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售业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供应链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前零售业基本适用拉动式供应链的生产销售模式,由于消费者本身需求万变的特点极易造成供需双方市场极大的不确定性,单凭自身仍无法对瞬息万变的需求环境做出快速反应。而建立零售业供应链能够引发零售企业接收客户需求信息、分析并及时传达并引发供应链其他节点的协同反应,联结上游供应商、制造商一起,充分利用整个链条的资源,及时衔接各个节点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精准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零售业供应链风险概念

零售业供应链风险是指以零售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受到由各节点内生或经链条传递产生的不确定性、未知性事物或事件引起的影响各节点企业目标实现的负面不利因素。

二、零售业供应链风险特征

供应链本身由于参与主体多、地域跨度大、流程环节多,普遍存在客观性、必然性、复杂性、动态性、传递性、关联性等特征,但是零售业风险除了上述广泛风险之外,还具有风险的引导性、特殊性。

(一)引导性。零售企业本身最接近消费终端且处于动态的供应网络之中,对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与其合作的链条企业的生产经营、购货渠道、合作关系等稳定性发生变化。

(二)特殊性。零售行业的经营产品具有特殊性,环境、温度、湿度等均对产品特性有着巨大影响,相较于普通供应链,零售业供应链的要求更加苛刻,风险种类更多,导致风险问题尤为突出。

三、零售业供应链风险成因

(一)宏观层面。如今国家在零售业供应链方面还未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缺乏与其他国家建立的统一一致的零售业供应链细化标准、监管要求。除此之外零售业态布局分散,行业集中程度偏低,信息化程度不足的现实问题无疑给企业带来了由距离、地理问题引发的及时性,准确性,规模性,标准成本问题。

(二)微观层面。1.组织结构。虽然现在零售行业有很多企业开始设立供应链管理部门,但并未获得足够的正视,多数企业“换汤不换药”,简单将物流部门更名为供应链管理部门;配套的分析支持系统跟不上;职能形同虚设,仅担负储存、运输等单一的物流功能,不具备协调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能力。2.物流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太过于依赖第三方物流,物流功能不能直接由零售企业直接控制,交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客户服务质量和长期客户关系也难以得到保证,无法为企业未来扩大规模发展自营物流提供技术支撑。3.激励机制。未健全激励机制来刺激节点企业的积极性,比如来自价格、订单、商誉、信息等各方面的激励,也未引入淘汰机制等对供应链上各企业进行约束、降低企业不能自觉维护供应链整体利益的行为。4.软硬件资源。(1)技术方面。目前国内零售企业多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内部库存管理和交易结算环节,没有运用到零售业供应链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造成收集的数据信息不完整,存在信息冰山,同时零供产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问题日益突出。(2)资金方面。现在大多零售企业使用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如果系统保密性过低被黑客攻击,会存在账户被盗、大量资金流失、资金链断裂等金融安全隐患,还会造成客户信息泄露等引发的法律风险。(3)人力资源方面。零售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瓶颈,具备供应链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太少。不具备相对应的分析数据的能力,导致零售业供应链系统效率低下,零供产之间不能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

四、风险管控策略

(一)国家及零售行业层面。1.加快国际合作,出台细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各环节结点之间数据、信息、标准的兼容统一,促进数据的有效传输交换,改善零售行业的供应链集成和资源整合功能,推进零售业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2.研究利用区块链、AI等新兴技术,建立并完善零售业供应链征信记录、信用评价及公示系统,做到信用信息披露、风险预警和信息共享。鼓励建立具备管理、监控功能的行业性质的公共服务组织,建立公开透明的检举不正规行为的平台,通过公众、行业监督加强零售行业自律,为零售业供应链稳定发展提供保障。3.营造良好的零售业供应链政策扶持、人才保障环境。开展相应活动促进国际间交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鼓励人才;鼓励零售业社会资本设立零售业供应链创业基金,为中小型零售企业提供资金来源。

(二)零售企业层面。1.零售业应该建立ERP系统,运用智能技术,使产品信息、需求信息及时进入数据库,方便企业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将数据实时传送结点合作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分销计划。企业在搜集的产生数据的基础上再结合各种影响因素,然后通过算法整理信息,为企业各种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最后实现产品化满足顾客需求。2.完善合同契约,加强零售业供应链相关合作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的稳定性。零售企业应注重合同中自治条款的应用,避免采购双方涉及不同国家法律不同或法律漏洞产生的经济损失。3.增强零售企业信息、财务安全意识。零售业供应链节点组织应该组织企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及保密意识,并由专业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安全升级。4.流程简化。零售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现有资源基础考核现有流程的灵活性、适应性,根据必要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精简流程。5.零售业需要不断扩大忠诚客户的数量,不断为零售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带来稳定的业务量,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原则,增加合作企业对供应链的、忠诚度、满意度。

五、结语

以零售业为核心推动的供应链管理不但降低了成本,加快了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还为相关企业都带来了益处,但由于节点上的各个企业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增加了供应链条上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性,因此,了解零售业供应链风险所在,进行分析管控,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零售业零售供应链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聚好”电商 赋能新零售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