围内亳文化研究的管理和协调,优化整合研究队伍

地域文化的系统化研究非常重要,有助于构筑地域文化体系。亳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研究总体上还是比较零散的,缺乏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未能形成亳文化的系统化、体系化。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省亳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组织和协调功能。二是以亳州学院等相关高校作为研究中心,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专业化的研究队伍,进一步搭建好亳文化研究的平台。三是定期定点做好亳文化的高端学术会议和对外交流活动,发挥窗口作用,扩大亳文化影响力。四是充分利用道家文化、建安文学等研究团体的智力支撑,合力推动亳文化的研究。通过以上措施,细致整理、深入挖掘、认真研究亳文化内涵,切实提升亳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三)制定和完善亳文化资源保护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需要有相关制度作为依据,当务之急是地方政府亟需制定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更具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法制保障,这是实现亳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从省级层面看,2014年10月1日实施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要求在整体保护区域内修建建筑物,应当尊重该区域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同时还强调,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尊重其文化内涵,保持原有风貌,不得歪曲、滥用。对于亳州地方而言,也是高度重视亳文化资源保护的制度建设。《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于2018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亳州市取得地方立法权后制订的第一部地方性实体法规,在法治亳州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规范城市建设管理、保障城市科学发展的需要。《条例》大胆创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强调保护范围和责任主体明确、保护对象和规划引领明确、保护措施和审批程序明确、保护责任和法律责任明确,为亳文化资源的保护撑起了“保护伞”。

在相关制度建立的基础上,更为关键的是制度执行力建设,特别是执法人员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亳文化资源保护。鉴于这种情况,首先,要完善《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配套制度,力求实现保护制度覆盖面更全;其次,加大亳文化资源保护的执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第三,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亳文化资源的行为。

(四)重视亳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建设

在新时代,要更加注重亳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特别是寻求发掘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使亳文化更好地承担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与服务功能,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比如,充分认识和把握亳文化的价值和特色,借力亳文化研究发展亳州文化旅游业。亳州的道家文化、古井酒文化、华佗和中医药文化,都与现代人追求健康养生的时尚需求相关联,是亳州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文化内涵提升的核心资源依托。近年来,中共亳州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建设精品景区景点,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医、药、养、游、体’深度融合,不断在弘

扬亳州历史文化、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和健康养生城市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12]。要进一步推动亳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首先,要深入研究定位亳文化,加快亳州古城风貌的恢复和建设,打造亳州古城文化街区,更好地诠释亳文化内涵。其次,要依据文化战略举措,立足亳州社会实际,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实现亳文化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不仅是外立面的刷新,更要有内涵的再造,提高古城区的品质和档次。第三,要实现亳文化内涵向旅游产品和服务转化。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视野,更科学、更高端、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亳州历史文化资源,找到既植根于自身文化底蕴、又能吸引旅游市场关注的独特卖点,不断扩大亳州核心景区规模,打造亳文化的特色旅游品牌,真正把亳文化研究成果转化成服务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的动力。

猜你喜欢

亳州历史文化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居· 文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