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9-03-28吴志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因性甲状腺癌条目

于 欢, 黄 杰, 仇 珺, 吴志英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乌鲁木齐 830054)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很少一部分来自于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占人体总恶性肿瘤的1%左右,其发病率与地区、性别存在一定关联[1-3]。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甲状腺癌在我国发病率男性约为十万分之0.8~0.9,女性约为十万分之2.0~2.2[3-5]。有研究发现,虽然甲状腺癌的生存率较高,但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并不乐观,还常常低于其他癌症的幸存者;美国有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在上升,将占据美国所有癌症幸存者的10%[4],有关他们的身体、心理、社交和精神状态,生活质量量表的平均报道水平不高,低于结肠癌、乳腺癌和其他需要更深入治疗且预后更差的恶性肿瘤幸存者的平均水平[7-9]。本文就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就诊的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患者231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术后1年内的相关情况并行问卷调查和量表调查。收集本研究所需相关信息,一般情况包含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临床资料涉及手术时间,术后是否放疗以及进行生物治疗,贫血状况等。本研究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 CFS)测定癌因性疲乏的状态;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T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QLQ-C30)进行生活质量状况的判定。对照组是指未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参考值为正常人的参考值。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甲状腺癌病理临床诊断标准且行手术治疗;无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排除标准: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者;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睡眠障碍者;酗酒和/或精神药物滥用和依赖者(甲状腺癌的严重程度对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的情况和生活质量均有重要影响,通过扩大样本量排除这一因素对本研究的干扰。样本量通过Power And Sample Size软件计算获得)。

1.3评分方法ORTCQLQ-C30量表共含有躯体功能区、角色功能区、认知、情绪以及社会功能5个功能领域以及疲劳症状领域、疼痛症状领域和恶心呕吐症状领域3个症状领域,1个总体健康状况条目,6个单一条目,共计3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4个等级(没有、较少、较多、非常多,分别赋值为1~4),最后2个条目分7个等级(分别赋值1~7)。各个维度包括的条目得分相加后除以条目数为该维度的粗分,粗分转化为0 ~100内的标准化得分。功能量表和总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越高提示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差。CFS量表包括躯体维度、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3个维度,共计15个条目,其中躯体疲乏维度包含7个条目,情感疲乏维度包含4个条目,认知疲乏维度包含4个条目,量表评分赋值为1~5分;躯体疲乏维度得分0~28分,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分别为0~16分,总量表得分0~60分,分数越高提示疲乏程度越严重。

2 结果

2.1甲状腺癌患者基本情况以及术后一般资料比较本研究中纳入男性患者97例,女性患者134例,平均年龄(46.19±10.92)岁,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以及医疗费用来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同期使用放疗的比例为76.62%,其中男性患者的比例为75.26%,女性患者为77.61%,亦无性别差异。同期进行生物治疗的比例为12.12%,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甲状腺癌患者基本情况以及术后一般资料比较

2.2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情况本研究中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88.31%(204/231)。表2结果显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总体疲乏得分为(31.98±6.42)分,其中同期使用放疗/生物治疗的患者的疲乏总分高于非放疗/生物治疗者,疲乏总分分别为(31.98±6.42)分以及(31.65±8.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各项的得分情况详见表2,躯体疲乏各项得分以及情感疲乏中的精力充沛一项也显示:同期使用放疗/生物治疗的患者得分更高。

2.3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状况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为(46.81±9.68)分,低于对照组以及参考值;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领域比较提示,其认知功能的得分相对最高,其角色功能的得分相对最低;症状领域的得分均较参考值高,且疲乏得分最高;单项条目里的失眠、心率快及经济困难的得分高于参考值,其中经济困难的感知得分最高。同步放疗及化疗患者疲乏得分高于单纯手术治疗患者,提示心理护理需求增加;同步生物治疗患者得分也高于单纯手术治疗患者,也提示心理护理需求增加。结果见表3。

2.4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Pearson相关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得分与总的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513,P<0.05);与QLQ-C30功能领域得分呈负相关(r=-0.189,P<0.05);与QLQ-C30症状领域得分呈正相关(r=0.438,P<0.05);与失眠(r=0.355,P<0.05)、经济困难(r=0.332,P<0.05)得分呈正相关。生活质量各领域分项得分与疲乏量表分项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详见表4。

表2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情况( 分, ±s)

注:组间比较,*P<0.05,ΔP<0.01。

表3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状况(分, ±s)

注:组间比较,*P<0.05,ΔP<0.01; 与参考值比较,*P<0.05,ΔP<0.01。

表4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与总体生活质量、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以及单独一项目的Pearson相关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很少一部分来自于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左右,其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存在一定关联[1-3]。据目前文献报道,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 2002年美国甲状腺癌的年发生率为8.7/十万左右,发病呈增高趋势[4]。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甲状腺癌在我国发病率男性约为十万分之0.8~0.9,女性约为十万分之2.0~2.2[3,5]。甲状腺癌预后相对较好,特别是手术后,总体来说5年生存率很高,甚至95%以上患者可生存10年。也有研究发现,虽然甲状腺癌的生存率较高,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乐观,还常常低于其他癌症的患者。有研究显示,美国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在上升,将占据美国所有癌症幸存者的10%[4],经评估,他们的身体、心理、社交和精神状态水平并不高,低于结肠癌、乳腺癌和其他需要更深入治疗且预后更差的恶性肿瘤幸存者的平均水平[6-8]。

癌因性疲乏由癌症及其相关治疗(包括放疗、生物治疗等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包括虚弱、活动无耐力、不能集中注意力或兴趣减少等。有研究提示,美国接受放疗的患者中3/4的人会感到疲乏, 国内该比例也接近3/5[9-12]。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总体疲乏得分为(31.98±6.42)分,其中同期使用放疗/生物治疗的患者的疲乏总分高于非放疗/生物治疗者。躯体疲乏各分项得分以及情感疲乏中的精力充沛一项也显示,同期使用放疗/生物治疗的患者得分更高。

生活质量本身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生活质量为个人在特定的文化和价值系统环境下对其生活、目标、期望标准等的感受;具体到癌症患者,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疾病及治疗的影响。1980年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开始大人群癌症生活质量测评研究[13-15],并且开发了QLQ-C30予以专门评价。影响包括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来自很多方面,涉及到人口特征、生理因素的改变以及心理方面的影响等[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同步放疗患者疲乏得分高于单纯手术治疗患者,提示心理护理需求增加;同步生物治疗患者得分也高于单纯手术治疗患者,提示心理护理需求增加。

癌因性疲乏虽然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表现并不十分严重,但为患者术后主要症状之一,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部分患者会感觉到疲乏较疼痛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对更大[15-17],在临床上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以便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癌因性疲乏的出现与患者营养情况不良、恶病质、疼痛以及失眠等众多病理和生理因素都存在关联,而究其病理生理机制则与肌肉代谢产物不正常蓄积、细胞因子代谢异常等紧密相关[16-17]。本研究结果提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与总的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与QLQ-C30功能领域得分呈负相关,与QLQ-C30症状领域得分呈正相关。患者的疲乏也与自身的睡眠状态、家庭经济情况、生活环境发生相互关联,共同形成了肿瘤患者特有的状态网[16-17],本研究结果提示疲乏状态与失眠、经济困难的得分呈正相关,也佐证了以上观点。

猜你喜欢

因性甲状腺癌条目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